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82252发布日期:2024-02-20 21:37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油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壶。


背景技术:

1、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许多人对合理的膳食存在误区,食用过多的油容易造成诸如高血脂、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而且常用油壶在使用后,往往在壶嘴的部位有残油沿着油壶体的边缘流到桌面,形成污渍。

2、中国专利公开了种油壶(授权公告号cn 216020684u),该专利技术能够能长期保持油壶整体洁净,且操作便捷,但是,该种油壶在使用后,往往在壶嘴的部位有残油沿着油壶体的边缘流到桌面,形成污渍,且无法控制使用量。

3、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油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壶,包括油壶,油壶上前后两侧设有刻度尺;

2、油壶的下端外圈设有防渗结构,防渗结构包括固定环、渗油槽、外管、衔接管、抵块和塞子,固定环的内部开设有渗油槽,固定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外管,外管上设有衔接管,衔接管的内部塞设有抵块,抵块的右侧连接塞子。

3、优选的:所述油壶为透明材质,油壶的右侧固定连接提环。

4、优选的:所述提环的内部设有摩擦部,油壶的左侧固定连接出油管。

5、优选的:所述出油管的上端连接连接油管,连接油管上设有转柱,转柱上转动连接有油嘴。

6、优选的:所述油壶的内部卡设有衔接柱,衔接柱的下端设有漏斗。

7、优选的:所述漏斗的内部固定连接滤网,油壶的上端设有上部固定柱。

8、优选的:所述上部固定柱的上端设有防尘盖,防尘盖的上端连接拉环。

9、优选的:所述防尘盖和油壶连接处设有橡胶圈,油壶的底部设有凹槽。

10、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1、1、本实用的定量油壶,通过设置的刻度尺可以很好的控制日用油量,保持饮食健康,倒完油后,通过油嘴上设置的连接油管处残留的油会流回油壶的内部,避免产生污渍。

12、2、通过设置的漏斗对油进行过滤,可以过滤油中的杂质,有利于使用者的身体健康。

13、3、通过设置的外管、衔接管、抵块和塞子实现对渗下油的收集,需要进行收集时,将塞子从外管的内部拿出即可。



技术特征:

1.一种油壶,包括油壶(1),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壶(1)上前后两侧设有刻度尺(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壶(1)为透明材质,油壶(1)的右侧固定连接提环(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环(3)的内部设有摩擦部(4),油壶(1)的左侧固定连接出油管(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油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管(6)的上端连接连接油管(7),连接油管(7)上设有转柱(8),转柱(8)上转动连接有油嘴(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壶(1)的内部卡设有衔接柱(10),衔接柱(10)的下端设有漏斗(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油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11)的内部固定连接滤网(12),油壶(1)的上端设有上部固定柱(1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油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固定柱(13)的上端设有防尘盖(14),防尘盖(14)的上端连接拉环(1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油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盖(14)和油壶(1)连接处设有橡胶圈(16),油壶(1)的底部设有凹槽(17)。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油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壶,包括油壶,油壶上前后两侧设有刻度尺,油壶的下端外圈设有防渗结构,防渗结构包括固定环、渗油槽、外管、衔接管、抵块和塞子,固定环的内部开设有渗油槽,固定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外管,外管上设有衔接管,衔接管的内部塞设有抵块,抵块的右侧连接塞子。本实用的定量油壶,通过设置的刻度尺可以很好的控制日用油量,保持饮食健康,倒完油后,通过油嘴上设置的连接油管处残留的油会流回油壶的内部,避免产生污渍。

技术研发人员:黄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源强工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6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