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车辆维修卧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7446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叠式车辆维修卧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维修时垫着身体的一种装置,特别适用于司机和维修人员进行车辆底部的仰卧维修,也可用于大型机器设备低矮处的仰卧施工和修理。
现在汽车司机在没有地坑和升举台设施的库房、停车场或停车途中对车辆底部进行维修时,往往是在车辆底下地面临时拼凑着铺垫草席、工作服、麻袋与塑料之类,仰卧在上面工作,条件不许可时甚至什么也不铺垫就直接仰卧在地面维修,这样不仅身体背面不舒适,而且经常弄得满身泥土灰尘,极不卫生雅观,尤其是在寒冷潮湿的地面,时间长了还会影响司机和维修人员的身体健康,同时由于车辆底部离地面矮,司机和维修人员携带工具零配件匍匐着身子钻进钻出极不方便。已申请专利的有关车辆维修用卧垫、卧车或折叠床等,大都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一般厂家实施难度较大,市场上未见流行。
针对上述状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折叠式车辆维修卧垫,司机和维修人员可以舒适地仰卧在这种卧垫上,方便地进入车辆底部对汽车底盘进行检查和修理,用完后又可折叠收拢来以便于提拿和放置。
本实用新型卧垫主要由卧垫上部、卧垫中部及卧垫下部组成,卧垫中部与卧垫上部及卧垫下部之间分别采用活动连接机构,以使整个卧垫能够折叠收拢、缩小面积,便于提拿和放置,可以收藏于司机台座凳下,不占地盘。在卧垫上部背面左右方,分别设置两个地脚滚轮,当人仰卧在卧垫上,双手抓住卧垫下部两侧将卧垫下部稍稍向上托起,双脚蹬地,就能依靠地脚滚轮的滚动,推动卧垫前后左右自由运动,从而可以自由进出车辆底部,在车辆底部移动位置进行检查和修理。为使卧垫停止下来工作时卧垫中部和卧垫下部不致着地被压坏,在卧垫下部背面左右方分别设置两个地脚以站住承力。为使司机和维修人员仰卧工作时身体背面舒适,在卧垫上部、卧垫中部和卧垫下部正面,分别制作出低于周围卧垫平面的上部凹沉区、中部凹沉区及下部凹沉区,这三个凹沉区依次相连通而形成一个人身形凹沉区,人身形凹沉区的大小形状大约与人体从头部到臀部的背面大小形状相适配,凹沉区与周围卧垫平面之间采取园滑过渡,使得人体仰卧其上感到舒适轻快。人体仰卧时的方向是头部置于上部凹沉区的顶部。在卧垫中部与卧垫下部正面的左右两侧,还分别具有两个低于周围卧垫平面的中部凹槽和下部凹槽,同一侧的中部凹槽和下部凹槽相连通而组合成一个工具槽,其中可以放置工具、零配件或其它维修用杂物,这就使得人手可以腾出来掌握卧垫的运动方向,同时左右两个工具槽的位置正好与人体仰卧时左右手的位置相适配,因而维修时拿取和放归工具十分方便应手。该维修卧垫适用任何大小汽车,底盘比较低的小型汽车可用千斤顶把车顶起一定高度,底盘太高的大型汽车可用车内座垫垫上增加一定的高度。
使用本实用新型维修卧垫,大大改善了汽车司机和维修人员修车时的劳动条件和减轻了劳动强度,可以避免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既文明卫生,又方便舒适。本实用新型比较已申请专利的有关车辆维修用卧垫、卧车或折叠床等,所用部件少(比如地脚滚轮就只用两个),结构合理而简单,因而制造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人身形凹沉区和两个对称的类似手臂形状的工具槽的造型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别具美感。本实用新型的用处还可推而广泛,也可用之于大型机器设备低矮处的仰卧施工和修理。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结构的正视图;图2为
图1的纵向剖视图;图3为
图1的背面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朝背面折叠收拢后的侧视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是1、卧垫上部;2、地脚滚轮;3、卧垫中部;4、卧垫下部;5、地脚;6、上部凹沉区;7、人身形凹沉区;8、中部凹沉区;9、中部凹槽;10、工具槽;11、下部凹槽;12、下部凹沉区;13、纵向加强筋;14、轴销;15、纵向加强筋;16、纵向加强筋;17、凸缘。
参见
图1至图3,卧垫上部(1)、卧垫中部(3)与卧垫下部(4)的厚度均应以保证卧垫有足够的抗压强度为合适,为增加整个卧垫的抗压强度,可在卧垫背面设置加强筋,图中的实施例是在卧垫上部(1)、卧垫中部(3)及卧垫下部(4)的背面分别各设置四根纵向加强筋(13)、(15)及(16),同时还将整个卧垫背面周围的边缘做成具有一定宽度的凸出于背面的凸缘(17)。四条纵向加强筋(15)分别与四条纵向加强筋(13)及四条纵向加强筋(16)处于同一直线上,并且在四条纵向加强筋(15)分别与四条纵向加强筋(13)及四条纵向加强筋(16)的连接处加工有相连通的销孔,将销孔中插进轴销(14),就能使得卧垫中部(3)分别与卧垫上部(1)及卧垫下部(4)相活动铰接,卧垫上部(1)和卧垫下部(4)能朝着有地脚滚轮(2)和地脚(5)的卧垫背面折叠收拢,图4为折叠收拢后的侧面外形图。由图2和图3还可见,在卧垫上部(1)背面外侧的两条纵向加强筋(13)上分别装有地脚滚轮(2),地脚滚轮的轮子最好采用万向轮,在下部卧垫(4)背面外侧的两条纵向加强筋(16)上分别具有地脚(5),地脚滚轮(2)离地的高度稍大于地脚(5)离地的高度,使得卧垫从上部到下部稍向下倾斜,这样使人仰卧其上工作时比较舒适。本实用新型卧垫的材料最好采用塑料,也可采用木料。采用塑料可以将卧垫上、中、下三部分一次注塑成型,然后只需将三个卧垫部分用轴销(14)相铰接,再装上两个万向轮就可成为产品,生产装配程序简便,适于批量生产。
权利要求1.一种特别适用于司机和维修人员进行车辆底部仰卧维修的折叠式车辆维修卧垫,包括卧垫上部(1)、卧垫中部(3)、卧垫下部(4)以及卧垫中部(3)分别与卧垫上部(1)及卧垫下部(4)之间的活动连接机构,在卧垫上部(1)的背面左右方分别具有地脚滚轮(2),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A、在卧垫下部(4)背面的左右方分别具有地脚(5);B、在卧垫上部(1)、卧垫中部(3)及卧垫下部(4)的正面分别具有低于周围卧垫平面的上部凹沉区(6)、中部凹沉区(8)及下部凹沉区(12),这三个凹沉区依次相连通而形成一个人身形凹沉区(7),人身形凹沉区(7)的大小形状大约与人体从头部到臀部的背面大小形状相适配;C、在卧垫中部(3)与卧垫下部(4)正面的左右两侧,分别具有两个低于周围卧垫平面的中部凹槽(9)和下部凹槽(11),同一侧的中部凹槽(9)和下部凹槽(11)相连通而组合成一个工具槽(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维修卧垫,其特征在于卧垫(1,3,4)背面具有加强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维修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卧垫(1,3,4)背面具有的加强筋,是在卧垫上部(1)、卧垫中部(3)及卧垫下部(4)的背面分别具有四条纵向加强筋(13)、(15)及(16),同时还将整个卧垫背面周围的边缘做成具有一定宽度的凸出于背面的凸缘(17)。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维修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条纵向加强筋(15)分别与四条纵向加强筋(13)及四条纵向加强筋(16)处在同一直线上,所述卧垫中部(3)分别与卧垫上部(1)及卧垫下部(4)之间具有的活动连接机构,是在纵向加强筋(15)分别与四条纵向加强筋(13)及四条纵向加强筋(16)的连接处加工有相连通的销孔,将销孔中插进轴销(14),就能使得卧垫中部(3)分别与卧垫上部(1)及卧垫下部(4)相活动铰接。
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车辆维修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脚(5)位于下部卧垫(4)背面外侧的两条纵向加强筋(16)上。
6.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车辆维修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脚滚轮(2)位于上部卧垫(1)背面外侧的两条纵向加强筋(13)上,地脚滚轮(2)离地的高度稍大于所述地脚(5)离地的高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维修卧垫,其特征在于卧垫上部(1)、卧垫中部(3)及卧垫下部(4)采用塑料一次成型,也可采用木料制造。
专利摘要折叠式车辆维修卧垫特别适用于司机和维修人员垫着身体进行车辆底部的仰卧维修,它主要由卧垫上部、卧垫中部及卧垫下部组成,卧垫背面装有地脚滚轮和地脚,卧垫正面具有大小形状与人体从头部到臀部的背面大小形状相适配的人身形凹沉区及位于两侧的工具槽。使用该卧垫可改善司机和维修人员修车时的劳动条件和减轻劳动强度,文明卫生,方便舒适。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简单、造型美观、制造成本低,不使用时可以折叠收拢于司机台座位下。
文档编号A47C17/80GK2038867SQ8821848
公开日1989年6月7日 申请日期1988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1988年10月15日
发明者方山立, 雍约礼, 文立生, 雍学智 申请人:方山立, 雍约礼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