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折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643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折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旅游、出差、野外作业、集会和家庭用的便携摺凳。
1987年9月23日在实用新型专利公报上公告的申请日为86.12.31申请号为86211088的“便携式折叠凳”和1987年6月10日在实用新型专利公报上公告的申请日为86.4.23,申请号为86202471的“一种可伸缩折叠的便携凳”。在结构上都是由三条凳脚组成,其缺点是受力结构不够完善,应力全部集中在转轴和凳面上,凳面一旦损坏,就会破坏受力平衡,使凳面上的人或物有坠地的危险,另外,它们是采用凳脚本身的伸缩或折叠的形式,因而缺乏稳定性和舒适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的不足之处,而提出了一种其承力支架是由四杆双轴绞链结构所组成的便携摺凳。
本实用新型的承力支架是由四条凹形杆〔凹形杆(1)、凹形杆(2)、凹形杆(3)、凹形杆(4)〕和连接片(5)等组成四杆双轴绞链承力结构(6),每一凹形杆的两端分别有一个同一轴心线的连接孔(7),每一块连接片(5)都有两个对称的连接孔(8),在四条凹形杆的各端,通过轴(10)和轴(11)分别将凹形杆(2)、凹形杆(3)和凹形杆(2)、凹形杆(4)与连接片(5)相连接。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四杆双轴绞链承力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摺叠后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凹形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片示意图。
参见
图1、图2,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四杆双轴绞链承力结构(6),因此不需借助凳面(9)就能使本实用新型坚固稳定、安全舒适。当人坐在凳面(9)上,凹形杆(1)和凹形杆(2),受到人体重力的作用与凹形杆(3)和凹形杆(4)受到地面(或支承面)向上的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此外通过连接片(5)承受了四条凹形杆(1、2、3、4)同时作用在轴(10)和轴(11)间的张力,通过凹形杆(3)与凹形杆(1)相互紧密面接触,对凹形杆(1)产生不可摇动的制约,同理,由于凹形杆(2)与凹形杆(4)相互紧密面接触,因此,对凹形杆(2)产生不可动摇的制约;还有,凹形杆(1)和凹形杆(3)使连接片(5)转动的转动力矩与凹形杆(2)和凹形杆(4)使连接片(5)转动的转动力矩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本实用新型当凳面(9)受到压力的情况下其承 力结构(6)保持静止状态,因而具有坚固、稳定和安全的特点,而且当凳面(9)的压力愈大,相互的面接触力也愈大,稳定性就愈大,经承力试验,可负载100千克以上。
当本实用新型需要摺叠携带时,只要改变下面的凹形杆(3)和凹形杆(4)之间的夹角,即将本实用新型提起,就能将凹形杆(3)和凹形杆(4)转动到上面,并摺叠成凹字形(参见图3)。由于本实用新型摺叠后,体积小,重量轻,因此可以放进一般的书包、手提袋、旅行袋中,或放进特制的在底部或侧面开有拉练层的书包、手提袋、旅行袋中,这样暨不影响书包、手提袋、旅行袋的使用功能,又能使本实用新型携带方便、美观大方。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四杆双轴绞链的承力结构,具有结构合理,体积小,重量轻,坚固稳定,使用、携带方便,打开、摺叠快捷、美观大方等优点,特别适合旅游、出差、野外作业、集会和家庭使用。
本实用新型也可用于枱、椅、茶几等家具和其他承力支架中。
权利要求1.一种旅游、出差、野外作业、集会和家庭用的便携摺凳,其特征在于该便携摺凳的承力支架是由四杆双轴绞链结构(6)构成。
2.按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摺凳,其特征在于构成承力支架的四杆双轴绞链结构(6)是由四条凹形杆〔凹形杆(1)、凹形杆(2)、凹形杆(3)、凹形杆(4)〕和连接片(5)等组成,每一凹形杆的两端分别有一个同一轴心线的连接孔(7),每一连接片(5)都有两个对称的连接孔(8),在四条凹形杆的各端,通过轴(10)和轴(11)分别将凹形杆(1)、凹形杆(3)和凹形杆(2)、凹形杆(4)与连接片(5)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旅游、出差、野外作业、集会和家庭用的便携折凳。它的承力支架是由四条凹形杆和连接片等组成四杆双轴绞链承力结构。具有结构合理,坚固稳定,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携带方便,美观大方,实用等优点。本实用新型特别适合于出差、旅游、野外作业、集会和家庭之使用。
文档编号A47C4/24GK2040738SQ88200828
公开日1989年7月12日 申请日期1988年1月15日 优先权日1988年1月15日
发明者蓝庆祥, 李康, 阮秦佑, 陈志雄 申请人:蓝庆祥, 李康, 阮秦佑, 陈志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