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窗帘用电机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83633发布日期:2024-02-09 12:15阅读:21来源:国知局
电动窗帘用电机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窗帘,特别是一种电动窗帘用电机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1、目前的电动卷帘主要由卷管、卷布、管状电机和安装支架组成,其中卷布缠绕在卷管上,并随卷管的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实现升降功能;管状电机的两端分别经驱动头传动连接卷管,从而驱动卷管进行转动,卷管或管状电机的外部转动连接安装支架,并由安装支架对电动卷帘进行整体支撑和固定。

2、常规管状电机与卷管的连接结构分为两种,第一种当管状电机和卷管的长度一致时,管状电机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卷管的外侧并经驱动头与卷管相互扣合,这使得两侧驱动头在扣合后能够对卷管进行轴向限位,防止卷管和管状电机之间出现轴向窜动。第二种则是当管状电机的长度小于卷管长度时,管状电机的一端延伸至卷管中部并经第一驱动头传动连接卷管,管状电机的另一端则通过第二驱动头螺钉固定在卷管端部并传动连接卷管,从而防止管状电机和卷管之间的轴向窜动。而为了实现管状电机和卷管之间的螺钉连接,卷管的内壁四周便需要设置供螺钉伸入的肋筋,并在后期对肋筋的端部进行加工形成螺纹槽。而上述连接结构便会造成卷管结构复杂度和加工成本的增加,无法满足厂家对经济效益的追求。

3、因此,需要一种能够提高管状电机和卷管连接稳定性的电机安装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窗帘用电机安装结构。它能够提高管状电机和卷管的连接稳定性,防止管状电机和卷管之间形成轴向窜动。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电动窗帘用电机安装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卷管和管状电机,管状电机的中部经第一驱动头与卷管的一端传动连接,管状电机的一端延伸至卷管内侧并经第二驱动头与卷管传动连接,管状电机另一端延伸至卷管外侧并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架,所述卷管在远离管状电机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一驱动头的一端设有配合卷管的第一限位面,所述第二支架上连接有传动架,传动架的外侧传动连接卷管,传动架的一端设有配合卷管的第二限位面,传动架的内侧滑动连接第二支架,传动架和第二支架设有挤压组件,并由挤压组件对传动架施加轴向的挤压力,使卷管两端侧壁在挤压力作用下分别和第一限位面、第二限位面相互贴合。

3、前述的电动窗帘用电机安装结构中,所述挤压组件包括位于传动架内侧的挤压面,挤压面的外侧设有螺纹连接在第二支架上的操作杆,操作杆的一端与挤压面相互贴合,操作杆的另一端穿过第二支架。

4、前述的电动窗帘用电机安装结构中,所述第二支架的中部设有配合操作杆的放置口,所述操作杆的端部延伸至放置口内并形成第一转动部。

5、前述的电动窗帘用电机安装结构中,所述操作杆的端部经球形面贴合传动架。

6、前述的电动窗帘用电机安装结构中,所述挤压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第二支架上的支撑部,支撑部的一端穿过第二支架并转动连接传动架,支撑部的中部连接有螺杆,螺杆的端部穿过支撑部并螺纹连接传动架。

7、前述的电动窗帘用电机安装结构中,所述支撑部的外端形成第二转动部。

8、前述的电动窗帘用电机安装结构中,所述第二支架的外端连接有盖板,盖板的内侧经推力球轴承转动连接支撑部。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

10、(1)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电动卷帘的基础上,通过传动架和挤压组件的结构配合,使得挤压组件能够对传动架施加轴向的挤压力,进而带动传动架在第二支架上形成轴向移动并对卷管进行挤压,使卷管在挤压力作用下分别与第一限位面和第二限位面相互贴合,从而避免卷管和第二驱动头在相互扣合后的轴向窜动和脱出;而在上述配合下,使得第二驱动头和卷管之间无需设置用于固定的螺钉结构,从而有效减小卷管的结构复杂度和加工难度,降低厂家对卷管的加工成本;

11、(2)在上述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限定了挤压组件的结构,通过旋转操作杆对传动架进行挤压的方式,能够有效减小操作杆在挤压后对传动架施加的摩擦力,从而提高卷管的转动稳定性;并方便安装人员从第二支架的端部外侧进行操作,从而适用于支架外置的电动卷帘结构;

12、(3)通过由支撑部和螺杆的配合对传动架进行挤压的方式,则使安装人员能够从第二支架一侧的开口处对支撑部进行转动,并使支撑部在转动后经螺杆带动传动架朝管状电机一侧移动,从而实现对卷管的挤压限位,从而适用于支架内置的电动卷帘结构;同时,支撑部在挤压作用下能够随之与推力球轴承相互贴合,并由推力球轴承对支撑部进行支撑和转动连接,使得支撑部在卷管转动过程中能够在第二支架上作同步转动,并防止支撑部和第二支架之间形成摩擦阻碍,提高卷管的转动稳定性;

13、所以,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管状电机和卷管的连接稳定性,防止管状电机和卷管之间形成轴向窜动。



技术特征:

1.电动窗帘用电机安装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卷管(1)和管状电机(2),管状电机(2)的中部经第一驱动头(3)与卷管(1)的一端传动连接,管状电机(2)的一端延伸至卷管(1)内侧并经第二驱动头(4)与卷管(1)传动连接,管状电机(2)另一端延伸至卷管(1)外侧并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架(5),所述卷管(1)在远离管状电机(2)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架(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头(3)的一端设有配合卷管(1)的第一限位面(7),所述第二支架(6)上连接有传动架(8),传动架(8)的外侧传动连接卷管(1),传动架(8)的一端设有配合卷管(1)的第二限位面(9),传动架(8)的内侧滑动连接第二支架(6),传动架(8)和第二支架(6)设有挤压组件,并由挤压组件对传动架(8)施加轴向的挤压力,使卷管(1)两端侧壁在挤压力作用下分别和第一限位面(7)、第二限位面(9)相互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窗帘用电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组件包括位于传动架(8)内侧的挤压面(10),挤压面(10)的外侧设有螺纹连接在第二支架(6)上的操作杆(11),操作杆(11)的一端与挤压面(10)相互贴合,操作杆(11)的另一端穿过第二支架(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窗帘用电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6)的中部设有配合操作杆(11)的放置口,所述操作杆(11)的端部延伸至放置口内并形成第一转动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窗帘用电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11)的端部经球形面(12)贴合传动架(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窗帘用电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第二支架(6)上的支撑部(13),支撑部(13)的一端穿过第二支架(6)并转动连接传动架(8),支撑部(13)的中部连接有螺杆(14),螺杆(14)的端部穿过支撑部(13)并螺纹连接传动架(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窗帘用电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3)的外端形成第二转动部(15)。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窗帘用电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6)的外端连接有盖板(16),盖板(16)的内侧经推力球轴承转动连接支撑部(13)。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窗帘用电机安装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卷管和管状电机,管状电机的中部经第一驱动头与卷管的一端传动连接,管状电机的一端延伸至卷管内侧并经第二驱动头与卷管传动连接,管状电机另一端延伸至卷管外侧并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架,所述卷管在远离管状电机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一驱动头的一端设有配合卷管的第一限位面,所述第二支架上连接有传动架,传动架的外侧传动连接卷管,传动架的一端设有配合卷管的第二限位面,传动架的内侧滑动连接第二支架,传动架和第二支架设有挤压组件。本技术能够提高管状电机和卷管的连接稳定性,防止管状电机和卷管之间形成轴向窜动。

技术研发人员:刘纪茂,杨培德,刘墩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州唯誉电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8
技术公布日:2024/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