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桌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23096发布日期:2024-03-25 19:10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升降桌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升降桌的,尤其涉及一种升降桌结构。


背景技术:

1、桌子是一种常用家具,其包括桌板和桌腿。自动升降桌一般是以电为动力来源,通过电动机控制机械装置来调节升降桌的高低。

2、现有技术上的升降桌只能单边调节其宽度,不仅调节距离较短,而且调节后的升降座稳定性较低,具有摇晃的情况,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的升降桌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旨在提供一种升降桌结构。

2、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升降桌结构,包括:桌板以及两个设置于所述桌板下端面的桌腿组件,所述桌板的下端面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

4、两固定部,两所述固定部均固定于所述桌板的下端面的两侧,两所述固定部上均设有滑槽;

5、调节部,调节部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固定部滑动连接;

6、至少两第一限位件,两所述第一限位件分别安装在所述调节部的两端上,两所述第一限位件分别与两所述滑槽滑动配合,且分别与所述滑槽的端部限位配合

7、至少两第二限位件,每一所述第二限位件设于一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调节部的端部之间,所述第二限位件用于限制该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调节部之间的滑动。

8、上述的升降桌结构,其中,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调节部的活动方向一致。

9、上述的升降桌结构,其中,所述固定部和所述调节部均为中部贯通的矩形杆;

10、所述调节部的两端分别伸入两所述固定部内。

11、上述的升降桌结构,其中,两所述桌腿组件上均设有固定板,两所述固定部分别固定于两所述固定板上;

12、所述固定板呈l型设置。

13、上述的升降桌结构,其中,两所述固定部对称位于所述调节部的两端,两所述固定板对称位于所述调节部的两端。

14、上述的升降桌结构,其中,所述固定板通过第三限位件与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

15、上述的升降桌结构,其中,所述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和所述第三限位件均为螺钉。

16、上述的升降桌结构,其中,两所述固定部上均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具有安装孔;

17、两所述安装板对称位于所述调节部的两端。

18、上述的升降桌结构,其中,每一所述桌腿组件均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安装件、升降件和桌脚件,所述安装件与所述桌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升降件的上端固定连接。

19、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20、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整调节部与两固定部之间的距离,且两固定部对称位于调节部的两端,稳定性较高。



技术特征:

1.一种升降桌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桌板以及两个设置于所述桌板下端面的桌腿组件,所述桌板的下端面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升降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调节部的活动方向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升降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和所述调节部均为中部贯通的矩形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升降桌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桌腿组件上均设有固定板,两所述固定部分别固定于两所述固定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升降桌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固定部对称位于所述调节部的两端,两所述固定板对称位于所述调节部的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升降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通过第三限位件与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升降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和所述第三限位件均为螺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升降桌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固定部上均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具有安装孔;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升降桌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桌腿组件均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安装件、升降件和桌脚件,所述安装件与所述桌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升降件的上端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升降桌结构,包括:桌板以及两个设置于桌板下端面的桌腿组件,桌板的下端面设置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两固定部,两固定部均固定于桌板的下端面的两侧,两固定部上均设有滑槽;调节部,调节部的两端分别与两固定部滑动连接;至少两第一限位件,两第一限位件分别安装在调节部的两端上,两第一限位件分别与两滑槽滑动配合,且分别与滑槽的端部限位配合;至少两第二限位件,每一第二限位件设于一固定部与调节部的端部之间,第二限位件用于限制该固定部与调节部之间的滑动。本技术通过调整调节部与两固定部之间的距离,且两固定部对称位于调节部的两端,稳定性较高。

技术研发人员:谢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瑶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9
技术公布日:2024/3/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