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梯底坑的爬梯组件以及包括该爬梯组件的电梯竖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88796发布日期:2024-03-13 20:37阅读:25来源:国知局
用于电梯底坑的爬梯组件以及包括该爬梯组件的电梯竖井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的至少一种实施例涉及一种应用于电梯竖井的爬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梯底坑的爬梯组件以及包括该爬梯组件的电梯竖井。


背景技术:

1、传统电梯底坑中,通常设有可供维保人员从厅门进出底坑的爬梯,为了有效利用井道空间,爬梯通常离井道壁距离较近,爬梯布置于厅门侧面的井道壁上时,由于部分电梯本身要求的井道空间较大,爬梯位置通常距厅门入口处的距离较远,维保人员进入底坑时,手脚较难触及爬梯,且出底坑时,维保人员在爬梯上又较难触及厅门锁位置打开层门。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采用可折叠的爬梯,以减少爬梯的占用空间,提高井道的利用率。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可折叠的爬梯通常是将其中一个立柱固定在井道壁上,由此使得该爬梯无法移动,对于井道底坑较深且轿厢深度较小的井道,该爬梯存在无法辅助维保人员爬出底坑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梯底坑的爬梯组件,通过在第一立柱上设置连接杆,在支架上设置第一凹槽,使得爬梯本体通过连接杆可拆卸地悬挂在支架上,以便于移动爬梯本体至任意工作位置。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梯底坑的爬梯组件,包括爬梯本体,所述爬梯本体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与所述第一立柱平行设置;多个踏棍,每个所述踏棍的两端分别枢转地与所述第一立柱以及所述第二立柱连接,使得所述第二立柱能够随所述踏棍转动以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一立柱;以及支架,所述支架安装在电梯导轨上,所述第一立柱上设置有沿垂直于所述第一立柱的第一侧面的方向延伸的连接杆,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允许所述连接杆滑入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立柱通过所述连接杆可拆卸地悬挂在所述支架上,使得收拢后的所述第二立柱与所述第一立柱被夹持在所述支架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

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支架上设有触发装置,所述触发装置被构造成在所述第一立柱脱离所述支架的情况下触发电梯的安全回路断开,使得电梯无法正常运行。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触发装置包括:触发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柱的第二侧面上;以及配合开关,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在所述第一立柱滑入所述第一凹槽内部时,所述触发开关与所述配合开关连通,使得电梯的安全回路接通,电梯能够正常运行,在所述第一立柱脱离所述第一凹槽时,所述触发开关与所述配合开关断开,使得电梯的安全回路断开,电梯无法正常运行。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支架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电梯底坑的底面的相交线,所述第一凹槽从所述支架的端面朝向所述电梯导轨延伸,所述第一凹槽的末端设置有向下凹陷的凹坑,使得所述连接杆能够从所述支架的端面沿所述第一凹槽滑入所述凹坑,以将所述连接杆安装在所述支架上。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爬梯组件还包括定位部件,所述定位部件被构造成上方具有开口的矩形方框,在所述第二立柱与所述第一立柱收拢后,允许所述第一立柱插入所述定位部件内部,并将所述第一立柱限制在所述定位部件内部。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定位部件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定位部件与所述电梯底坑的底面连接的基板。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爬梯组件还包括:第一支撑板,安装在所述电梯底坑的底面,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电梯底坑的第二侧壁,以在爬梯本体搭在电梯的厅门地坎上时,支撑所述爬梯本体的底部;以及第二支撑板,安装在所述电梯底坑的底面,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电梯底坑的第一侧壁,以在所述爬梯本体搭在所述支架上时,支撑所述爬梯本体的底部。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撑板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板均由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以及第三连接板依次连接形成,所述第一连接板为与所述电梯底坑的底面贴合设置的平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三连接板连接形成向上凸起的三角结构。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每个所述踏棍的两端通过枢轴分别与所述第一立柱以及所述第二立柱枢转连接。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梯竖井,包括:电梯导轨,适用于引导电梯的径向上下移动;以及电梯底坑,所述电梯底坑内部设置有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用于电梯底坑的爬梯组件,所述爬梯组件的支架安装在所述电梯导轨上。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的用于电梯底坑的爬梯组件,通过在第一立柱上设置连接杆,以及在支架上设置允许连接杆滑入的第一凹槽,使得爬梯本体能够通过连接杆可拆卸地悬挂在支架上,以便于移动爬梯本体至任意工作位置。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电梯底坑的爬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爬梯本体,所述爬梯本体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梯底坑的爬梯组件,其中,所述支架(7)上设有触发装置(71),所述触发装置(71)被构造成在所述第一立柱(1)脱离所述支架(7)的情况下触发电梯的安全回路断开,使得电梯无法正常运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梯底坑的爬梯组件,其中,所述触发装置(71)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梯底坑的爬梯组件,其中,所述支架(7)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侧壁(21)与所述电梯底坑(2)的底面的相交线(22),所述第一凹槽(72)从所述支架(7)的端面(73)朝向所述电梯导轨(6)延伸,所述第一凹槽(72)的末端设置有向下凹陷的凹坑(721),使得所述连接杆(11)能够从所述支架(7)的端面(73)沿所述第一凹槽(72)滑入所述凹坑(721),以将所述连接杆(11)安装在所述支架(7)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梯底坑的爬梯组件,其中,所述爬梯组件还包括定位部件(5),所述定位部件(5)被构造成上方具有开口的矩形方框,在所述第二立柱(3)与所述第一立柱(1)收拢后,允许所述第一立柱(1)插入所述定位部件(5)内部,并将所述第一立柱(1)限制在所述定位部件(5)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电梯底坑的爬梯组件,其中,所述定位部件(5)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定位部件(5)与所述电梯底坑(2)的底面连接的基板(5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梯底坑的爬梯组件,其中,所述爬梯组件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电梯底坑的爬梯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板(8)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板(9)均由第一连接板(81)、第二连接板(82)以及第三连接板(83)依次连接形成,所述第一连接板(81)为与所述电梯底坑(2)的底面贴合设置的平板,所述第二连接板(82)与所述第三连接板(83)连接形成向上凸起的三角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梯底坑的爬梯组件,其中,每个所述踏棍(4)的两端通过枢轴(41)分别与所述第一立柱(1)以及所述第二立柱(3)枢转连接。

10.一种电梯竖井,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梯底坑的爬梯组件以及包括该爬梯组件的电梯竖井,包括爬梯本体,爬梯本体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与第一立柱平行设置;多个踏棍,每个踏棍的两端分别枢转地与第一立柱以及第二立柱连接,使得第二立柱能够随踏棍转动以靠近或者远离第一立柱;以及支架,支架安装在电梯导轨上,第一立柱上设置有沿垂直于第一立柱的第一侧面的方向延伸的连接杆,支架上设置有允许连接杆滑入的第一凹槽,第一立柱通过连接杆可拆卸地悬挂在支架上,使得收拢后的第二立柱与第一立柱被夹持在支架与第一侧壁之间。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博,周双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9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