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地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93096发布日期:2024-03-13 20:41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地垫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地垫,具体为一种多功能地垫。


背景技术:

1、地垫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到的一种实用物品,主要用于刮除泥尘和水分,保持室内地面整洁干净,不同区域的地垫起着不同的作用,例如卫生间地垫主要要起到吸水功效,门口使用地垫的主要目的是去污、除沙,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地垫的材质及构造也有所不同,根据地垫的材质进行分类,地垫主要包括丝圈地垫、植绒地垫、橡胶地垫、涤纶地垫等,但不同的地垫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都会藏污纳垢,需要及时进行清洗。

2、现有的地垫在清洗完成后进行晾晒时,需要使用夹子将其夹在晾晒绳或杆子上,或者将地垫直接放置在地面上晾干,在使用夹子夹持地垫晾晒时,由于地垫吸水后重量较重容易向下坠,夹子的夹持力较小,地垫掉落在地面上导致地垫粘附灰尘变脏,而放在地面上晾晒的方式难以使地垫两面受到阳光照射,晒干速度较慢,导致对地垫的晾晒造成不便,且当对地垫进行收纳时,需要手持收卷好的地垫,再用绑带或绳子进行缠绕捆绑,捆绑过程中地垫容易松散不便于收纳。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弥补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地垫,包括地垫本体,所述地垫本体下表面两侧边缘处均设有粘贴部,用于对地垫本体进行收纳或对地垫本体进行晾晒;粘贴部包括固定在地垫本体下表面的两个魔术贴,且两侧的魔术贴的位置交错设置,以地垫本体中心点呈中心对称分布;魔术贴包括勾面和毛面。

2、作为优选,所述地垫本体侧边上固定有扎带,扎带的长度在15~20cm,勾面固定在扎带远离地垫本体的一端上,且朝上设置。

3、作为优选,所述毛面固定在地垫本体下表面上,毛面与地垫本体边缘之间的距离范围为10~15cm,且毛面的长宽略小于勾面的长宽。

4、作为优选,所述地垫本体下表面设有凹槽,凹槽位于毛面与扎带的中间位置处,且凹槽宽度大于扎带的宽度,凹槽内固定有磁力片,扎带内部设有铁片。

5、作为优选,所述地垫本体上表面分为踩踏部和边缘部,踩踏部由橡胶材料制成并呈多层圈丝状,边缘部材质为高密度的发泡棉。

6、作为优选,所述地垫本体底部设有若干个呈矩形阵列排布的防滑凸起,防滑凸起为空心球状,其材质为橡胶。

7、有益效果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地垫,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9、通过设置粘贴部,在需要对地垫进行晾晒时,利用地垫上同一侧的魔术贴,实现将地垫挂放在晾晒绳或杆子上,便于让地垫两面都受到阳光均匀照射,当需要收纳地垫时,将地垫卷成筒状后,直接缠绕扎带对地垫捆绑,实现对地垫的快速收纳。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地垫,包括地垫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垫本体(1)下表面两侧边缘处均设有粘贴部(2),用于对地垫本体(1)进行收纳或对地垫本体(1)进行晾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地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毛面(22)固定在地垫本体(1)下表面上,毛面(22)与地垫本体(1)边缘之间的距离范围为10~15cm,且毛面(22)的长宽略小于勾面(21)的长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地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垫本体(1)上表面分为踩踏部(6)和边缘部(7),踩踏部(6)由橡胶材料制成并呈多层圈丝状,边缘部(7)材质为高密度的发泡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地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垫本体(1)底部设有若干个呈矩形阵列排布的防滑凸起(8),防滑凸起(8)为空心球状,其材质为橡胶。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地垫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地垫。包括地垫本体,所述地垫本体下表面两侧边缘处均设有粘贴部,用于对地垫本体进行收纳或对地垫本体进行晾晒;粘贴部包括固定在地垫本体下表面的两个魔术贴,且两侧的魔术贴的位置交错设置,以地垫本体中心点呈中心对称分布;魔术贴包括勾面和毛面。解决了在对清洗后的地垫进行晾晒时,夹子夹持地垫或将地垫平铺在地面上晾干的方式,难以使地垫两面受到阳光均匀照射,晾干速度慢,时间长,难以对地垫进行便捷、有效的晾晒以及不便于对地垫进行收纳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金义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台州市创艺家居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4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