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软包型皮面靠背的木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61231发布日期:2024-04-25 10:47阅读:6来源:国知局
具有软包型皮面靠背的木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家具结构,尤其是涉及具有软包型皮面靠背的木椅。


背景技术:

1、软包,是指在生产家具时把的布或皮等柔性材料制品套在打好底的家具骨架等稳定结构上,使家具获得表面触感柔软的部分。在许多木制家具上会通过软包工艺在支撑用户身体的受力部分套设或填充美观而舒适的皮质材料,比如传统的木椅会在其靠背上软包附着皮面,使得与人体背部受力接触的靠背更加舒适柔软而且美观。

2、现有技术中通常是仅通过在木椅靠背的木质主体上直接包覆柔性填充物和皮面制作皮面靠背,但在这类直接扪皮的木椅软包后的皮面靠背与坐板所在的木椅主体等木制结构之间的衔接处,由于是不同的材质,用户使用时触动容易出现外露的皮面部分受木制结构刮擦挤压进而使得皮面固定不稳的问题,现有技术的简单固定方式无法使皮面稳定贴覆固定在木制结构表面,随着木椅的使用时间变长,在木制结构刮擦挤压作用下皮面与木制结构的接触部分发生开裂、翻边、脱落之类的衔接固定问题,进而导致维护成本提高,影响木椅的外观。

3、因此,需要针对以上皮面与木制结构的衔接处固定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软包型皮面靠背的木椅来解决上述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软包型皮面靠背的木椅,其包括木椅主体和皮面靠背,所述木椅主体包括坐板部、前腿部以及后腿部,所述坐板部装设于所述前腿部与后腿部之间,由所述前腿部与后腿部支撑固定;皮面靠背,与所述后腿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皮面靠背包括靠背木质主体、软包填充物以及皮面,所述靠背木质主体呈弧状,所述软包填充物通过喷胶贴覆在靠背木质主体的前后弧面上,所述皮面包括前半皮面与后半皮面,所述靠背木质主体向所述后腿部的连接面位于前后弧面之间,所述前半皮面通过枪钉扪覆在前弧面上并包裹前弧面上的软包填充物,所述后半皮面通过枪钉扪覆在后弧面及连接面上并包裹后弧面上的软包填充物。其中,所述后腿部的接触面上埋设有螺杆和木梢,对应插置于所述靠背木质主体的连接面处对应设有的内牙孔与梢孔内,使后腿部的接触面与所述靠背木质主体的连接面对接,夹固其间的后半皮面。

4、优选地,所述靠背木质主体为曲木材料的多层板。

5、优选地,所述前半皮面与后半皮面为pvc皮或超细纤维合成革。

6、优选地,所述软包填充物为海绵。

7、优选地,所述内牙孔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内牙孔分别排布于梢孔的两侧,使内牙孔与梢孔沿连接面的长度方向呈直线排布。

8、优选地,插入到靠背木质主体的内牙孔中的螺杆通过位于前半皮面下侧处装设有的螺母锁固。

9、优选地,扪覆在后腿部的连接面上的部分所述后半皮面为经摩擦处理的粗糙面。

10、优选地,所述接触面位于后腿部的末端,高于连接在后腿部中央区域的坐板部处。

1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技术效果包括:

12、该具有软包型皮面靠背的木椅,后腿部的接触面上设置螺杆和木梢,利用螺杆对应插入到内牙孔,木梢对应插入到梢孔,使得已经套入皮面并扪覆后半皮面的连接面与接触面对接时,将后半皮面部分夹在两者间固定,最终扪覆前半皮面完成皮面整体的软包后,使得衔接处的皮面不直接外露并受到夹固加强稳定,避免出现现有技术中直接在靠背木质主体上软包皮面而导致外露的皮面部分受木制结构刮擦挤压使得皮面固定不稳的问题,进而避免因此引起皮面发生开裂、翻边、脱落之类的衔接固定问题,有效降低维护成本;

13、采用上述结构的软包型皮面靠背,皮面包覆紧凑,外观良好;

14、螺杆和木梢的组合固定方式简单而稳定有效,方法便捷易于实现,不会增加过多改进成本支出。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软包型皮面靠背的木椅,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软包型皮面靠背的木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木质主体(21)为曲木材料的多层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软包型皮面靠背的木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半皮面(22a)与后半皮面(22b)为pvc皮或超细纤维合成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软包型皮面靠背的木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包填充物为海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软包型皮面靠背的木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牙孔(210)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内牙孔(210)分别排布于梢孔(220)的两侧,使内牙孔(210)与梢孔(220)沿连接面(21a)的长度方向呈直线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软包型皮面靠背的木椅,其特征在于,插入到靠背木质主体(21)的内牙孔(210)中的螺杆(131)通过位于前半皮面(22a)下侧处装设有的螺母锁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软包型皮面靠背的木椅,其特征在于,扪覆在后腿部(13)的连接面(21a)上的部分所述后半皮面(22b)为经摩擦处理的粗糙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软包型皮面靠背的木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面(13a)位于后腿部(13)的末端,高于连接在后腿部(13)中央区域的坐板部(11)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软包型皮面靠背的木椅,针对现有技术中直接在靠背木质主体上软包皮面而使外露的皮面部分受木制结构刮擦挤压使得皮面固定不稳影响外观美观的问题,于木椅主体的接触面上设置螺杆和木梢,对应插置到靠背木质主体的连接面上内牙孔和梢孔,使得已经套入皮面并扪覆的连接面与接触面对接时,将部分皮面夹在两者间固定,最终完成软包后,使得衔接处的皮面不直接外露并受到夹固加强稳定,避免使用时间长后出现外露的皮面部分受木制结构破坏使得固定不稳的问题,进而避免引起皮面发生开裂、翻边、脱落之类的衔接固定问题,保持软包型皮面靠背的美观,有效降低了售后维护成本,而螺杆和木梢的组合固定方式稳定有效,易于实现。

技术研发人员:陈嘉琪,欧阳擒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长实家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4
技术公布日:2024/4/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