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震防盗玻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29209发布日期:2024-02-26 16:30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震防盗玻璃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防盗玻璃,尤其涉及一种耐震防盗玻璃。


背景技术:

1、夹层玻璃是由两片或多片玻璃,之间夹了一层或多层有机聚合物中间膜,经过特殊的高温预压及高温高压工艺处理后,使玻璃和中间膜永久粘合为一体的复合玻璃产品。常用的夹层玻璃中间膜有:pvb、sgp、eva、pu等。夹层玻璃作为一种安全玻璃在受到撞击破碎后,由于其两片普通玻璃中间夹的pvb膜的粘接作用,不会像普通玻璃破碎后产生锋利的碎片伤人。同时,它的pvb中间膜所具备的隔音、控制阳光的性能又使之成为具备节能、环保功能的新型建材,作为符合新型建材性能的夹层玻璃势必将在安全玻璃的使用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2、经检索公开号为cn215324573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耐震防盗的夹胶玻璃,解决了目前的夹胶玻璃边角遇到碰撞易碎,不利于夹胶玻璃运输的问题,其包括夹胶玻璃本体,所述夹胶玻璃本体的顶角处安装有l形保护套,l形保护套为侧向开口的槽形结构,l形保护套的槽内壁上对称安装有缓冲机构,缓冲机构的一侧安装有安装座,安装座内安装有限位轮;通过l形气囊胶条和l形限位槽的设置,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同时起到对夹胶玻璃本体卡夹的作用,增加了夹胶玻璃本体的稳定性,缓冲机构的设置,使得夹胶玻璃本体在受到外部碰撞时能够有效的减缓冲击力,进一步的保护了夹胶玻璃本体。

3、现有设备通过气囊胶条进行缓冲行为,由于采用气囊胶条导致长期使用中易出现被腐蚀,导致失效的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耐震防盗玻璃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减震部件易被腐蚀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耐震防盗玻璃。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震防盗玻璃,包括玻璃主体,所述玻璃主体的内部中心熔铸有减震空腔,所述减震空腔的两端均通过熔铸安装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开设有减震槽,两个所述减震槽的内部均匀熔铸有若干支撑块,若干所述支撑块相互远离的一端均熔铸有透光层。

3、优选的,所述减震空腔的内部填充有惰性气体。

4、优选的,两个所述支撑板均采用钢化玻璃制作,两个所述支撑板厚度均为3-5毫米。

5、优选的,两个所述透光层相互远离的一端均涂设有防紫外线涂料。

6、优选的,所述玻璃主体的周侧均熔铸有加固连接体,所述加固连接体的外部熔铸有安装夹板。

7、优选的,所述安装夹板的两端均开设有防脱槽。

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一种耐震防盗玻璃:

9、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两个支撑板内部减震槽中均匀熔铸若干支撑块,实现增加两个透光层内部均匀受力的目的,有效的提高设备整体受力能力,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10、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玻璃主体的周侧均熔铸有安装夹板,在使用时通过将窗框或门框夹持在安装夹板的两端,实现增加连接稳定性,避免在安装后易出现错位掉落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耐震防盗玻璃,包括玻璃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主体(1)的内部中心熔铸有减震空腔(2),所述减震空腔(2)的两端均通过熔铸安装有支撑板(3),两个所述支撑板(3)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开设有减震槽(4),两个所述减震槽(4)的内部均匀熔铸有若干支撑块(5),若干所述支撑块(5)相互远离的一端均熔铸有透光层(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震防盗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空腔(2)的内部填充有惰性气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震防盗玻璃,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板(3)均采用钢化玻璃制作,两个所述支撑板(3)厚度均为3-5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震防盗玻璃,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透光层(6)相互远离的一端均涂设有防紫外线涂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震防盗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主体(1)的周侧均熔铸有加固连接体(7),所述加固连接体(7)的外部熔铸有安装夹板(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耐震防盗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夹板(8)的两端均开设有防脱槽(9)。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防盗玻璃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耐震防盗玻璃,针对现有设备通过气囊胶条进行缓冲行为,由于采用气囊胶条导致长期使用中易出现被腐蚀,导致失效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一种耐震防盗玻璃,包括玻璃主体,玻璃主体的内部中心熔铸有减震空腔,减震空腔的两端均通过熔铸安装有支撑板,两个支撑板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开设有减震槽,两个减震槽的内部均匀熔铸有若干支撑块,若干支撑块相互远离的一端均熔铸有透光层,减震空腔的内部填充有惰性气体。本技术通过在两个支撑板内部减震槽中均匀熔铸若干支撑块,实现增加两个透光层内部均匀受力的目的,有效的提高设备整体受力能力,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燕小兵,王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奇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1
技术公布日:2024/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