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窗户遮阳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858729发布日期:2024-05-07 19:32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窗户遮阳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遮阳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窗户遮阳结构。


背景技术:

1、在建筑和窗户行业中,窗户遮阳结构是为了解决建筑物内部阳光照射过强、室内过热以及降低能源消耗的问题而设计的。遮阳结构可以有效地阻挡阳光直射室内,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同时也有助于降低空调和供暖的能源消耗。传统窗户遮阳结构常采用百叶窗、窗帘等方式,这些遮阳方法虽然能一定程度上遮挡阳光,但效果有限。而现代窗户遮阳结构更加注重科技和功能性的融合,以提供更为高效的遮阳和隔热效果。

2、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一些创新的窗户遮阳结构,其中包括使用特殊材料的遮阳玻璃,一些窗户采用特殊涂层或透明隔热材料,可以有效隔绝热量的传导,降低室内温度,减少空调负担。或者在窗户外设置传统的遮阳结构如遮阳板、百叶窗等,或运用可调节高度的连接杆使一些窗户连接杆设计为可旋转调节的结构,使得玻璃面板的高度可以根据需求进行灵活调整。

3、然而,现有的窗户遮阳结构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缺陷,部分遮阳结构繁琐,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窗户进行定制,造成成本较高。传统百叶窗和窗帘等遮阳方法虽然简单,但效果有限,无法提供较好的隔热和遮阳性能。可能导致室内气候受外界环境影响,降低了窗户的隔热性能。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窗户遮阳结构,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更为高效的遮阳和隔热效果,同时具有灵活的调节和稳定的气密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隔热效果良好窗户遮阳结构的,以解决上述问题。

2、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包括;

3、窗框,包括窗框内框面及窗框外框面;所述窗框内框面设有窗户转轴;

4、玻璃面板,包括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所述第二层为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三层的夹层,所述第三层面向所述窗框设置,所述第一层通过所述窗户转轴与所述窗框连接;

5、连接杆,包括固定部和伸缩部,所述固定部设于所述窗框内框面,所述伸缩部设于所述玻璃面板第三层。

6、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和所述伸缩部为伸缩杆结构。

7、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窗框内框面设有凹槽,所述窗框能够深入并卡合于所述凹槽内。

8、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内设有密封条,用于提高窗户的密封性。

9、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窗框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固定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孔对应的第二固定孔,螺丝分别伸入并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内,所述固定部套设并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螺丝上。

10、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玻璃面板的第一层为单面镜,用于减少阳光射入的同时保证其透明度。

11、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玻璃面板的第二层为透明隔热涂层,用于隔绝外部温度的进入。

12、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玻璃面板的第三层为钢化玻璃,用于提升所述玻璃面板的强度。

13、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层、所述第二层和所述第三层胶合连接。

14、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伸缩杆中设有气密结构,所述气密结构设于所述固定杆内表面,用于稳定所述玻璃面板的开合。

15、上述提供的窗户遮阳结构通过针对窗户遮阳结构的现有缺陷,通过运用单面玻璃减少阳光的通过以及在中间夹层设置一层隔热层,这样一体结构设置既防止了传统外置遮阳结构的不稳定性又可以提高窗户遮阳和隔热结构的性能和功能,实现更高效的遮阳和隔热效果,提升室内舒适度,节能减排,为用户带来更多益处。



技术特征:

1.一种窗户遮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户遮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和所述伸缩部为伸缩杆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窗户遮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内框面设有凹槽,所述窗框能够深入并卡合于所述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窗户遮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内设有密封条,用于提高窗户的密封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户遮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固定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孔对应的第二固定孔,螺丝分别伸入并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内,所述固定部套设并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螺丝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户遮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面板的第三层为钢化玻璃,用于提升所述玻璃面板的强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户遮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所述第二层和所述第三层胶合连接。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窗户遮阳结构,包括窗框内框面及窗框外框面和所述窗框内框面设有窗户转轴玻璃面板,包括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所述第二层为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三层的夹层,所述第三层面向所述窗框设置,所述第一层通过所述窗户转轴与所述窗框连接;连接杆包括固定部和伸缩部,所述固定部设于所述窗框内框面,所述伸缩部设于所述玻璃面板第三层。上述提供的窗户遮阳结构通过针对窗户遮阳结构的现有缺陷,通过运用单面玻璃减少阳光的通过以及在中间夹层设置一层隔热层,这样一体结构设置既防止了传统外置遮阳结构的不稳定性又可以提高窗户遮阳和隔热结构的性能和功能,实现更高效的遮阳和隔热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陈迪飞,李向东,丁利斌,王康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千里马装饰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9
技术公布日:2024/5/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