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枕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40168发布日期:2023-12-30 00:28阅读:22来源:国知局
分区枕头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枕头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分区枕头。


背景技术:

1、睡枕产品不仅对于睡眠质量有重要影响,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肩颈部健康。睡枕在睡眠过程中主要承担承托颈部和头部,辅助维持颈椎自然健康曲度的作用。

2、目前通常采用异型枕头来匹配用户不同的睡姿,使用者需要去寻找固定的卡位,才能正确使用,并且,由于采用卡位设计,用户进行翻身等动作时就可能造成错位,因此目前的异型枕头通常只适用于单一睡姿。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区枕头。

2、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区枕头,包括头窝区、侧睡区以及撑颈区;

3、所述头窝区位于枕头的中央,所述侧睡区的数量为2个,2个侧睡区相互对称布置,且分别布置在所述头窝区的左右两侧;

4、所述撑颈区的数量为2个,2个撑颈区相互对称布置,且分别布置在所述头窝区的上下两侧;

5、所述头窝区与侧睡区之间、头窝区与撑颈区之间均平滑过渡;

6、所述头窝区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侧睡区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与多个第三通孔;

7、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三通孔

8、优选的,所述第二通孔距第一通孔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三通孔距第一通孔的距离。

9、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的数量分别为25个、42个、78个。

10、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的孔径分别为18mm、14mm、12mm。

11、优选的,所述分区枕头还包括相互贴合的上层结构与下层结构;

12、所述上层结构与下层结构均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多个第二通孔以及多个第三通孔;

13、上层结构上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以及第三通孔分别与下层结构上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以及第三通孔对应。

14、优选的,所述上层结构的硬度不同于下层结构的硬度。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同时设置有头窝区与侧睡区,并且头窝区与侧睡区之间、头窝区与撑颈区之间均平滑过渡,不采用异型枕的设计,无需寻找固定的卡位;本实用新型头窝区设置有孔径最大的第一通孔,使头窝区更加柔软透气,能够包裹头部曲线,适合仰睡、趴睡;侧睡区设置有孔径小于第一通孔的第二通孔与第三通孔,使用户侧睡时,枕头对颈部形成强支撑,适合侧睡。



技术特征:

1.一种分区枕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头窝区(1)、侧睡区(2)以及撑颈区(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区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5)距第一通孔(4)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三通孔(6)距第一通孔(4)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区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4)、第二通孔(5)、第三通孔(6)的数量分别为25个、42个、78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区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4)、第二通孔(5)、第三通孔(6)的孔径分别为18mm、14mm、1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区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区枕头还包括相互贴合的上层结构(7)与下层结构(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区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结构(7)的硬度不同于下层结构(8)的硬度。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分区枕头,包括头窝区、侧睡区以及撑颈区;头窝区位于枕头的中央,头窝区与侧睡区之间、头窝区与撑颈区之间均平滑过渡;所述头窝区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侧睡区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与多个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三通孔。本技术同时设置有头窝区与侧睡区,并且头窝区与侧睡区之间、头窝区与撑颈区之间均平滑过渡,不采用异型枕的设计,无需寻找固定的卡位;本技术头窝区设置有孔径最大的第一通孔,使头窝区更加柔软透气,能够包裹头部曲线,适合仰睡、趴睡;侧睡区设置有孔径小于第一通孔的第二通孔与第三通孔,使用户侧睡时,枕头对颈部形成强支撑,适合侧睡。

技术研发人员:李迟,卢召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湾池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