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垂杆、底梁、导轨侧梁及其遮阳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43539发布日期:2024-03-12 19:13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下垂杆、底梁、导轨侧梁及其遮阳窗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遮阳窗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下垂杆、底梁、导轨侧梁及其遮阳窗。


背景技术:

1、随着建筑节能的不断发展,现在中空玻璃窗由于其具有良好的隔热、隔音、防凝霜等已经被普遍使用。同时为了私密性和遮光性,人们都需要给玻璃窗配合窗帘。传统的窗帘都存在空间占用和后期清洁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在中空玻璃内设计了百叶窗、风琴帘等具有遮阳窗帘。

2、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具有内置遮阳窗帘的中空玻璃窗,经常遇到的就是遮阳窗帘无法实现升降、帘布脱轨、漏光等问题。

3、由于遮阳窗帘采用内置设计,因此后期维修十分不方便。即使专业维修人员也需要将窗户进行艰难的拆解,因此后期维护成本高昂。

4、另外,目前遮阳窗的大部分是单色设计,美观性很差。

5、为了改善上述情况,技术人员做了技术上的改进,也就是本专利中的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垂杆、底梁、导轨侧梁及其遮阳窗,解决了背景技术提出的缺陷。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下垂杆,包括第一下垂杆扣接型材和第二下垂杆扣接型材;所述第一下垂杆扣接型材与所述第二下垂杆扣接型材通过第一扣接件和第二扣接件进行组合安装;扣合后的下垂杆的上部形成一下垂杆上卡槽。

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扣接件包括位于第一下垂杆扣接型材下部且开口向上的第一下垂杆l型卡板、以及位于第二下垂杆扣接型材下部且开口向下的第二下垂杆l型卡板。

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扣接件包括位于第一下垂杆扣接型材上部且开口向下的第三下垂杆l型卡板、以及位于第二下垂杆扣接型材上部且开口向上的第四下垂杆l型卡板。

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底梁,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梁型材;所述底梁型材的上部为底梁凹槽部,所述底梁型材的内部设有底梁空腔。

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底梁凹槽部的两侧设有对称的两个侧边;所述侧边的截面呈矩形、扇形、锥形或者楔形。

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底梁凹槽部下方的间隔型材设有两条对称的底梁侧边槽。

8、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导轨侧梁,包括第一侧梁扣板和第二侧梁扣板;所述第一侧梁扣板和所述第二侧梁扣板通过扣接的方式组合;所述第一侧梁扣板和所述第二侧梁扣板之间通过第三扣接件和第四扣接件进行组合安装;扣接后的导轨侧梁的内侧面上设有侧梁凹槽,且所述导轨侧梁的内部设有侧梁内通槽。

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扣接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侧梁扣板的左侧部且开口向内的第一卡接凸起、以及位于所述第二侧梁扣板的左侧部且开口向外的第一卡接槽。

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四扣接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侧梁扣板的右侧部且开口向内的第二卡接凸起、以及位于所述第二侧梁扣板的右侧部且开口向外的第二卡接槽。

1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遮阳窗,包括框体,框体内安装有双层中空玻璃,且所述双层中空玻璃内形成一密封空腔;所述密封空腔内安装有遮阳帘以及与遮阳帘对应的卷轴机构;所述框体内部设有与卷轴机构传动连接的内操控器,所述框体外部设有与内操控器相对应的外操控器,所述外操控器和所述内操控器通过磁吸的方式进行传动连接;所述框体包括位于上部的上横梁、位于两侧的导轨侧梁、位于下部的底梁;所述遮阳帘的下端连接有下垂杆;所述下垂杆和所述遮阳帘的侧边嵌入到所述导轨侧梁的侧梁凹槽内。

12、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本专利中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中的下垂杆采用两个扣接型材进行扣接,并且形成一个上卡槽,与遮阳帘下部的下连接板配合实现遮阳帘与下垂杆的连接。下连接板可以直接内置或者从侧边插接到上卡槽内。下垂杆的结构简单,组合方式可靠,能够很好的配合遮阳帘的升降。

14、2、本实用新型中的底梁的中部有凹槽设计,能够与下垂杆很好的配合,实现完全避光。

15、3、本实用新型中的导轨侧梁采用的是分体设计,可以进行双色或者多色设计,利于遮阳窗的美观,同时分体设计也便于加工,减少成本的支出。

16、4、本实用新型中的遮阳窗使用了分体设计的下垂杆和导轨侧梁,可以进行双色或者多色设计,对遮阳窗进行更加美观的设计,且能够实现完全避光。



技术特征:

1.下垂杆,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下垂杆扣接型材和第二下垂杆扣接型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垂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接件包括位于第一下垂杆扣接型材下部且开口向上的第一下垂杆l型卡板、以及位于第二下垂杆扣接型材下部且开口向下的第二下垂杆l型卡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垂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扣接件包括位于第一下垂杆扣接型材上部且开口向下的第三下垂杆l型卡板、以及位于第二下垂杆扣接型材上部且开口向上的第四下垂杆l型卡板。

4.底梁,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梁型材;所述底梁型材的上部为底梁凹槽部,所述底梁型材的内部设有底梁空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梁凹槽部的两侧设有对称的两个侧边;所述侧边的截面呈矩形、扇形、锥形或者楔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底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梁凹槽部下方的间隔型材设有两条对称的底梁侧边槽。

7.导轨侧梁,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侧梁扣板和第二侧梁扣板;所述第一侧梁扣板和所述第二侧梁扣板通过扣接的方式组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轨侧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扣接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侧梁扣板的左侧部且开口向内的第一卡接凸起、以及位于所述第二侧梁扣板的左侧部且开口向外的第一卡接槽。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轨侧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扣接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侧梁扣板的右侧部且开口向内的第二卡接凸起、以及位于所述第二侧梁扣板的右侧部且开口向外的第二卡接槽。

10.一种遮阳窗,其特征在于,包括框体,框体内安装有双层中空玻璃,且所述双层中空玻璃内形成一密封空腔;所述密封空腔内安装有遮阳帘以及与遮阳帘对应的卷轴机构;所述框体内部设有与卷轴机构传动连接的内操控器,所述框体外部设有与内操控器相对应的外操控器,所述外操控器和所述内操控器通过磁吸的方式进行传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下垂杆,包括第一下垂杆扣接型材和第二下垂杆扣接型材;扣合后的下垂杆的上部形成一下垂杆上卡槽。一种底梁,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梁型材;所述底梁型材的上部为底梁凹槽部,所述底梁型材的内部设有底梁空腔。一种导轨侧梁,包括第一侧梁扣板和第二侧梁扣板;扣接后的导轨侧梁的内侧面上设有侧梁凹槽,且导轨侧梁的内部设有侧梁内通槽。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遮阳窗,包括框体,框体包括上横梁、导轨侧梁、底梁;所述遮阳帘的下端连接有前述的下垂杆。本技术中的遮阳窗使用了分体设计的下垂杆和导轨侧梁,可以进行双色或者多色设计,对遮阳窗进行更加美观的设计,且能够实现完全避光。

技术研发人员:胡广松,鞠亚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腾翌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9
技术公布日:2024/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