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属于防护密闭门,具体是指一种抗冲击防护密闭门。
背景技术:
1、人防工程既是防备敌人突然袭击,有效地掩蔽人员和物资,保存战争潜力的重要设施;又是坚持城镇战斗,长期支持反侵略战争直至胜利的工程保障。
2、现有防护密闭门在使用时,在密闭门关闭时,会与门框发生撞击,从而会导致门体和门框造成损坏,同时在密闭门受到撞击时,撞击的力会全部的集中在密闭门上,会使密闭门产生形变,造成密闭门之间关闭不严实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用性高,使用简单,有效对于冲击力进行缓冲,保证门体和门框使用寿命,具有固定功能,保证门体稳定性的一种抗冲击防护密闭门。
2、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一种抗冲击防护密闭门,包括防护门本体,所述防护门本体包括门框、防护门和稳定组件,所述门框呈矩形框体设置,所述防护门通过铰链设于门框上,所述稳定组件包括缓冲单元和密封单元,所述缓冲单元设于防护门上,所述密封单元设于门框内上下两侧。
3、优选的,所述密封单元包括连接腔、弹簧、挤压块和密封板,所述连接腔对称设于门框内上两侧,所述挤压块滑动贯穿设于连接腔内,所述密封板滑动贯穿设于门框上下两侧,且所述密封板固定设于挤压块上,所述弹簧设于连接腔内挤压块上。
4、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密封板呈梯形设置。
5、优选的,所述缓冲单元包括内板、弹性件、推动块和驱动杆,所述内板设于防护门上一侧,所述弹性件排列固定设于内板和防护门之间,所述防护门内对称设有限位环,所述驱动杆滑动设于限位环内,所述推动块固定设于内板上相对于防护门一侧,且所述推动块一端贯穿防护门侧壁设于驱动杆之间。
6、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内板呈凹槽型设置,且所述内板侧端滑动设于防护门内,且所述内板外侧壁上设有缓冲垫。
7、进一步的,所述推动块呈锥形设置。
8、优选的,所述门框内上下两侧均设有固定槽,且所述固定槽设于驱动杆一端正对方向。
9、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一种抗冲击防护密闭门,通过内板对于弹性件进行挤压,可对于冲击力进行缓冲,在挤压过程中,推动块向驱动杆之间移动,使驱动杆相互远离一端设于固定槽内,可对于防护门进行固定,提高其稳定性,在对于防护门进行关闭时,由于密封板上相对于防护门一侧呈斜边设置,使其对于密封板向上进行推动,通过弹簧作用,使密封板紧密贴合设于防护门上下外表面,提高密封效果。
1.一种抗冲击防护密闭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门本体,所述防护门本体包括门框、防护门和稳定组件,所述门框呈矩形框体设置,所述防护门通过铰链设于门框上,所述稳定组件包括缓冲单元和密封单元,所述缓冲单元设于防护门上,所述密封单元设于门框内上下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冲击防护密闭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单元包括连接腔、弹簧、挤压块和密封板,所述连接腔对称设于门框内上两侧,所述挤压块滑动贯穿设于连接腔内,所述密封板滑动贯穿设于门框上下两侧,且所述密封板固定设于挤压块上,所述弹簧设于连接腔内挤压块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冲击防护密闭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呈梯形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冲击防护密闭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单元包括内板、弹性件、推动块和驱动杆,所述内板设于防护门上一侧,所述弹性件排列固定设于内板和防护门之间,所述防护门内对称设有限位环,所述驱动杆滑动设于限位环内,所述推动块固定设于内板上相对于防护门一侧,且所述推动块一端贯穿防护门侧壁设于驱动杆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冲击防护密闭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呈凹槽型设置,且所述内板侧端滑动设于防护门内,且所述内板外侧壁上设有缓冲垫。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抗冲击防护密闭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块呈锥形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抗冲击防护密闭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内上下两侧均设有固定槽,且所述固定槽设于驱动杆一端正对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