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舱防水三开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34270发布日期:2024-05-17 13:17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制舱防水三开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建筑,具体涉及一种预制舱防水三开门。


背景技术:

1、预制舱是一种预制的舱式建筑,其主要的构件均是由工厂预制好,然后在施工现场直接进行安装。预制舱具有施工效率高、施工周期短、生产成本低等优点,可以应用于多个不同的领域。例如,预制舱可以应用于升压变电、新能源风电,光伏的升压变电等领域的设备房。

2、当预制舱应用于变电场所时,舱内常配有接地变压器,小电阻,干式变压器,svg等大型设备,其对预制舱门窗的防水、防尘都具有很高的要求。并且干式变压器、svg等大型设备的尺寸较大,这些设备的尺寸往往宽度超过2.2m,高度在2.6m以上。为了方便设备进入预制舱,预制舱的舱门的尺寸必须大于设备的尺寸。而大尺寸的舱门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变形,从而使舱门关闭后ip等级满足不了标准要求,容易渗水或者灰尘进入,从而影响设备正常运行。在现有技术中,主要是通过增加舱门的刚性和密封条的数量,来提高舱门防水性,但其仍然无法有效解决舱门变形导致防水等级不足的技术问题,特别是在运输过程中,刚性越大的舱门其重量也越大,在运输过程中碰撞的冲击力也越大,仍然易发生变形。因此如何提高大尺寸舱门的防水等级已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预制舱防水三开门,用于解决现有大尺寸舱门易变形,导致防水等级不足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预制舱防水三开门,所述预制舱由工厂预制件拼装形成,包括外墙和斜舱顶,所述预制舱防水三开门设置于所述外墙的门洞上;所述预制舱防水三开门包括门框、后装横梁和门扇组件,所述门扇组件包括上门扇、左门扇和右门扇;

3、所述上门扇的上边缘通过合页连接于所述门框的顶部;所述左门扇和所述右门扇分别通过合页连接于所述门框的两侧;所述后装横梁可拆卸的水平向安装于所述门框的中上部;所述门扇组件关闭时,所述上门扇的下边缘以及所述左门扇的上边缘和所述右门扇的上边缘分别与所述后装横梁相抵,且所述左门扇和所述右门扇相抵;

4、所述左门扇包括闭门器、主体框架、柔性可弯曲部和竖向结构梁;所述闭门器与所述主体框架连接,用于驱动左门扇闭合;

5、所述竖向结构梁竖直向设置于所述左门扇的右侧,且通过所述柔性可弯曲部连接于所述主体框架的左侧;所述竖向结构梁靠近所述右门扇的一侧设置有l形的封边,所述l形的封边上设置有密封条;

6、所述竖向结构梁还通过两个以上的弹性施压件与所述主体框架连接,所述弹性施压件向所述竖向结构梁施加闭合方向的压力,所述压力用于自适应调整所述竖向结构梁在竖直平面上的平面度,使所述密封条与所述右门扇的边缘压紧,以弥补所述左门扇和/或所述右门扇变形导致的闭合度偏差;

7、所述弹性施压件为施工现场安装式配件,包括一个弧形弹片,所述弧形弹片的一端与所述主体框架的第一表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竖向结构梁的第一表面连接,所述第一表面为所述左门扇远离关闭方向的表面;所述弧形弹片向所述竖向结构梁施加指向其圆弧中部的压力,使所述左门扇在开启状态时,所述竖向结构梁相对所述主体框架靠近关闭方向。

8、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施压件还包括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用于固定于所述主体框架,所述第二连接块用于固定于所述竖向结构梁;所述弧形弹片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块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沿所述左门扇的宽度方向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卡槽;所述弧形弹片的另一端可与任意一所述卡槽连接,以调整所述弧形弹片的变形量产生不同大小的所述压力。

9、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柔性可弯曲部由具有缓冲作用的橡胶或硅胶制成,所述柔性可弯曲部的宽度不小于15厘米。

10、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门框的中上部的两侧设置有与所述后装横梁的端部连接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槽壁上设置有锁孔;所述后装横梁的端部设置有弹性锁销,所述弹性锁销在所述后装横梁的端部插入所述连接槽时与所述锁孔锁止;所述弹性锁销可回缩与所述锁孔解锁,使所述后装横梁从所述门框上取下;

11、或所述后装横梁的一端通过合页与所述门框连接,所述后装横梁可绕合页水平旋转打开或关闭,当所述后装横梁关闭时,所述后装横梁的另一端插入所述门框上的连接槽并通过弹性锁销锁止。

12、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后装横梁的上边缘设置有与所述上门扇的下边缘相抵的上封边,所述后装横梁的下边缘设置有与所述左门扇的上边缘和所述右门扇的上边缘相抵的下封边,所述上封边和所述下封边上均设置有密封条。

13、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门框的宽度大于或等于2.2米,高度大于或等于2.6米。

14、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上门扇的下边缘设置有与所述后装横梁配合的第一锁止插销;所述右门扇设置有第二锁止插销,所述第二锁止插销包括位于所述右门扇的上边缘的上插销和位于所述右门扇下边缘的下插销;

15、所述左门扇的右侧面设置有与所述右门扇锁止的锁具。

16、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上门扇、所述左门扇和所述右门扇均包括蒙皮,所述蒙皮内均填充有保温材料。

17、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预制舱防水三开门包括门框、后装横梁和门扇组件,门扇组件包括上门扇、左门扇和右门扇,因此相对于传统的单开门和双开门,在相同面积的门框的情况下,各本方案中各门扇的尺寸更小,更不容易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变形,且后装横梁与上门扇的下边缘以及左右门扇的上边缘密封连接,从而保证其密封性。并且后装横梁在设备进入预制舱后才安装于门框上,方便大尺寸设备进入预制舱。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左门扇包括闭门器、主体框架、柔性可弯曲部和竖向结构梁;所述闭门器与所述主体框架连接,用于驱动左门扇闭合,所述竖向结构梁还通过两个以上的弹性施压件与所述主体框架连接,所述弹性施压件向所述竖向结构梁施加闭合方向的压力,所述压力用于自适应调整所述竖向结构梁在竖直平面上的平面度,使所述密封条与所述右门扇的边缘压紧,以弥补所述左门扇和/或所述右门扇变形导致的闭合度偏差。因此通过柔性可弯曲部可以释放竖向结构梁的自由度,并且通过弹性施压件可以使竖向结构梁以及其上的密封条紧紧的与所述右门扇的边缘压紧,即使在左门扇的主体框架或右门扇产生一定范围内形变时,仍然能够保证左门扇与右门扇关闭时的密封性,从而起到防水、防尘的效果。

18、上述
技术实现要素:
相关记载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而可以依据说明书的文字及附图记载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目的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易于理解,以下结合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及附图进行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预制舱防水三开门,其特征在于,预制舱由工厂预制件拼装形成,包括外墙和斜舱顶,所述预制舱防水三开门设置于所述外墙的门洞上;所述预制舱防水三开门包括门框、后装横梁和门扇组件,所述门扇组件包括上门扇、左门扇和右门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舱防水三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施压件还包括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用于固定于所述主体框架,所述第二连接块用于固定于所述竖向结构梁;所述弧形弹片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块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沿所述左门扇的宽度方向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卡槽;所述弧形弹片的另一端可与任意一所述卡槽连接,以调整所述弧形弹片的变形量产生不同大小的所述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舱防水三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可弯曲部由具有缓冲作用的橡胶或硅胶制成,所述柔性可弯曲部的宽度不小于15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舱防水三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的中上部的两侧设置有与所述后装横梁的端部连接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槽壁上设置有锁孔;所述后装横梁的端部设置有弹性锁销,所述弹性锁销在所述后装横梁的端部插入所述连接槽时与所述锁孔锁止;所述弹性锁销可回缩与所述锁孔解锁,使所述后装横梁从所述门框上取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制舱防水三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装横梁的上边缘设置有与所述上门扇的下边缘相抵的上封边,所述后装横梁的下边缘设置有与所述左门扇的上边缘和所述右门扇的上边缘相抵的下封边,所述上封边和所述下封边上均设置有密封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舱防水三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的宽度大于或等于2.2米,高度大于或等于2.6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舱防水三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门扇的下边缘设置有与所述后装横梁配合的第一锁止插销;所述右门扇设置有第二锁止插销,所述第二锁止插销包括位于所述右门扇的上边缘的上插销和位于所述右门扇下边缘的下插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舱防水三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门扇、所述左门扇和所述右门扇均包括蒙皮,所述蒙皮内均填充有保温材料。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舱防水三开门,包括门框、后装横梁和门扇组件,门扇组件包括上门扇、左门扇和右门扇;后装横梁可拆卸的水平向安装于门框的中上部;左门扇包括闭门器、主体框架、柔性可弯曲部和竖向结构梁;所述闭门器与所述主体框架连接,所述竖向结构梁还通过两个以上的弹性施压件与所述主体框架连接,所述弹性施压件向所述竖向结构梁施加闭合方向的压力,以使所述竖向结构梁以及所述密封条与所述右门扇的边缘压紧。本发明能够保证左门扇与右门扇关闭时的密封性,提高防水、防尘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黄福德,罗雁声,许金亮,陈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中能电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