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门体套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42452发布日期:2024-01-26 22:57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建筑门体套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装配式建筑,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门体套件。


背景技术:

1、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

2、装配式建筑中会在墙板上提前预设门洞,后期可以直接门洞加装门体,但是装配式建筑通常需要从工厂运输到施工现场,预设的门洞结构容易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损坏变形,为后期门体加装增强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门体套件,旨在解决目前预设的门洞出现损坏变形后增加门体加装难度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门体套件,包括:

3、墙体,所述墙体上设有门洞;

4、门套,所述门洞周侧设有凹槽,所述门套嵌套卡合于门洞内;

5、其中,所述门套包括门套层,所述门套层适配于凹槽,所述门套层上设有连接件和侧连接件,所述门洞内缘设有与连接件适配的第一装配部和与侧连接件适配的第二装配部。

6、优选地,所述门套层外侧还设有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所述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分设于门套层的两侧。

7、优选地,所述第一调节板装配于门套层上设有的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调节板通过调节组件调整与门套层之间的间距。

8、优选地,所述调节组件数量为四组,所述调节组件分设于门套层边角处。

9、优选地,所述第二调节板与门套层连接方式和所述第一调节板与门套层连接方式相同。

10、优选地,所述调节组件包括:

11、底座,所述底座固定于门套层内部;

12、转动块,所述转动块转动于底座内部;

13、螺柱,所述螺柱连接于转动块的顶端,在底座限位作用下所述转动块与螺柱同步旋转

14、优选地,所述第一装配部设于门洞的顶部,所述第二装配部设于门洞的侧壁;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主要有以下有益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装配式建筑门体套件通过门套在门洞外侧形成保护代替墙体与门体进行连接,减少门体组装过程的难度,并且保护墙体结构,避免门体组装过程对墙体造成二次损伤。

17、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装配式建筑门体套件通过采用门套进行组装对墙体上门洞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损伤进行包裹,避免后期由于门洞损坏影响门体安装,为门体提供独立的安装平台。

18、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建筑门体套件中第一调节板、第二调节板和门套层之间的间距调节来帮助门套与墙体保持平齐,修正门洞变形后引发的偏差。



技术特征:

1.一种装配式建筑门体套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门体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套层外侧还设有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所述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分设于门套层的两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门体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板装配于门套层上设有的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调节板通过调节组件调整与门套层之间的间距。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门体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数量为四组,所述调节组件分设于门套层边角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门体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板与门套层连接方式和所述第一调节板与门套层连接方式相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门体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门体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配部设于门洞的顶部,所述第二装配部设于门洞的侧壁。


技术总结
本技术适用于装配式建筑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门体套件,包括:墙体,所述墙体上设有门洞;门套,所述门洞周侧设有凹槽,所述门套嵌套卡合于门洞内;其中,所述门套包括门套层,所述门套层适配于凹槽,所述门套层上设有连接件和侧连接件,所述门洞内缘设有与连接件适配的第一装配部和与侧连接件适配的第二装配部。本技术所提供的通过门套在门洞外侧形成保护代替墙体与门体进行连接,对墙体上门洞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损伤进行包裹,减少门体组装过程的难度,并且保护墙体结构。

技术研发人员:范瑞军,朱成诚,张杰,王其姚,刘松缘,孔佑亮,胡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建工长江建投建筑工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4
技术公布日:2024/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