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护颈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22984发布日期:2023-12-29 19:29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护颈枕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护颈枕,具体为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护颈枕。


背景技术:

1、颈枕,又称护颈枕,主要指的是枕在脖子底下的一种枕头,其主要作用就是预防和治疗颈椎病,然随着使用需求的增加,现使用的护颈枕也需同步改,例如现公告号为cn217471648u的授权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塔形网状凝胶护颈枕,具体使用时,通过凝胶呈塔型形状均匀分布在竹炭亲水棉内部,凝胶的塔形网状结构可以向三个方向变形从而增加与身体的表面接触面积,达到强化压力释放,塔形结构设计确保了护颈枕面水平向和垂直向的空气流通,且凝胶具有恒温功效,凉而不冰,可不受四季影响持续使用,本实用新型通过竹炭亲水棉内部材质添加有竹炭分子,通过内芯颜色采用黑色竹炭,可以净化睡眠周围的空气,黑色内芯不易氧化,解决了过去内芯由于白色或者黄色易于氧化的问题。

2、从上述公开的技术内容可见,现有技术对于护颈枕的改进方向是对于护颈枕材料上的改进,然现实中,护颈枕在结构上也有需改进地方,例如不同的人,肩部与颈部距离是不同的,但现均码结构的护颈枕是无法照顾到这一点,使用的舒适性仍需进一步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护颈枕,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护颈枕,包括枕头主体框、外柔质套,所述枕头主体框的顶部设置有活动枕板、折叠弹簧片,且折叠弹簧片作为过渡结构安装在枕头主体框的顶部和活动枕板的底部之间;

3、所述枕头主体框的两侧均连接有辅助枕框,且枕头主体框与两个辅助枕框组成枕体,所述外柔质套对枕体进行完全包裹;

4、所述枕头主体框的内侧套设有调节组件,且调节组件的输出结构延伸至活动枕板的底部传动连接,所述枕头主体框一侧的辅助枕框内部套装有丝杠传动部件,所述丝杠传动部件的输出结构与调节组件的输入结构传动连接。

5、精选的,所述活动枕板的底部与枕头主体框底部的内壁之间连接有导向杆件,所述导向杆件包括有导向套管、约束杆,所述导向套管的一端和约束杆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活动枕板的底面和枕头主体框底部的内壁上,所述导向套管另一端的内侧套装在约束杆另一端的外侧,且导向套管另一端的内侧与在约束杆另一端的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

6、精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有u型杆、活动顶板以及顶压套板,所述u型杆作为调节组件的输入结构,且u型杆的端头与顶压套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顶压套板中部的内侧设置有倾斜调节面,且倾斜调节面与活动顶板底部的表面贴合连接。

7、精选的,所述活动顶板底部的结构为球状结构,且活动顶板作为调节组件的输出结构,所述活动顶板的顶部与活动枕板的底面固定连接。

8、精选的,所述丝杠传动部件包括有丝杠、螺母、小型抱闸电机以及联动板,所述螺母的内侧啮合连接在丝杠的表面上,所述小型抱闸电机的输出端与丝杠一端的端头传动连接,所述螺母的表面与u型杆中部的表面之间连接有联动板,所述小型抱闸电机的壳体与对应辅助枕框的内壁之间固定有支座。

9、精选的,所述活动枕板的顶面设置为弧面结构,且活动枕板的内侧开设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的内侧套设有按摩组件。

10、精选的,所述按摩组件包括有按摩杆,且按摩杆的两端通过轴承与让位槽的侧壁套装,所述按摩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数量不少于两个半球凸起块。

11、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以设置的枕头主体框、活动枕板、辅助枕框、调节组件、丝杠传动部件以及导向杆件、外柔质套组成多功能护颈枕,后续使用时,可为使用者提供多种枕压方式、自动化精细条件,满足不同的高度使用需求,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实用性更强。

13、2、本实用新型以设置的按摩组件作为辅助,继而与上述的多功能护颈枕组合使用后,可为使用者提供被动按摩的使用条件,进一步扩展整体装置的使用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护颈枕,包括枕头主体框(1)、外柔质套(2),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主体框(1)的顶部设置有活动枕板(3)、折叠弹簧片(4),且折叠弹簧片(4)作为过渡结构安装在枕头主体框(1)的顶部和活动枕板(3)的底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护颈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枕板(3)的底部与枕头主体框(1)底部的内壁之间连接有导向杆件(7),所述导向杆件(7)包括有导向套管(71)、约束杆(72),所述导向套管(71)的一端和约束杆(72)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活动枕板(3)的底面和枕头主体框(1)底部的内壁上,所述导向套管(71)另一端的内侧套装在约束杆(72)另一端的外侧,且导向套管(71)另一端的内侧与在约束杆(72)另一端的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7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护颈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5)包括有u型杆(51)、活动顶板(53)以及顶压套板(52),所述u型杆(51)作为调节组件(5)的输入结构,且u型杆(51)的端头与顶压套板(52)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顶压套板(52)中部的内侧设置有倾斜调节面,且倾斜调节面与活动顶板(53)底部的表面贴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护颈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顶板(53)底部的结构为球状结构,且活动顶板(53)作为调节组件(5)的输出结构,所述活动顶板(53)的顶部与活动枕板(3)的底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护颈枕,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传动部件(6)包括有丝杠(61)、螺母(62)、小型抱闸电机(63)以及联动板(64),所述螺母(62)的内侧啮合连接在丝杠(61)的表面上,所述小型抱闸电机(63)的输出端与丝杠(61)一端的端头传动连接,所述螺母(62)的表面与u型杆(51)中部的表面之间连接有联动板(64),所述小型抱闸电机(63)的壳体与对应辅助枕框(9)的内壁之间固定有支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护颈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枕板(3)的顶面设置为弧面结构,且活动枕板(3)的内侧开设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的内侧套设有按摩组件(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护颈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组件(8)包括有按摩杆(81),且按摩杆(81)的两端通过轴承与让位槽的侧壁套装,所述按摩杆(8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数量不少于两个半球凸起块(82)。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护颈枕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护颈枕,包括枕头主体框、外柔质套,所述枕头主体框的顶部设置有活动枕板、折叠弹簧片,且折叠弹簧片作为过渡结构安装在枕头主体框的顶部和活动枕板的底部之间;所述枕头主体框的两侧均连接有辅助枕框,且枕头主体框与两个辅助枕框组成枕体,所述外柔质套对枕体进行完全包裹。本技术以设置的枕头主体框、活动枕板、辅助枕框、调节组件、丝杠传动部件以及导向杆件、外柔质套组成多功能护颈枕,后续使用时,可为使用者提供多种枕压方式、自动化精细条件,满足不同的高度使用需求,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实用性更强,使用功能更多。

技术研发人员:江志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漳州市易贝特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