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气透湿纤维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18499发布日期:2023-11-30 09:55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透气透湿纤维被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家具,具体为一种透气透湿纤维被。


背景技术:

1、目前的家纺市场中,被芯种类繁多,按照选用的材料不同,可分为棉花被、蚕丝被、羊毛被、羽绒被、纤维被以及各种各样的功能性被芯。纤维被因舒适性、透气性和蓬松度都比较好,而且价格较低等优势而被广泛使用。传统的纤维被结构简单,大都为外侧的被套以及单层的填充层组成,虽然保温性强,但吸湿和快干性相对较差,长时间使用会吸收大量的汗液,被体内的湿气无法散发出去,导致舒适度降低,为了解决该问题,故提出一种新型的透气透湿纤维被。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透气透湿纤维被,用于解决传统的纤维被由外侧的被套以及单层的填充层组成导致吸湿和快干性相对较差、被体内的湿气无法散发出去影响舒适度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透气透湿纤维被,包括被套,所述被套包括位于上方的上被层以及位于下方的下被层,所述上被层包括向下凹陷的下陷区以及位于下陷区底端的增强透气区,且增强透气区与下被层的对应位置处通过针脚相连,所述下被层的上表面设置位于被套内的保温层,所述被套内增强透气区的周围填充有填充纤维层。

4、优选的,所述被套上设置有位于下陷区周围的绗缝线。

5、优选的,所述下陷区为圆形凹槽结构。

6、优选的,所述针脚沿着增强透气区与下陷区的分界位置设置。

7、优选的,所述保温层的长宽尺寸小于被套的长宽尺寸。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9、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由下陷区以及增强透气区组成的凹陷结构,减小上被层和下被层之间的相对距离,让上被层和下被层之间的厚度变薄,气体和湿气更容易从增强透气区的位置离开,大大提高了被体的透气和透湿能力,具有更强的舒适性,解决传统的纤维被由外侧的被套以及单层的填充层组成导致吸湿和快干性相对较差、被体内的湿气无法散发出去影响舒适度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透气透湿纤维被,其特征在于:包括被套(1),所述被套(1)包括位于上方的上被层(101)以及位于下方的下被层(102),所述上被层(101)包括向下凹陷的下陷区(1011)以及位于下陷区(1011)底端的增强透气区(1012),且增强透气区(1012)与下被层(102)的对应位置处通过针脚(2)相连,所述下被层(102)的上表面设置位于被套(1)内的保温层(3),所述被套(1)内增强透气区(1012)的周围填充有填充纤维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气透湿纤维被,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套(1)上设置有位于下陷区(1011)周围的绗缝线(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气透湿纤维被,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陷区(1011)为圆形凹槽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气透湿纤维被,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脚(2)沿着增强透气区(1012)与下陷区(1011)的分界位置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气透湿纤维被,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3)的长宽尺寸小于被套(1)的长宽尺寸。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透气透湿纤维被,包括被套,所述被套包括位于上方的上被层以及位于下方的下被层,所述上被层包括向下凹陷的下陷区以及位于下陷区底端的增强透气区,且增强透气区与下被层的对应位置处通过针脚相连,所述下被层的上表面设置位于被套内的保温层。本技术通过设置由下陷区以及增强透气区组成的凹陷结构,减小上被层和下被层之间的相对距离,让上被层和下被层之间的厚度变薄,气体和湿气更容易从增强透气区的位置离开,大大提高了被体的透气和透湿能力,具有更强的舒适性,解决传统的纤维被由外侧的被套以及单层的填充层组成导致吸湿和快干性相对较差、被体内的湿气无法散发出去影响舒适度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傅宾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华兴羽绒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