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摆动安乐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0619阅读:7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叠摆动安乐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乐椅。
现在的椅子、沙发都是平稳不摇动的;传统的安乐椅是以两条弓形脚接触地面,摇晃时要磨损地面、产生噪音,也不能改变形式或折叠。人躺着作轻度摇晃,恍若仰于悠悠水面,创造了一种人与自然的合谐,利于思考和活动血脉内脏。中国专利《一种可变摆动躺椅》(89221567、4)是一个创新,但由于设置了重摆(或贮物箱),以致造价提高、影响外观;由于扶手与承托架各自独立,使制造复杂;由于调节靠背的机构与扶手互相牵制,造成不可折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折椅型、沙发型、藤竹椅型的折叠摆动安乐椅,它们可作椅子(沙发)或躺椅使用,也可变为安乐椅,并可折叠,结构简单、调节自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折椅型折叠摆动安乐椅是在坐面与靠背间用可调连接件连接並调控角度(日本专利)。扁钢扶手固接于坐面骨架两侧,扶手后部下面直接固接着连着带齿短轴的轴座,在坐面的两侧设置一个可折叠的A形支脚,它的夹角顶端用三角包头固定,在三角包头上固接带齿套圈,带齿短轴和套圈套接,成摆动连接,椅身摆动时,这种连接是能产生一个返回静止状态的力矩的;另一种摆动构件方案是在扶手后部下面固接轴承、短轴与轴承套接形成转动连接,并在三角包头上设置簧片,簧片贴近扶手下面,椅身摆动时,簧片压迫扶手产生返回的力矩,也可将簧片改用螺旋弹簧,设置在坐面下与A型支脚间;A形支脚由前、后二组带横档的脚架构成,后脚架以一定斜度固定于三角包头后侧,前脚架以三角包头前侧的一固定帽为转轴,可以折叠,前、后二脚架的中部则配以拉铁条,铁条由二段组成,中间使成活动铆接。特出的是带齿套圈的下半内园面开有齿槽,带齿短轴的四周也开有相同齿槽,带齿轴放在套圈内下部,在带齿短轴的外侧园截面中心钻有螺孔,而带齿套圈的外侧面贴有园片,园片的下部开有朝上的月形沟,沟的宽度与螺孔直径一样,沟的终点根据前、后摆动幅度的需要而定,一颗与螺孔直径一样的小螺杆穿过月形沟可将园片留有活动间隙地夹在带齿短轴截面上。扶手与坐面固接时,有一半以上宽度凸出在坐面上,当坐面因摆动倾斜到一定角度时,可抵住A支脚,以防翻倒。
沙发型的折叠摆动安乐椅,其结构与折椅型的不同处是A支脚大半部份藏于沙发的大扶手内。
藤竹椅型的折叠摆动安乐椅,与折椅型的不同处则是用材的不同,主要骨架虽仍用钢材但可在其外裹以藤条、竹片。
本实用新型由于靠背的角度可调可折,所以既可作为坐椅也可作为躺椅,更可变为坐式或躺式安乐椅;由于不再加设重摆(或贮物箱),造价低、结构简明、美观;由于坐面与靠背可折叠,A支脚也可折叠,因此占地面积小;是一种系列型理想的多功能家具。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的叙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折椅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带齿套圈与短轴的结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带齿套圈与短轴的结构侧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折椅型使用轴承与簧片方案的结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A支脚顶部三角包头结构立体图。
参照
图1及图2、3、5,坐面6与靠背1用可调连接件3来调节角度,扶手2固接在坐面6两侧框架上,扶手2下面固接带齿短轴4,A形支脚9的顶端套接三角包头7,三角包头7上固接带齿套圈5,带齿短轴4和带齿套圈5套结后成为可产生一个返回静止状态的力矩的摆动连接。在坐面6侧与前支脚横档26间配上活动扣25,当椅子作为固定坐、躺椅时,只要将活动扣25扣住横档26即可。在A形支脚9需折合时,椅脚中部的拉铁条8因是由二段活动铆接的,可以折合。
参照图2、3,这是带齿套圈与短轴的结构正视与侧剖视图。当坐面6平放时,扶手2下固定在轴座17上的带齿短轴4位于带齿套圈5的内圈底部;带齿短轴4在带齿套圈5内滚动,这二个另件都分别有齿牙13和12,互相咬合,才不致错动,当坐面C因摆动而倾斜,接触支点因此而改变,在重力作用下亦就产生一个返回静止状态的力矩。园片14在带齿套圈5外侧,下半开有朝上的月形沟15,小螺杆16穿过月形沟15旋紧在带齿短轴4的截面中心螺孔内,如坐面6倾斜到最大允许角度时,带齿短轴4因上滚引起了小螺杆16与月形孔15的终端相撞,椅身就无法再继续倾斜了;只要带齿短轴4与套圈5有足够强度,椅子不会翻倒,一般可用钢制,而用高强度工业塑料注塑成型则工艺最简。
参照图4,这是折椅型使用轴承19和短轴18和簧片20的结构方案图。短轴18固接在三角包头7顶端,轴承19固接在扶手2下面,簧片20的中间接在三角包头7顶端並使二头以一定翘角向上贴紧扶手2内面。
参照图5,这是三角包头7的结构立体图,后支脚21固定在三角包头7后侧,前支脚22可绕固定帽23转动至平行位置24,三角包头7用薄铁板冲压折合而成。
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摆动安乐椅,包括靠背(1)、坐面(6)、扶手(2),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坐面(6)与靠背(1)用可调连接件(3)连接并控制角度,坐面(6)的两侧设置了一个A形支脚(9);扶手(2)下面固接带齿短轴(4),A形支脚(9)顶部固接带齿套圈(5),两者套接,成摆动连接;A形支脚(9)由三角包头(7)及前、后支脚(22)、(21)组成,前支脚(22)可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摆动安乐椅,其特征在于扶手(2)下面可固接轴承(19),A形支脚(9)顶部固接短轴(18),短轴(18)与轴承(19)成转动连接;A形支脚(9)由三角包头(7)及前、后支脚(22)、(21)组成,在三角包头(7)与扶手(2)内面间设置簧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摆动安乐椅,其特征在于带齿短轴(4)与带齿套圈(5)的齿牙(12)、(13)可相互咬合,带齿短轴(4)的外截面中心钻有螺孔,带齿套圈(5)的外侧固贴园片(14),园片(14)下半开有向上的月形沟(15),小螺杆(16)穿过月形沟(15)固定在带齿短轴(4)的截面螺孔中。
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折叠摆动安乐椅,其特征在于A形支脚(9)可折,它的顶端由三角包头(7)固定,后支脚(21)固定在三角包头(7)后侧,前支脚(22)可绕固定帽(23)转动至位置(24),前、后支脚中部由二段组成的拉铁条(8)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摆动安乐椅,其特征在于坐面(6)底部与支脚间可安装螺旋弹簧。
专利摘要一种折叠摆动安乐椅,靠背与坐面用可调连接件来控制角度,在扶手下设置带齿短轴并与支脚架顶端的带齿套圈形成摆动连接,摆动时能产生一个返回静止状态的力矩,遂使摆动容易维持。坐面与靠背以及支脚可以折叠。这种系列“折叠摆动安乐椅”容坐、躺、安乐椅功能为一体,摆动时不接触地面,可折叠,占地少,功能多,结构简,造价低,宜作现代办公椅,适于一般家具厂家大量投产。
文档编号A47C1/025GK2105216SQ9022484
公开日1992年5月27日 申请日期1990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1990年12月9日
发明者陆永岚 申请人:陆永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