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破壁豆浆机的内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61609发布日期:2023-11-17 21:34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破壁豆浆机的内胆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破壁机,尤其指一种破壁豆浆机的内胆结构。


背景技术:

1、破壁料理机集合了榨汁机、研磨机等产品功能,完全达到一机多用功能,可以瞬间击破食物细胞壁,释放植物生化素的机器,由于超高转速能瞬间击破蔬果的细胞壁,有效地萃取植物细胞内部的营养物质,是现代居家保健、养生首选家电产品。在破壁机的使用中对破碎效率和清洗难度需要进行改进。

2、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16569644 u,授权公告日2022年05月24日,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破壁机,包括:杯体,上壳,中座和底座,其中,所述上壳与所述杯体相对的表面设置凸台,所述凸台中间设置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导柱,所述导柱下方设置微动开关,所述导柱高于所述凸台的上表面;所述杯体的底部设置凸轴,所述凸轴与所述凸台之间设置开关盖,所述开关盖的盖顶大于所述凸台,且套在所述导柱高于所述凸台的部分上。该技术方案的不足之处在于,破壁机在破碎中对物料的搅拌效力不足,导致破碎的效率低。

3、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11722874 u,授权公告日2020年10月23日,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搅拌杯,包括:杯体;切削位,设置在杯体内部的底壁上,切削位上设置有供刀具穿过的通孔;第一扰流筋,设置在切削位上,相对于杯体内部的底壁凸起;第二扰流筋,设置在杯体内部的底壁上,位于杯体的内部的周壁和切削位之间,相对于杯体内部的底壁凸起;第一扰流筋和第二扰流筋均为多个,第一扰流筋的数量大于第二扰流筋的数量。该技术方案的不足之处在于,破壁机在清理时由于扰流筋与杯底连接使杯体内壁与底面的衔接处的长度和转向增多,导致相对于纯圆弧形杯底清理难度的增加。

4、综上所述,破壁机的破壁效率低、内胆不便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破壁机的破壁效率低、不便清理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高效破壁同时便于清理的破壁豆浆机的内胆结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破壁豆浆机的内胆结构,包括机座,机座内下方连接有电机,机座内上方连接有内胆,内胆底部设有安装孔座,电机上设有破壁刀,破壁刀的一端与电机转动连接,破壁刀的另一端穿过安装孔座置于内胆中,内胆的内壁上设有若干筋条,筋条的布置方向与破壁刀的旋转方向垂直布置,筋条置于内胆中部位置。

4、机座中电机为破壁机提供旋转动力,使破壁刀穿过安装孔座后在内胆中旋转,破壁刀与安装孔座密封连接,内胆用于放入待破壁物料,破壁刀通过旋转使刀片对待打碎的物料进行破碎,其中内胆的内壁上设置了筋条,筋条凸出内胆的内壁表面且为条状结构,筋条的条形布置方向与破壁刀的旋转方向相垂直,使在破壁刀带动物料和液体旋转时,靠近内胆内壁的物料在液体中受到筋条的阻挡撞击从而换向运动,使搅拌中靠近周边的物料朝向破壁刀所在的中心处移动,同时搅拌更加充分进而增加物料间的碰撞,其中筋条置于内胆中部位置,防止筋条与内胆底部靠近或连接导致的窄缝难以伸入或连接处的接缝面积增加,导致清理内胆底部时清理难度提高,达到进一步提高破壁效率和便于使用及清理的效果。

5、作为优选,筋条的横截面形状近似三角锥状,筋条的表面包括连接面、导向面和导流面,导向面为筋条的侧面,导流面为筋条的端面,筋条通过连接面与内胆形成一体式连接。筋条为横截面近似三角锥状结构,导向面为筋条的左右侧面、导流面为筋条的上下端面,连接面为第三个侧面,进而通过筋条的连接面与内胆一体式连接,以防止筋条与连接面间存在连接间隙导致难以清理,通过左右侧面的导向面使电机正向带动和反向带动均可对物料进行导向,使物料在不同的旋转状态中均可被朝向中心集中和完成充分搅拌,达到便于清理的同时保障高效破壁的效果。

6、作为优选,导向面包括正向导向面和反向导向面,正向导向面和反向导向面的衔接处为弧形面。导向面包括了正向导向面和反向导向面,以适应其中旋转状态,同时正向导向面和反向导向面的连接处为弧形面,防止在清理时尖锐触感的不适甚至导致划伤,另外降低液体流动中的湍流现象以使液体在筋条上过渡流畅,达到具有安全性、舒适性和降低噪音以便于使用的效果。

7、作为优选,导流面包括上导流面和下导流面,上导流面的表面为弧形状结构,上导流面与正向导向面和反向导向面的衔接处均为弧形面。导流面包括了上导流面和下导流面,上导流面为筋条的上端面处,上导流面与正向导向面和反向导向面的衔接为弧形衔接,进而使降低液体流动中的湍流现象以使液体在筋条上过渡流畅,同时配合上导流面的弧形表面状以便于破碎后的高浓度液体自动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汇流,在清理冲洗时冲刷流畅,达到进一步降噪同时自动集料和便于清理的效果。

8、作为优选,下导流面的表面为弧形状结构,下导流面与正向导向面和反向导向面的衔接处均为弧形面。下导流面为筋条的下端面处,下导流面与正向导向面和反向导向面的衔接为弧形衔接,进而使降低液体流动中的湍流现象以使液体在筋条上过渡流畅,同时配合下导流面的弧形表面状以便于破碎后的高浓度液体自动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汇流,在清理冲洗时冲刷流畅,在倒出时可反向汇流,达到进一步降噪同时自动集料、便于倒出和清理的效果。

9、作为优选,筋条设有四个,筋条在内胆的内壁上呈均匀圆周状布置。筋条在内胆的内壁的圆周表面上均匀连接有四个,在留出旋转带动空间同时对物料进行均匀的碰撞干扰,达到物料破碎均匀高效的效果。

10、作为优选,内胆中设有防粘层,防粘层由陶瓷油材料制作而成,防粘层与内胆的底部喷涂连接。内胆中内底面上喷涂有陶瓷油形成的防粘层,以防止内胆底部沾脏污而产生有污垢,同时不易清洗,易糊底导致物料烧焦的状况,进而便于清理和使用效果好。

11、作为优选,内胆和筋条均由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内胆和筋条以保障内胆使用寿命和食品安全性。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内胆结构提高破壁机破壁效率;具有舒适性和降低噪音效果;实现自动集料、便于倒出;使用和清理过程便捷、安全和高效。



技术特征:

1.一种破壁豆浆机的内胆结构,其特征是,包括机座(1),所述机座(1)内下方连接有电机(2),所述机座(1)内上方连接有内胆(3),所述内胆(3)底部设有安装孔座(4),所述电机(2)上设有破壁刀(5),所述破壁刀(5)的一端与电机(2)转动连接,所述破壁刀(5)的另一端穿过安装孔座(4)置于内胆(3)中,所述内胆(3)的内壁上设有若干筋条(6),所述筋条(6)的布置方向与破壁刀(5)的旋转方向垂直布置,所述筋条(6),所述筋条(6)置于内胆(3)中部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破壁豆浆机的内胆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筋条(6)的横截面形状近似三角锥状,所述筋条(6)的表面包括连接面、导向面(7)和导流面(8),所述导向面(7)为筋条(6)的侧面,所述导流面(8)为筋条(6)的端面,所述筋条(6)通过连接面与内胆(3)形成一体式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破壁豆浆机的内胆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导向面(7)包括正向导向面(9)和反向导向面(10),所述正向导向面(9)和反向导向面(10)的衔接处为弧形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破壁豆浆机的内胆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导流面(8)包括上导流面(11)和下导流面(12),所述上导流面(11)的表面为弧形状结构,所述上导流面(11)与正向导向面(9)和反向导向面(10)的衔接处均为弧形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破壁豆浆机的内胆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下导流面(12)的表面为弧形状结构,所述下导流面(12)与正向导向面(9)和反向导向面(10)的衔接处均为弧形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破壁豆浆机的内胆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筋条(6)设有四个,所述筋条(6)在内胆(3)的内壁上呈均匀圆周状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6所述的一种破壁豆浆机的内胆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内胆(3)中设有防粘层(13),所述防粘层(13)由陶瓷油材料制作而成,所述防粘层(13)与内胆(3)的底部喷涂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破壁豆浆机的内胆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内胆(3)和筋条(6)均由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破壁豆浆机的内胆结构,旨在提供一种高效破壁同时便于清理的破壁豆浆机的内胆结构。它包括机座,机座内下方连接有电机,机座内上方连接有内胆,内胆底部设有安装孔座,电机上设有破壁刀,破壁刀的一端与电机转动连接,破壁刀的另一端穿过安装孔座置于内胆中,内胆的内壁上设有若干筋条,筋条的布置方向与破壁刀的旋转方向垂直布置,筋条置于内胆中部位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内胆结构提高破壁机破壁效率;具有舒适性和降低噪音效果;实现自动集料、便于倒出;使用和清理过程便捷、安全和高效。

技术研发人员:张瑞江,卢荣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杰士达工程塑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