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面带有可移动断口的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20411发布日期:2024-05-17 12:49阅读:7来源:国知局
床面带有可移动断口的床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申请涉及床具领域,尤其涉及可以附加各种功能组件,采用卧姿实施如理疗以及康复用等器件的床具。


背景技术:

1、床是供人睡、卧使用的家具,现有技术中根据各种使用用途设计了多种新型床具,如折叠床、翻转床、带有伸缩结构调整宽度尺寸等等,但截止目前,现有床类产品中缺少带有可移动断口的床。

2、以按摩应用为例。按摩是用推揉、按、捏、敲打等指法或按压方法促进血液循环、疏通经络,具有通郁闭、散瘀结的保健、治疗功能。为尽可能的替代按摩师人工操作,市场出现了多种按摩用品,较大型的有按摩椅、按摩床以及按摩机械人等。专利文献cn103976859a公开的一种按摩椅机芯,其提供的机芯用于安装在椅子靠背位置;现有技术还有在床具上加装按摩装置、构成按摩功能床。无论是靠背还是床面,都要显露按摩装置的按摩头等部件,这些部件较凸、较硬,除按摩使用外不适合久坐、久卧,所以除按摩使用时,大多数时间就是一占地的摆设。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申请的发明目的在于使床具具备便于增设如按摩、理疗等多种功能组件的结构构成,同时增设的功能组件具有纵向移动维度功能,提供一种床面带有可移动断口的床。

2、本专利申请的另一发明目的在于使该增设功能组件的床具在这些功能组件非使用状态时易于转换为常规床具、与生活家居用床别无二致,实现一床两用,提供一种床面带有可移动断口的床。

3、本专利申请提供的床面带有可移动断口的床技术方案,其主要技术内容是:

4、一种床面带有可移动断口的床,包括床架、床面和移动机架;

5、所述的床架,至少由两侧板和两端板固定围构而成;

6、其两侧板的内壁上,同高度设置有供移动机架移动的轨道;所述的两侧板,其上沿设有平台;

7、所述的移动机架,组装于床架内,由两箱侧板和两箱端板合围构成至少上开口的箱架;贯通两箱侧板、分别接近于两箱端板安装有相平行的两轮轴,轮轴的移动机架外轴段上安装有导辊,移动机架由丝杠丝母传动副驱动,由导辊沿所述轨道于床架内前后移动;移动机架内的轮轴上设有顶部支撑于所述床面的导轮;

8、所述的床面,为多片床板铰链拼合的链板,铺展于两端板之间,前、后端床板分别固定于两端板上;

9、所述的床板,其底部设有板端呈开通槽口的导向嵌槽,导向嵌槽内滑动设有左右对称的两支撑滑板,支撑滑板底部设有用于与导控短轨配合的垂向小导辊;

10、所述的导控短轨,共两组四道;

11、所述的两组,前后对称分别固定设置在前、后箱端板上,每组的两道左右对称,其顶沿所在平面与床面底面处于同一平面;

12、其中,每组的两道导控短轨的间距,由移动机架外的外宽距至移动机架内的内窄距的走向变化,移动机架移动时,其上每组两道导控短轨与床板内两支撑滑板的底部小导辊配合,由两道导控短轨外宽距位/内窄距位至内窄距/外宽距位时,带动两支撑滑板内缩/外滑至外端内缩脱离床架的平台/探出搭载于床板的平台,内缩脱离床架的平台的床板搭绕前后轮轴的导轮,形成沉入移动机架两轮轴之间内的床面断口;

13、所述的床面断口处,沉入床面之上、于两箱侧板之间,为功能单元安装空间。

14、为实现本申请的另一发明目的,本方案的床面带有可移动断口的床,其床头处设有覆盖床面的床头板。

15、上述整体技术方案之一优选项,所述的导向嵌槽为燕尾槽。

16、上述整体技术方案之一优选项,所述的侧板平台,其一实施结构为:侧板上部直角弯折成一平沿,于平沿之上固定有直角型板,平沿与直角型板之间形成向内开口长槽。

17、上述整体技术方案之一优选项,所述的丝杠丝母传动副,包括螺纹配合的螺旋套和螺旋杆;

18、所述的螺旋套,固定于箱侧板上;

19、所述的螺旋杆,非驱动端经轴承转动安装于一端板上,驱动端经连板转动设置于侧板上,经联轴器与电机驱动联接。

20、上述整体技术方案之一优选项,所述的床架,其内壁对应于移动机架前后移动极限位处,设有开关安装板和其上的限定开关。

21、上述整体技术方案之一优选项,每一相邻的床板的相对侧设有用于容纳直径接近床板厚度的细长状辊的缺口,床板间的铰接销轴亦穿过所述的辊。

22、上述整体技术方案之一优选项,所述小导辊组装于短轴上,所述的短轴螺旋固定于支撑滑板上,其顶端不高于支撑滑板上平面;短轴顶端的盲孔中组装有弹性止动销,导向嵌槽与支撑滑板上平面相对面上,对应于支撑滑板左、右滑动极限位设有与止动销限位配合的两止动凹。

23、上述整体技术方案之一优选项,所述的床板,为两侧带有用于与扣环相扣铰接弯扣的扣板,扣板之中、于两扣环之间形成所述的导向嵌槽。

24、上述整体技术方案之一优选项,床面两侧与两侧板平台内沿之间间隙配合。

25、上述整体技术方案之一优选项,移动机架移动至前后极限位时两端依然始终保持水平状态的床板,其两端搭载于两侧板的平台上。

26、本专利申请公开的带有可移动断口的床的技术方案,提供了方便附加各种新型功能组件,如不限于按压按摩、辊式按摩或红外线理疗等功能组件,实现多元化的保健和康复功能的床,该床在不使用其附加功能的情形下,能够恢复至常规居家用床使用状态,从而克服了非功能使用状态下成占地摆设、实际使用率低下的技术缺陷,扩大了其使用范围,还可大幅降低功能附加床具的造价,具有功能状态转换简便、使用效率高的技术优点。

27、将本技术方案设计为按摩功能床时,本方案还改变了已有按摩组件的按摩范围只固定于安装区、不同体位需要设置对应按摩组件,导致结构繁复、造价高昂、很多人难以入手使用的技术现状,本技术方案的按摩组件,随移动机架,具有床架内前后x轴的移动方向,移动机架内的横向相对/相向移动的y轴走向,和按摩组件自身的z轴纵向移动或震动,实现三维按摩运行方式,实施移动距离可长可短的推拉按摩、轨迹可大可小的圆周轨迹按摩、两按摩头相对挤压或舒展达到揉捏效果的揉捏按摩、以z轴施加指压力度的点按摩等多种按摩模式相互组合,易于满足按摩功能需求。



技术特征:

1.一种床面带有可移动断口的床,包括床架(101)、床面和移动机架(201);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面带有可移动断口的床,其特征在于,床头处设有覆盖床面的床头板(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面带有可移动断口的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板平台,其一实施结构为:侧板(2)上部直角弯折成一平沿,于平沿之上固定有直角型板(3),平沿与直角型板之间形成向内开口长槽(3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面带有可移动断口的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丝杠丝母传动副,包括螺纹配合的螺旋套(14)和螺旋杆(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面带有可移动断口的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架(101),其内壁对应于移动机架(201)前后移动极限位处,设有开关安装板(6)和其上的限定开关(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面带有可移动断口的床,其特征在于,每一相邻的床板(30)的相对侧设有用于容纳直径接近床板(30)厚度的细长状辊(32)的缺口,床板(30)间的铰接销轴(31)亦穿过所述的辊(3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面带有可移动断口的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导辊(34)组装于短轴(35)上,所述的短轴(35)螺旋固定于支撑滑板(33)上,其顶端不高于支撑滑板(33)上平面;短轴(35)顶端的盲孔中组装有弹性止动销(39),导向嵌槽(30a)与支撑滑板(33)上平面相对面上,对应于支撑滑板(33)左、右滑动极限位设有与止动销(39)限位配合的两止动凹(30b、30c)。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面带有可移动断口的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板(30),为两侧带有用于与扣环相扣铰接弯扣的扣板,扣板之中、于两扣环之间形成所述的导向嵌槽(30a)。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面带有可移动断口的床,其特征在于,床面两侧与两侧板(2)平台内沿之间间隙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面带有可移动断口的床,其特征在于,移动机架(201)移动至前后极限位时两端依然始终保持水平状态的床板(30),其两端搭载于两侧板(2)的平台上。


技术总结
本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床面带有可移动断口的床,包括床架、床面和移动机架;所述的床面,为多片床铰链拼合的链板,铺展于两端板之间;移动机架,组装于床架内,由两箱侧板和两箱端板合围构成至少上开口的箱架;床面于移动机架两轮轴之间形成沉入机架内的床面断口;床面断口处为功能单元安装空间。本技术方案实现了该床在不使用如按压按摩、辊式按摩或红外线理疗等功能组件的情形下,能够恢复至常规居家用床使用状态,从而克服了非功能使用状态下成占地摆设、实际使用率低下的技术缺陷。

技术研发人员:安哲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哲浩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