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65215发布日期:2023-12-21 20:31阅读:39来源:国知局
锅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小家电,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锅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的锅体包括:保温罩、发热装置及弹性板。发热装置设置在保温罩内,发热装置的底部设置有连接结构。连接结构包括连接件和支撑件。连接件的底部与保温罩连接,弹性板设置在支撑件和保温罩之间。

2、锅体在加热升温和冷却过程中,因材料固有的热胀冷缩效应,金属材质的弹性板或保温罩可能因热量传递性能差异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容易导致出现异响,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弹性板或保温罩因变形容易出现异响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锅体,包括:保温罩;发热装置,设置在保温罩内,发热装置设置有连接结构,连接结构包括连接件和支撑件,连接件与保温罩连接;弹性板,位于支撑件和保温罩之间;隔离件,设置在弹性板和保温罩之间。

3、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于弹性板和保温罩之间存在隔离件,弹性板和保温罩不直接接触。并且锅体在加热升温和冷却过程中,弹性板和/或保温罩可能因热量传递性能差异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隔离件能够减少因变形产生的振动频率,避免出现异响,使用户获得较好的体验。因此,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弹性板或保温罩因变形容易出现异响的问题。

4、进一步地,支撑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连接件位于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之间,弹性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抵接配合,隔离件位于弹性板的中部。上述结构中的发热装置通过弹性板向保温罩施加向下的压力后,弹性板的中部通过隔离件与保温罩间接接触,被保温罩支撑,同时弹性板的两端分别支撑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使弹性板受力均衡,并在弹性板的缓冲作用下,使发热装置被平稳地支撑,且保温罩受到的压力更稳定。

5、进一步地,为了便于连接件与保温罩连接,连接件向弹性板的中部延伸。

6、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加工及安装,隔离件包括隔音垫片;和/或,弹性板和保温罩之间具有隔音间隙。上述的隔音间隙为弹性板和/或保温罩隔离件因变形时留有缓冲空间,避免两者发生碰撞,也避免出现异响。

7、进一步地,为了发热装置被平稳地支撑,连接结构和弹性板均为沿发热装置的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多个连接结构的支撑件和保温罩之间存在间隙。上述结构中的间隙为弹性板的变形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同时使得支撑件和保温罩不接触,避免发热装置经支撑件直接向保温罩传递热量,减缓了热量传递。

8、进一步地,第一支撑柱的底面包括第一抵接斜面,第二支撑柱的底面包括第二抵接斜面,第一抵接斜面和第二抵接斜面均由远离连接件至靠近连接件的方向倾斜设置。在上述结构中,发热装置在不受压的状态下通过第一抵接斜面和第二抵接斜面与弹性板抵接的面积的较小,使发热装置传热到弹性板的速度比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的整个底面接触传热到弹性板上的速度更慢。

9、进一步地,第一支撑柱的底面还包括与第一抵接斜面的最低处连接的第一抵接平面,第二支撑柱的底面还包括与第二抵接斜面的最低处连接的第二抵接平面。在上述结构中,发热装置在不受压的状态下通过第一抵接平面和第二抵接平面均与弹性板抵接配合。发热装置在受压的状态下,弹性板向上变形,弹性板支撑到第一抵接斜面和第二抵接斜面上。

10、进一步地,保温罩上设置有第一过孔,隔离件上设置有与第一过孔对应的第二过孔,弹性板上设置有与第二过孔对应的第三过孔,连接件的底部伸入至第三过孔内,连接件上设置有与第一过孔对应的连接孔,紧固件穿过第一过孔连接在连接孔内,以将发热装置、弹性板及隔离件固定在保温罩上。

11、进一步地,锅体还包括设置在发热装置上方的内锅;和/或,保温罩与连接件连接的位置处设置有向上凸出设置的凸部,隔离件被夹设在弹性板和凸部之间,以使弹性板和凸部之间形成隔音间隙。上述结构中的凸部的设置能够增加保温罩的结构强度,减小保温罩受压后的变形量。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锅体为上述的锅体。



技术特征:

1.一种锅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22)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所述连接件(21)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之间,所述弹性板(3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抵接配合,所述隔离件(40)位于所述弹性板(30)的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1)向所述弹性板(30)的中部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件(40)包括隔音垫片;和/或,所述弹性板(30)和所述保温罩(10)之间具有隔音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和所述弹性板(30)均为沿所述发热装置(20)的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多个连接结构的所述支撑件(22)和所述保温罩(10)之间存在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底面包括第一抵接斜面(221),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底面包括第二抵接斜面,所述第一抵接斜面(221)和所述第二抵接斜面均由远离所述连接件(21)至靠近所述连接件(21)的方向倾斜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底面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抵接斜面(221)的最低处连接的第一抵接平面(222),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底面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抵接斜面的最低处连接的第二抵接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罩(10)上设置有第一过孔(11),所述隔离件(40)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过孔(11)对应的第二过孔(41),所述弹性板(30)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过孔(41)对应的第三过孔(31),所述连接件(21)的底部伸入至所述第三过孔(31)内,所述连接件(2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过孔(11)对应的连接孔(211),紧固件(13)穿过所述第一过孔(11)连接在所述连接孔(211)内,以将所述发热装置(20)、所述弹性板(30)及所述隔离件(40)固定在所述保温罩(10)上。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发热装置(20)上方的内锅(50);和/或,所述保温罩(10)与所述连接件(21)连接的位置处设置有向上凸出设置的凸部(12),所述隔离件(40)被夹设在所述弹性板(30)和所述凸部(12)之间,以使所述弹性板(30)和所述凸部(12)之间形成隔音间隙。

10.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锅体。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锅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其中,锅体包括:保温罩;发热装置,设置在保温罩内,发热装置设置有连接结构,连接结构包括连接件和支撑件,连接件与保温罩连接;弹性板,位于支撑件和保温罩之间;隔离件,设置在弹性板和保温罩之间。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弹性板或保温罩因变形容易出现异响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滕军,曾俊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