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折叠圆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92088发布日期:2024-01-06 23:03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折叠圆桌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圆桌,具体为一种便携式折叠圆桌。


背景技术:

1、桌子是一种常用家具,制作原料多为木材,上有平面,下有支柱,可以在上面放东西、做事情、吃饭、写字、工作等,而圆桌则为具有圆形桌面的桌子。

2、但是大部分的圆桌在使用时,桌面和支撑杆之间都为固定设置,使得在需要携带圆桌进行野炊,和在日常的狭小的空间进行使用时,对于圆桌的折叠收纳效果不高,降低圆桌使用率的问题。

3、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不足予以研究改良,提出一种便携式折叠圆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折叠圆桌,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大部分圆桌桌面和支撑杆之间都为固定设置,对于野炊,和在日常狭小的空间进行使用时,对于圆桌折叠效果不高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折叠圆桌,包括第一桌面,所述第一桌面的侧壁旋转连接有第二桌面,所述第一桌面与第二桌面的连接部位设置有铰链组,所述第一桌面的底部旋转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有万向滚轮,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外壁旋转连接有与第二桌面底部旋转连接的第一辅助杆。

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桌面的底部旋转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外壁旋转连接有与第一桌面底部旋转连接的第二辅助杆,所述第二辅助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第二桌面的底部旋转连接有旋转柱,所述旋转柱的外壁旋转连接有与固定柱外壁卡合连接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外壁与固定柱的连接部位开设有定位槽。

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桌面通过铰链组与第二桌面之间构成折叠结构。

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辅助杆通过第一桌面和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桌面之间构成转动结构。

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杆与第一支撑杆的位置分布第一桌面和第二桌面的连接部位中心轴相对称,所述万向滚轮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万向滚轮的位置分布关于第一支撑杆的中心轴相对称。

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辅助杆通过第二桌面和第二支撑杆与第一桌面之间构成转动结构。

8、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柱通过定位杆与定位槽之间构成卡合结构。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铰链组和第一支撑杆的设置,当在对折叠圆桌进行使用时,为了便于对圆桌进行折叠收纳,可以在需要对圆桌进行折叠时,转动第一桌面,并在铰链组的转动下,带动第二桌面进行同时转动,并带动与第一桌面旋转连接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一辅助杆向内旋转运动,同时,第二桌面的转动会带动与第二桌面旋转连接的第二支撑杆与第二辅助杆向内旋转运动,使得第一桌面与第二桌面进行翻转折叠运动,实现在对圆桌进行日常使用时,提高对圆桌折叠收纳效果的控制操作;

11、2.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柱和定位槽的设置,当在对折叠圆桌进行折叠收纳时,为了提高圆桌在折叠收纳时的稳定性,防止圆桌在折叠后,出现自动展开的情况,影响收纳效果,可以在对圆桌通过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进行折叠后,转动旋转柱和定位杆,使得定位杆外壁卡合的定位槽与固定柱相卡合,来起到第二辅助杆与第二桌面之间卡合固定的作用,实现在对圆桌进行折叠收纳时,提高对圆桌折叠放置稳定性的控制操作。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携式折叠圆桌,包括第一桌面(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桌面(1)的侧壁旋转连接有第二桌面(2),所述第一桌面(1)与第二桌面(2)的连接部位设置有铰链组(3),所述第一桌面(1)的底部旋转连接有第一支撑杆(4),所述第一支撑杆(4)的一端活动连接有万向滚轮(5),所述第一支撑杆(4)的外壁旋转连接有与第二桌面(2)底部旋转连接的第一辅助杆(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折叠圆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桌面(2)的底部旋转连接有第二支撑杆(7),所述第二支撑杆(7)的外壁旋转连接有与第一桌面(1)底部旋转连接的第二辅助杆(8),所述第二辅助杆(8)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柱(9),所述第二桌面(2)的底部旋转连接有旋转柱(10),所述旋转柱(10)的外壁旋转连接有与固定柱(9)外壁卡合连接的定位杆(11),所述定位杆(11)的外壁与固定柱(9)的连接部位开设有定位槽(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折叠圆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桌面(1)通过铰链组(3)与第二桌面(2)之间构成折叠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折叠圆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杆(6)通过第一桌面(1)和第一支撑杆(4)与第二桌面(2)之间构成转动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折叠圆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杆(7)与第一支撑杆(4)的位置分布第一桌面(1)和第二桌面(2)的连接部位中心轴相对称,所述万向滚轮(5)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万向滚轮(5)的位置分布关于第一支撑杆(4)的中心轴相对称。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折叠圆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辅助杆(8)通过第二桌面(2)和第二支撑杆(7)与第一桌面(1)之间构成转动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折叠圆桌,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9)通过定位杆(11)与定位槽(12)之间构成卡合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折叠圆桌,涉及圆桌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桌面,所述第一桌面的侧壁旋转连接有第二桌面,所述第一桌面与第二桌面的连接部位设置有铰链组,通过设置铰链组和第一支撑杆,当在对折叠圆桌进行使用时,为了便于对圆桌进行折叠收纳,可以在需要对圆桌进行折叠时,转动第一桌面,并在铰链组的转动下,带动第二桌面进行同时转动,并带动与第一桌面旋转连接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一辅助杆向内旋转运动,同时,第二桌面的转动会带动与第二桌面旋转连接的第二支撑杆与第二辅助杆向内旋转运动,使得第一桌面与第二桌面进行翻转折叠运动,实现在对圆桌进行日常使用时,提高对圆桌折叠收纳效果的控制操作。

技术研发人员:余淳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金华天谱家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