一种点读爬行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42974发布日期:2023-11-17 18:04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点读爬行垫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爬行垫的,特别涉及一种点读爬行垫。


背景技术:

1、有声爬行垫是一种新兴的爬行垫类别,由爬行垫和点读设备组成。通过在地垫表面印刷点读码,配合点读设备而发出声音。

2、现有的点读爬行垫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不足1:对于使用者来说,将点读设备点在对应的位置上就能及时发声非常关键,目前市面上的点读垫的点读的灵敏度低,体验感非常不好。不足2:在生产过程中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不稳定,无法稳定量产,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点读爬行垫,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点读爬行垫灵敏度低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点读爬行垫,包括从上至下依序层叠布置的第一覆膜层、第一油墨层、缓冲层、内胆、第二油墨层以及第二覆膜层;所述第一油墨层和所述第二油墨层均通过印刷油墨形成oid编码,所述oid编码供点读设备识别进行点读发声;所述缓冲层起到缓冲、支撑作用,所述第一覆膜层用于隔绝所述第一油墨层,所述第二覆膜层用于隔绝所述第二油墨层。

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覆膜层和所述第二覆膜层上都设置有压花纹路,以增加所述第一覆膜层和所述第二覆膜层的摩擦力。

4、进一步地,所述内胆为xpe内胆。

5、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层为ixpp泡棉材料制成。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覆膜层和所述第二覆膜层为pe哑光膜制成。

7、进一步地,所述内胆与所述第二油墨层之间也设置有缓冲层。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覆膜层的厚度范围为33um-45um。

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覆膜层的厚度范围为33um-45um。

10、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提供的点读爬行垫,第一覆膜层和第二覆膜层具有防水、隔凉、接触时皮肤舒适、隔绝油墨层的作用;缓冲层起缓冲、支撑作用,减少第一覆膜层和第二覆膜层在覆合过程中因高温产生的拉伸形变,减少内胆的收缩变形,从而最大限度保护油墨层印刷的oid编码不因膜的拉伸形变被破坏,保证oid编码完整性,增加点读灵敏度;内胆具有回弹性好的特点,保证安全性,软硬度适中,舒适度高,支撑力足够,使用舒适。



技术特征:

1.一种点读爬行垫,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序层叠布置的第一覆膜层、第一油墨层、缓冲层、内胆、第二油墨层以及第二覆膜层;所述第一油墨层和所述第二油墨层均通过印刷油墨形成oid编码,所述oid编码供点读设备识别进行点读发声;所述缓冲层起到缓冲、支撑作用,所述第一覆膜层用于隔绝所述第一油墨层,所述第二覆膜层用于隔绝所述第二油墨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点读爬行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覆膜层和所述第二覆膜层上都设置有压花纹路,以增加所述第一覆膜层和所述第二覆膜层的摩擦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点读爬行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为xpe内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点读爬行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为ixpp泡棉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点读爬行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覆膜层和所述第二覆膜层为pe哑光膜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点读爬行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与所述第二油墨层之间也设置有缓冲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点读爬行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覆膜层的厚度范围为33um-45u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点读爬行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覆膜层的厚度范围为33um-45um。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爬行垫的领域,公开了一种点读爬行垫,包括从上至下依序层叠布置的第一覆膜层、第一油墨层、缓冲层、内胆、第二油墨层以及第二覆膜层;第一油墨层和第二油墨层均通过印刷油墨形成OID编码,OID编码供点读设备识别进行点读发声;缓冲层起到缓冲、支撑作用,第一覆膜层用于隔绝第一油墨层,第二覆膜层用于隔绝第二油墨层。第一覆膜层和第二覆膜层具有防水、隔凉、接触时皮肤舒适、隔绝油墨层的作用;缓冲层起缓冲、支撑作用,减少第一覆膜层和第二覆膜层在覆合过程中因高温产生的拉伸形变,减少内胆的收缩变形,从而最大限度保护油墨层印刷的OID编码不因膜的拉伸形变被破坏,保证OID编码完整性,增加点读灵敏度。

技术研发人员:赵亦舒,刘颖华,郑霭伦,吕杰,欧阳普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小彼恩文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