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撬自行车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8893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撬自行车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的自行车锁,一种具有良好防撬性能的铁壳锁,一般用来锁自行车后轮,达到防止坏人偷盗自行车的目的。
现有的自行车锁种类很多,但人们普遍使用的是铁壳锁。这种锁由铁皮外壳、铁体、卡销、锁环和拉簧等零部件组成。它外形美观,一般安装在自行车后三角架上,用来锁自行车后轮,使用很方便,是其它锁赶不上的。因此,它在市场上的销量最大,但目前这种锁在设计上不过关,如内部机构布置松散,这些机构又都以锁壳为基体组装在一起,一旦锁壳被撬坏,内部机构就等于散了架。所以这种锁的通病就是容易被撬,其中有些厂家的锁简直是一撬甚至一振就开,给偷车者以极大的方便。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几种新型号的锁,它们都申请了专利,称为“防盗车锁”。诚然,它们的防撬性能比旧型号有所提高,特别是一种内部结构为“双卡”的锁(所谓双卡,就是有两个卡销和两个卡槽),只通过简单的一撬是不易打开了,但如果去掉其中一两个关键铆钉,让锁壳揭开一点的话,就很容易撬开了。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铁壳锁,这种锁具有良好的防撬性能,即使偷车者将锁壳上所有铆钉去掉,面壳完全揭掉了,也不能轻易将其打开。
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保持现有车锁的基本结构和外形,但作如下几点改进。第一,将锁芯、卡销设计在一个坚固的锁体内,锁体上增设一个封闭环,封闭环封闭卡销并套住锁环,让锁环能够在里面灵活滑动但脱不开卡销的作用范围。第二,在底壳上处于封闭环两边的部位各焊上一个档套,它们靠近封闭环,套住锁环,使锁环可以在里面灵活滑动。第三,在锁体上开一个垂直于卡销的槽,同时在底壳的相应位置上焊上一个带孔的支板,将锁体上的槽套入支板,再用销销上,以防锁体被撬离底壳。第四,在底壳的锁脚处(必须是锁环头进入端)焊上一个防扭套,同时还适当增加锁环头的长度和底壳的刚度,使锁脚在一定的破坏力的作用下,不会张开到锁环头脱离锁脚的程度。车锁经以上改进后,防撬性能大为提高。本发明制造容易,当采用下面要详述的实施例结构时,成本增加不多。
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一种具体结构的正视图。面壳已被揭掉。
图2是图1沿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图1沿B-B线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又一种具体结构的正视图。
图5是图4沿C-C线的剖视图。相对图4来说,已放大一倍。
图6是图5沿D-D线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又一种实施例的局部正视图。
图8是图7沿E-E线的剖视图,相对图7已放大一倍。
参照图1。这是一个具有对称外形,钥匙从旁边插入的结构,图中画的是锁住时的状态。它具有一般锁的基本结构。具体地说,它由锁壳〔1〕(由面壳〔26〕和底壳〔27〕通过铆钉〔12〕、〔13〕铆接而成,见图2)锁体〔2〕,弹子系统〔3〕、锁芯〔5〕、压簧〔4〕、卡销〔17〕、锁环〔24〕、环耳〔23〕和拉簧〔11〕等组成。但不同的是增设了封闭环〔10〕、挡套〔8〕、支板〔19〕、销〔22〕和防扭套〔16〕,同时还适当增加了锁环头〔14〕的长度。其中封闭环〔10〕与锁体〔2〕制成一体,挡套〔8〕和防扭套〔16〕、支板〔19〕都焊在底壳〔27〕上。封闭环〔10〕、挡套〔8〕和防扭套〔16〕的孔径都适当大于锁环〔24〕的断面直径,使锁环可以在里面灵活滑动。该锁的动作原理是用钥匙转动锁芯〔5〕(参看图2),锁芯〔5〕上的转销〔6〕是插入孔〔7〕的,所以它拨动卡销〔17〕克服压簧〔4〕的压力面向上移动,当移出卡槽〔9〕时,此时锁环〔24〕在拉簧〔11〕的作用下顺时针滑动,当锁环头〔14〕缩回到锁脚〔25〕里面时,锁即被打开。需要锁住时,用手向下按环耳〔23〕至极限位置即可。现在让我们分析一下这把锁的防撬性能。一、封闭环〔10〕的作用。从图1和图2中可以看出,在锁体〔2〕上增设的封闭环〔10〕,将锁环〔24〕牢牢套住,使锁环〔24〕可以在里面沿轴线方向灵活滑动,但不会沿其它方向脱位,从而使卡销〔17〕对锁环〔24〕的制约作用得到了可靠的保证。同时由于封闭环〔10〕将最怕撬的卡销〔17〕封闭,使撬锁工具接触不到它,所以即使锁壳〔1〕撬坏,甚至面壳〔26〕被撬掉,也难以使卡销〔17〕脱离锁环〔24〕的卡槽〔9〕。现有型号的车锁之所以怕撬,就是因为没有封闭环,卡销和锁环的安装基础是底壳与面壳的结合即锁壳,一旦锁壳撬坏,卡销就容易脱离锁环,从而使锁的功能失去。本发明由于设计了封闭环〔10〕,从而在关键点上克服了现有车锁怕撬的弊病。当然,仅有封闭环〔10〕是不够的,还必须使锁芯〔5〕,卡销〔17〕都设计在一个坚固的锁体〔2〕内,使锁体〔2〕、锁芯〔5〕、卡销〔17〕和锁环〔24〕组成一个不怕撬的体系(以下简称锁体系统)。不难看出,图1实施例已经办到。二.档套〔8〕和支板〔19〕、销〔22〕的作用。不难想象,如果没有这些元件,那么撬贼在去掉铆钉〔12〕,将面壳〔26〕揭开后,他可以将锁体系统顺时针方向移位,一旦锁环头〔14〕脱离锁脚〔15〕后,锁便极易扭坏。现在设置挡套〔8〕,锁环〔24〕被其套住,而锁环〔24〕的卡槽〔9〕被卡销〔17〕卡住,所以锁环〔24〕连同整个锁体系统不能移位,也不能脱离底壳〔27〕,当然锁也就打不开了。支板〔19〕和销〔22〕的作用与挡套〔8〕是一样的,由于结构合理,撬锁工具很难撬坏它。这里需指出的是,支板〔19〕最好做成弯板形式,以增加它与底壳〔27〕的接触面积和焊接强度。与支板〔19〕相对应的槽〔21〕应适当宽于支板〔19〕的厚度。同时销〔22〕也要适当小于孔〔18〕和孔〔20〕。这样做是为了使锁体〔2〕在底壳〔27〕上能自由浮动,从而保证锁环〔24〕能灵活滑动,使开锁和关锁方便。为了使销〔22〕在装上锁环〔24〕后不会窜出来和撬不出,必须使槽〔21〕垂直于卡销〔17〕,孔〔18〕的口部对准锁环〔24〕而另一端则是不穿的。以上两种结构可以同时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当然,同时使用只会增强防撬性能,但成本略有增加。三、防扭套〔16〕的作用。防扭套〔16〕是焊在锁脚〔25〕上的。如果没有它,偷车者可以先撬掉铆钉〔13〕,然后将锁脚〔15〕的两个半边(分别是面壳和底壳的一部分)沿垂直于锁环〔24〕平面的方向扭折,当与锁环头〔14〕形成一定宽度的缺口后,锁的功能即被破坏。现在增设防扭套〔16〕后,即使铆钉〔13〕去掉了,锁环头〔14〕仍与底壳〔27〕形成一个闭合环,使底壳不易扭折。但此时偷车者仍然会以一定的破坏力使锁脚〔15〕和〔25〕撑开,使锁环头〔14〕退出防扭套〔16〕,然后将锁扭坏。为此,还必须适当增加锁环头〔14〕的长度和底壳的刚度,一般取锁环头〔14〕的长度为15毫米以上。
从以上分析可知,本发明针对现有锁的薄弱环节进行了多处改进,使锁的内部结构防撬,而内部结构是建立在底壳上的,它与底壳相结合就基本上具有了锁的功能,面壳在这里主要起封闭和美观作用,即使撬掉它,锁的功能依然没有消失。所以可以说,本发明是相当防撬的,它把现有铁壳锁的防撬性能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
下面还提供二种锁体系统布置在侧边的实施例。它们分别由图4、图5、图6和图7、图8表示。
先看图4。因为锁的上部刚度削弱,容易使锁脚〔15〕和〔25〕张开,所以增加了月牙形卷边〔28〕。与图1实施例一样,它有封闭环〔10〕、挡套〔8〕和防扭套〔16〕、销〔22〕和支板〔19〕可以设置,但为了突出锁芯结构,图中未画出。锁芯和卡销的结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只要两者设计在一个锁体上即可。但本图所画的锁芯和卡销结构有所特殊,现详述如下锁芯〔5〕与卡销〔17〕合而为一体,锁芯〔5〕上钻有一般的弹子孔,其弹子系统〔3〕与一般锁的一样,不同的是定位弹道〔30〕(见图6)是一条螺旋槽(一般锁芯的定位弹道是一条垂直于锁芯轴线的沟槽)。定位弹道〔30〕的作用是当用钥匙顺时针转动锁芯〔5〕时,锁芯〔5〕往后退,其头部即卡销〔17〕退出卡槽〔9〕,锁环〔24〕回位,锁被打开。当按下环耳〔23〕至极限位置时,卡槽〔9〕对准卡销〔17〕,锁芯〔5〕在回位弹簧〔32〕和回位顶杆〔31〕的作用下,一边反时针转动,一边前进(在图4中,从右向左看),其头部即卡销〔17〕完全进入卡槽〔9〕时,锁被锁住。很明显,槽〔33〕必须是长形的(见图6),其有效宽度l等于或大于定位弹道〔30〕的升程t。t值即是卡销〔17〕进入卡槽〔9〕的深度,一般为2~4毫米。回位顶杆〔31〕的位置很重要,最好其轴心线与锁芯〔5〕的外圆相切,其方向与弹子系统〔3〕平行。槽〔33〕的位置应选择在能避开邻近弹子〔34〕的干扰的地方。定位弹道〔30〕的升角(指锁芯〔5〕外圆上螺旋线升角)最好取20°~35°。锁芯〔5〕的转角范围最好是60°~90°范围内,转角太大会使回位顶杆〔31〕脱离槽〔33〕。为了制造简便起见,回位顶杆〔31〕和回位弹簧〔32〕可以倾斜安排,如图7、图8所示。此时锁芯〔5〕上的槽变为倾斜的半圆槽,而锁体〔2〕上的孔也是倾斜的,其倾角与定位弹道〔30〕的螺旋角一致。图4、图7实施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锁芯指向外侧,插钥匙方便,特别是卡销〔17〕是锁芯〔5〕的一部分,不必另外制造,强度大,当撬贼野蛮地砸击环耳〔23〕时,不会将其砸坏。
权利要求
1.一个由锁壳[1],锁体[2],锁芯[5]卡销[17],锁环[24]和拉簧[11]等组成的自行车锁,其特征是(1)锁体[2]上设置有封闭环[10],它封闭卡销[17]和套住锁环[24],但能让其灵活滑动。(2)锁芯[5]与卡销[17]设置在一个锁体[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底壳〔27〕上焊有挡套〔8〕,它们在封闭环〔10〕的两旁,套住锁环〔24〕但能让其灵活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底壳〔27〕上焊有支板〔19〕,相应的是锁体〔2〕上具有槽〔21〕和孔〔18〕,通过销〔22〕将锁体〔2〕与支板〔19〕相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底壳〔27〕上焊有支板〔19〕,相应的在锁体〔2〕上具有槽〔21〕和孔〔18〕,经销〔22〕使锁体〔2〕与支板〔19〕相联。同时,在底壳〔27〕上还焊有挡套〔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底壳〔27〕上焊有防扭套〔16〕。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底壳〔27〕上还焊有防扭套〔16〕。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底壳〔27〕上还焊有防扭套〔16〕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底壳〔27〕上还焊有防扭套〔1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锁壳〔1〕的上部具有卷边〔28〕。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卡销〔17〕与锁芯〔5〕合为一体,锁芯〔5〕上的定位弹道〔30〕是一螺旋槽,与此相应的是具有回位顶杆〔31〕,回位弹簧〔32〕和槽〔33〕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卡销〔17〕与锁芯〔5〕合为一体,锁芯〔5〕上的定位弹道〔30〕是一螺旋槽,与此相应的是回位顶杆〔31〕及回位弹簧〔32〕是倾斜布置的,其倾角与定位弹道〔30〕的螺旋线升角一致。
全文摘要
防撬自行车锁,这种锁具有一般铁壳锁的基本结构与外形,即由锁壳(1)、锁体(2)、弹子系统(3)、锁芯(5)、卡销(17)、锁环(24)和拉簧(11)等组成,其安装与使用方法也与一般铁壳锁一样。但不同的是增加了封闭环(10)、支板(19)、销(22)、槽(21)、孔(18)、挡套(8)和防扭套(16)等。其中封闭环(10)、槽(21)、孔(18)设置在锁体(2)上,支板(19)。挡套(8)和防扭套(16)焊在底壳(27)上。销(22)将锁体(2)与支板(19)相联。本发明具有良好的防撬性能,即使撬掉面壳(26)也不能轻易将其打开。
文档编号E05B71/00GK1057085SQ9010421
公开日1991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1990年6月5日 优先权日1990年6月5日
发明者宁华秋 申请人:宁华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