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传多钩或单钩防撬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8762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杆传多钩或单钩防撬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各种装置使用的能防撬与切锯损坏的锁。
目前,除各种型号的门框碰锁及卡于扣环上的垂吊锁外,对于铁棋格拉门和卷帘门等尚无理想的防盗窃用锁。碰锁又受到结构影响,常易用薄金属片等可以从锁缝中引开而失去防盗功能,意大利和美国的某些厂家生产的门锁,曾有增强锁芯簧的作用来提高锁的性能。我国曾在50年代对铁棋格拉门采用园形盘中间孔扣于门鼻上而后再加垂吊锁的作法,然对建筑物有失协调,且给使用者增加麻烦。先进工业国家生产的机电原件为主的锁,又受到普及和某些环境因素如潮湿等影响而失去效力。
为解决这个问题通常的贯例是采用在需要用锁的结合部加一条金属链或焊接一双锁鼻再加垂吊锁,不仅给使用带来不便,而且又有损建筑物的统筹布局与雅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革锁的结构,它能满足各种情况下用锁要求下的技术需要,以求达到防撬、防切割防锯损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的,利用锁芯,延长锁芯轴、在锁芯轴的顶端固定所需要的锁钩。当钥匙启动锁芯转动锁芯轴时,固定在锁芯轴上的锁钩即按意愿转动而达到锁状位置,由于锁钩和锁匣结合部的特殊结构,可以防止撬损和锯开。
本实用新型因为只需在原锁芯基础上,将整个锁的结构进行改革,使锁钩具有锁的功能。所以运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原理,可以扩大锁使用范围和增强锁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结合附图提出最佳实施例。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原理,锁的剖视图。
图2是根据杠杆作用而提供的杆传多钩锁示意图。
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锁的两面使用的断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锁钩结构图。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结构及使用情况。
该锁包括锁芯1、锁芯轴2、锁钩3,固定簧4和锁匣锁钩孔5组成。全锁部件组装在锁匣6内。将锁芯1固定在锁匣6的适当位置,留出锁芯孔,以便于钥匙擦入锁芯轴2,锁钩3的锁钩部分。主茎断面呈三菱形,以增强抗弯和防止锯断,其钩为向内凹的半径弧形,当锁钩处于锁状态时,增加结合面而可防止松滑。结合铆焊部分为扁平形。类似古钱币。中为方孔,其一侧与主茎呈120°角有一支杆,上有小孔,其与主茎相对应侧和呈90°角侧各有一缺凹,图4,锁钩3上的方孔,为装稳在锁芯轴2上,并用铆工程序铆焊,当钥匙转动锁芯轴2时,使锁钩3随着转动,锁钩3上的缺凹,受固定簧4作用而起到防止锁钩3松动与摇晃,锁钩3上的支杆为杆传作用的支点,在钥匙作用下转动锁芯轴2带动锁钩3,经锁钩3上的支杆将传动杆带动而将相称的锁钩转动,达到多钩锁的作用。锁芯1为通用锁芯,两侧的锁芯轴入口缝槽相同。当一侧用钥匙启动转动锁钩3而将锁处于锁状态时,另一侧可用同类钥匙启动锁芯轴而将锁钩3开启,使锁保持在开启状,这样能够解决门锁内外两侧,可以同时使用的目的。锁匣6与被锁匣7为结合紧密,锁匣6的两侧高出类似边台,而将被锁匣7凹于其内,可防止用钢锯条伸入其间隙而将锁钩3锯断,其横断面如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应用范围广而制做简便,使锁的用途给于扩大和加强。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杠杆传动的多钩锁功能的杆传锁,其特征在于锁匣6内由锁芯1锁钩3等组装成,锁钩3的特殊结构而可通过传动杆带动相对称的锁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传锁,其特征在于锁钩3的特殊结构,受固定簧4作用于90°辐面两个点,锁钩3主茎断面为三菱形,钩部内侧为内凹半径,支杆与主茎呈120度角,其长度随使用而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传锁,其特征在于锁匣6的锁孔5侧面呈凹字形,其两边各有1高出的台,使被锁匣7凹于其内,锁匣6两侧各有垂直对称的锁芯孔,使内外锁芯装于其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杆传多钩防撬锁,由于锁匣6和锁钩3的特殊结构,可防止锯条伸入锯损锁的装置,锁钩3上的支杆可通过传杆而将相应的锁钩3同步转动而达到多钩锁的目的。本技术设计新颖,制做简便,使用范围广。
文档编号E05B63/00GK2063967SQ8921977
公开日1990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1989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1989年11月20日
发明者谭寅生 申请人:谭寅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