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理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26837发布日期:2023-12-29 20:37阅读:20来源:国知局
料理棒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家用电器,具体涉及一种料理棒。


背景技术:

1、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厨房电器应运而生,料理棒就是其中之一,它的用途主要是用于搅碎食物,让食物变得更容易入口消化。料理棒比较小巧灵活,不需要使用特定的容器,在多种不同的容器中都可以高速地搅碎食物,使用场景广泛,不挑剔容器,比一般的厨房料理机要高效许多。

2、料理棒除了能够手持之外,还能夹在锅壁上实现无需手持的固定式搅拌。但现有的料理棒中,夹持位置固定,由于料理棒需要适当浸入液面之下才能工作,同时不同型号的锅尺寸不同,食物在锅内的深度难以控制。为了满足正常使用的需求,用户往往还需要专门购置和料理棒匹配的锅来使用,使用成本较高,影响使用体验,不利于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料理棒,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可夹持固定的料理棒需要匹配特定的锅具使用,影响使用体验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料理棒,包括:

3、料理棒主体,外周面沿第一路径形成有导轨,所述第一路径为所述料理棒主体的长轴方向,所述导轨的侧壁形成有沿所述第一路径分布的第一卡接部;

4、夹持结构,与所述导轨滑动适配;以及

5、定位结构,沿第二路径可移动的连接于所述夹持结构,所述第二路径垂直于所述第一路径,所述定位结构形成有第二卡接部;

6、所述定位结构具有使所述第二卡接部与所述第一卡接部卡接的定位状态,以及使所述第二卡接部与所述第一卡接部分离的活动状态。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卡接部为设于所述导轨侧壁的啮合齿,所述第二卡接部为与所述啮合齿适配的啮合凸起。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夹持结构包括与所述导轨滑动配合的滑动座,及设于所述滑动座的夹持件;所述滑动座内形成沿所述第二路径延伸的导向通道,所述滑动座的侧壁开设有分别与所述导向通道连通的操作缺口和卡接缺口;

9、所述定位结构可移动的设于所述导向通道之内,所述定位结构还具有调节部,所述调节部穿设于所述操作缺口,所述第二卡接部穿设于所述卡接缺口。

10、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结构包括移动座和弹性件,所述移动座可移动的设于所述导向通道之内,所述移动座形成所述第二卡接部和所述调节部,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导向通道内,并被配置有使所述第二卡接部伸出所述卡接缺口的预紧力。

1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向通道的每一端均形成有所述操作缺口和所述卡接缺口;同一个所述导向通道的两端部分别可移动的设有一个所述移动座,所述弹性件设于两个相对的所述移动座之间;

12、同一个所述移动座的所述第二卡接部和所述调节部分别对应于位于所述导向通道同一端的所述卡接缺口和所述操作缺口;或者,同一个所述移动座对应的所述第二卡接部和所述调节部分别对应于位于所述导向通道两端的所述卡接缺口和所述操作缺口。

13、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向通道的两端分别形成所述操作缺口和所述卡接缺口,所述导向通道与所述移动座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滑动座和所述移动座之间;

14、同一个所述移动座的所述第二卡接部和所述调节部分别对应于位于所述导向通道同一端的所述卡接缺口和所述操作缺口;或者,同一个所述移动座对应的所述第二卡接部和所述调节部分别对应于位于所述导向通道两端的所述卡接缺口和所述操作缺口。

15、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轨内形成沿所述第一路径延伸的开口槽,所述开口槽沿背离所述料理棒主体的方向开口,所述第一卡接部形成于所述开口槽的内侧壁,所述开口槽的开口端形成限位部,所述开口槽的开口端形成限位部,所述滑动座的两侧均形成有与所述限位部一一对应的限位槽,所述限位部与所述限位槽配合,以在第三路径上限制所述滑动座的位移,所述第三路径垂直于所述第一路径和所述第二路径。

16、一些实施例中,两侧的所述限位部相对延伸,其中至少一个所述限位部的相对侧壁形成有所述第一卡接部,所述卡接缺口开设于所述限位槽的侧壁。

17、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轨于背离所述料理棒主体的一侧形成沿所述第二路径相背延伸的两个限位部,所述导轨的至少一侧外壁形成所述第一卡接部,在第三路径上,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限位部错位设置,所述滑动座的两侧均形成有与所述限位部一一对应的限位槽,所述限位部与所述限位槽配合,以在所述第三路径上限制所述滑动座的位移,所述第三路径垂直于所述第一路径和所述第二路径。

18、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动座包括滑动壳和主体盖板,所述滑动壳背离所述料理棒主体的一侧形成主体开口,所述主体盖板盖设于所述主体开口;所述滑动壳与所述导轨滑动适配,所述导向通道、所述卡接缺口和所述操作缺口均设于所述滑动壳;所述夹持件夹设于所述滑动壳和所述主体盖板之间。

19、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调整定位结构相对于夹持结构的位置,使第二卡接部保持与第一卡接部分离的活动状态,此状态下,可以自由的在导轨上调节夹持结构的位置,进而改变夹持结构相对于料理棒主体的相对位置;当调节到位后,再次调整定位结构的位置,使第二卡接部切换至与第一卡接部卡接的定位状态,此状态下夹持结构与导轨的位置固定,夹持结构不会沿第一路径移动。本申请的料理棒能通过改变夹持结构相对于导轨的位置达到调整夹持点位的目的,还能维持夹持点位位置的稳定性,进而能根据不同深度的锅具调节夹持点位,使用灵活性大大增加,用户无需额外购置专用锅具,降低用户使用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



技术特征:

1.一种料理棒,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理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为设于所述导轨侧壁的啮合齿,所述第二卡接部为与所述啮合齿适配的啮合凸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理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结构包括与所述导轨滑动配合的滑动座,及设于所述滑动座的夹持件;所述滑动座内形成沿所述第二路径延伸的导向通道,所述滑动座的侧壁开设有分别与所述导向通道连通的操作缺口和卡接缺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料理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包括移动座和弹性件,所述移动座可移动的设于所述导向通道之内,所述移动座形成所述第二卡接部和所述调节部,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导向通道内,并被配置有使所述第二卡接部伸出所述卡接缺口的预紧力。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料理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通道的每一端均形成有所述操作缺口和所述卡接缺口;同一个所述导向通道的两端部分别可移动的设有一个所述移动座,所述弹性件设于两个相对的所述移动座之间;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料理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通道的两端分别形成所述操作缺口和所述卡接缺口,所述导向通道与所述移动座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滑动座和所述移动座之间;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料理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内形成沿所述第一路径延伸的开口槽,所述开口槽沿背离所述料理棒主体的方向开口,所述第一卡接部形成于所述开口槽的内侧壁,所述开口槽的开口端形成限位部,所述滑动座的两侧均形成有与所述限位部一一对应的限位槽,所述限位部与所述限位槽配合,以在第三路径上限制所述滑动座的位移,所述第三路径垂直于所述第一路径和所述第二路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料理棒,其特征在于,两侧的所述限位部相对延伸,其中至少一个所述限位部的相对侧壁形成有所述第一卡接部,所述卡接缺口开设于所述限位槽的侧壁。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料理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于背离所述料理棒主体的一侧形成沿所述第二路径相背延伸的两个限位部,所述导轨的至少一侧外壁形成所述第一卡接部,在第三路径上,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限位部错位设置,所述滑动座的两侧均形成有与所述限位部一一对应的限位槽,所述限位部与所述限位槽配合,以在所述第三路径上限制所述滑动座的位移,所述第三路径垂直于所述第一路径和所述第二路径。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料理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包括滑动壳和主体盖板,所述滑动壳背离所述料理棒主体的一侧形成主体开口,所述主体盖板盖设于所述主体开口;所述滑动壳与所述导轨滑动适配,所述导向通道、所述卡接缺口和所述操作缺口均设于所述滑动壳;所述夹持件夹设于所述滑动壳和所述主体盖板之间。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料理棒,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包括料理棒主体、夹持结构和定位结构;料理棒主体的外周面沿第一路径形成有导轨,第一路径为料理棒主体的长轴方向,导轨的侧壁形成有沿第一路径分布的第一卡接部;夹持结构与导轨滑动适配;定位结构沿第二路径可移动的连接于夹持结构,第二路径垂直于第一路径,定位结构形成有第二卡接部;定位结构具有使第二卡接部与第一卡接部卡接的定位状态,以及使第二卡接部与第一卡接部分离的活动状态。本技术能调整夹持点位的位置,还能维持夹持点位位置的稳定性,进而能根据不同深度的锅具调节夹持点位,使用灵活性大大增加,用户无需额外购置专用锅具,降低用户使用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

技术研发人员:胡光,王涛,骆中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漳州立达信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