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椅子及其托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41747发布日期:2024-04-25 10:25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椅子及其托盘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坐具,尤其涉及一种椅子及其托盘。


背景技术:

1、椅子是人们在办公或者休息时不可或缺的一件家具,为了提高使用时的舒适性,现有的很多椅子的椅背能够相对底盘前后转动至不同的角度。这种椅子主要依靠固定椅座的托盘和固定椅子椅背的椅背固定架之间的转动连接结构以及锁紧机构来实现其躺下椅背以及调节椅背倾斜角度的功能,并且在椅背固定架的转轴上通常会安装弹簧件,弹簧件在椅背转动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反弹力,从而让用户在躺下的过程中,椅背给使用者以一定的背部支撑,在松开锁紧机构后,弹簧件也可以让椅背自动恢复至初始状态。

2、公开号为cn102846068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转椅底盘,包括座板、支撑板、靠背托架与支撑架,座板与椅座相连,靠背托架与靠背相连,支撑架、靠背托架的底部与支撑板铰接,座板与支撑架、靠背托架顶部铰接,该转椅底盘无需手动调节,能够根据人体重量,靠背倾仰回复力有相应匹配,使用者的体重越大,靠背倾仰时的回复力自动变大,帮助使用者的倾仰回复起身。使用该转椅底盘时,座板、支撑板、靠背托架与支撑架呈四边形设置,在靠背向后倾仰时,座板也会相对向后、向下移动,但是,在此过程中,座板始终保持水平,座板的倾斜角度无法进行适应性改变,使用者的腿部无法彻底腾空放松。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椅子及其托盘,使用本托盘时,使用者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仅通过使用者倚靠椅背就可以改变该椅子上椅座和椅背的倾斜角度,使用舒适性更高,改变椅座和椅背的方式简单。

2、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托盘,包括:

4、底座,用于连接椅子的底脚,底座上设有容置槽,底座的前部设有第一连杆;

5、第一连接座,第一连接座的前部设有至少一个滑槽,第一连接座上用于安装椅子的椅座;

6、第二连接座,第二连接座的后端用于安装椅子的椅背;

7、第一连接件;

8、第二连接件;

9、至少一个弹性件;

10、所述第一连接座位于底座的上方,底座的第一连接杆穿设在第一连接座的滑槽内并能够沿着滑槽前后移动;所述第二连接座的前部位于底座的容置槽内,第二连接座与底座铰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下端与底座铰接,第二连接件的下端与第二连接座铰接,第一连接件的上端和第二连接件的上端分别铰接在第一连接座的后部;所述弹性件设置在底座的容置槽内,弹性件的前端与底座连接,弹性件的后端与第二连接座的前部连接。

11、使用者在使用该托盘时,向后倚靠椅背,第二连接座相对底座向下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连接件相对底座向下、向后移动,弹性件被拉伸,由于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第一连接座铰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相应的相对底座转动,第一连接座通过滑槽和第一连杆的配合从而相对底座向后、向下移动,使第一连接座和底座之间发生相对倾斜,用户在使用时,臀部存在下陷的感觉,舒适性更高,在使用者撤销向后倚靠的力后,第二连接座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回复至初始位置,从而使椅背和椅座回复至初始位置。

12、作为优选,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和两个侧板,两个侧板分别设置在底板左右两侧从而在底座上形成所述容置槽,两个侧板前部的上端之间通过第一连杆连接,两个侧板前部的下端之间通过第二连杆连接;所述第一连杆位于第二连杆的上方;弹性件的前端与底座上的第二连杆连接。

13、作为优选,所述侧板包括呈l型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下端与第二连接部的前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杆位于第一连接部的上端,第二连杆位于第一连接部的下端。

14、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连接座包括固定片和两个连接片,两个连接片的前端之间通过第三连杆连接,两个连接片的后端之间通过固定片连接,椅子的椅背安装在固定片上;所述连接片呈折线型设置;弹性件的后端与第二连接座的第三连杆连接。

15、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片由前至后依次包括第三连接部、第四连接部、第五连接部、第六连接部和第七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的下端与第四连接部的下端连接,第四连接部的上端与第五连接部的前端连接,第五连接部的后端与第六连接部的上端连接,第六连接部的下端与第七连接部的前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杆设置在第三连接部的上端,第三连接部的下端与底座铰接,第二连接件的下端与第六连接部铰接,所述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呈v型设置,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的连接处位于连接片的最低位置,所述第七连接部位于底座的后方。

16、作为优选,所述底座上还开设有两个避让槽,两个避让槽分别位于对应侧连接片的下方。

17、作为优选,还包括第四连杆,第二连接座通过第四连杆与底座铰接,所述第四连杆位于第三连杆的下方。

18、作为优选,还包括第七连杆、第五连杆和第六连杆,所述第五连杆设置在第一连接座的后部,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上端和第二连接件的上端通过第五连杆与第一连接座铰接;所述第六连杆设置在底座的后部,第一连接件通过第六连杆与底座铰接;所述第七连杆设置在第二连接座上,第二连接件通过第七连杆与第二连接座铰接;所述第六连杆位于第七连杆的前方,第六连杆位于第二连接座的下方,第五连杆位于第六连接杆和第七连接杆之间。

19、作为优选,两个弹性件对称设置在容置槽内。

20、一种椅子,包括如上所述的一种托盘。

21、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用者在使用该托盘并向后倚靠椅背时,第二连接座的后端相对底座向下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连接件相对底座向下、向后移动,弹性件被拉伸,第一连接件相应的相对底座转动,第一连接座相对底座向后、向下移动,使第一连接座和底座之间发生相对倾斜,用户在使用时,臀部存在下陷的感觉,舒适性更高,在使用者撤销向后倚靠的力后,第二连接座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回复至初始位置,从而使椅背和椅座回复至初始位置。这样,使用本托盘时,使用者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仅通过使用者倚靠椅背就可以改变该椅子上椅座和椅背的倾斜角度,使用舒适性更高,改变椅座和椅背倾斜角度的方式简单。



技术特征:

1.一种托盘,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包括底板(12)和两个侧板(15),两个侧板分别设置在底板(12)左右两侧从而在底座(1)上形成所述容置槽(11),两个侧板(15)前部的上端之间通过第一连杆(13)连接,两个侧板(15)前部的下端之间通过第二连杆(14)连接;所述第一连杆(13)位于第二连杆(14)的上方;弹性件(6)的前端与底座(1)上的第二连杆(1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15)包括呈l型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51)和第二连接部(152),所述第一连接部(151)的下端与第二连接部(152)的前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杆(13)位于第一连接部(151)的上端,第二连杆(14)位于第一连接部(151)的下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座(3)包括固定片(32)和两个连接片(33),两个连接片(33)的前端之间通过第三连杆(31)连接,两个连接片(33)的后端之间通过固定片(32)连接,椅子的椅背安装在固定片(32)上;所述连接片(33)呈折线型设置;弹性件(6)的后端与第二连接座(3)的第三连杆(3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33)由前至后依次包括第三连接部(331)、第四连接部(332)、第五连接部(333)、第六连接部(334)和第七连接部(335),所述第三连接部(331)的下端与第四连接部(332)的下端连接,第四连接部(332)的上端与第五连接部(333)的前端连接,第五连接部(333)的后端与第六连接部(334)的上端连接,第六连接部(334)的下端与第七连接部(335)的前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杆(31)设置在第三连接部(331)的上端,第三连接部(331)的下端与底座(1)铰接,第二连接件(5)的下端与第六连接部(334)铰接,所述第三连接部(331)和第四连接部(332)呈v型设置,第三连接部(331)和第四连接部(332)的连接处位于连接片(33)的最低位置,所述第七连接部(335)位于底座(1)的后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还开设有两个避让槽(17),两个避让槽(17)分别位于对应侧连接片(33)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托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连杆(16),第二连接座(3)通过第四连杆(16)与底座(1)铰接,所述第四连杆(16)位于第三连杆(31)的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托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七连杆(51)、第五连杆(22)和第六连杆(41),所述第五连杆(22)设置在第一连接座(2)的后部,所述第一连接件(4)的上端和第二连接件(5)的上端通过第五连杆(22)与第一连接座(2)铰接;所述第六连杆(41)设置在底座(1)的后部,第一连接件(4)通过第六连杆(41)与底座(1)铰接;所述第七连杆(51)设置在第二连接座(3)上,第二连接件(5)通过第七连杆(51)与第二连接座(3)铰接;所述第六连杆(41)位于第七连杆(51)的前方,第六连杆(41)位于第二连接座(3)的下方,第五连杆(22)位于第六连杆(41)和第七连杆(51)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托盘,其特征在于,两个弹性件(6)对称设置在容置槽(11)内。

10.一种椅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托盘。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椅子及其托盘,包括:底座,底座的前部设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接座,第一连接座的前部设有至少一个滑槽;第二连接座;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至少一个弹性件;第一连接座位于底座的上方,底座的第一连接杆穿设在第一连接座的滑槽内并能够沿着滑槽前后移动;第二连接座与底座铰接;第一连接件的下端与底座铰接,第二连接件的下端与第二连接座铰接,第一连接件的上端和第二连接件的上端分别铰接在第一连接座的后部;弹性件的前端与底座连接,弹性件的后端与第二连接座的前部连接。本方案中,仅通过使用者倚靠椅背就可以改变该椅子上椅座和椅背的倾斜角度,使用舒适性更高,调节方式简单。

技术研发人员:王江林,鲍家华,金剑,李德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吉恒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04
技术公布日:2024/4/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