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母子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2987阅读:5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用母子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具领域。
现有的床一般由床板和床架或床身组成。有小孩的家庭,为了便于晚上睡觉时照顾小孩,大人和小孩是同张床睡觉的,这不利于小孩的健康。有些家庭,大人和小孩是分床睡的,为了便于照顾小孩,小孩床与大人床放在同一房间内,这样房间显得拥挤。现有的床一般仅供人们睡觉、休息之用,使用功能单一。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针对现有床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除可供人们睡觉、休息外,还可用来放置物品;小床可方便的藏入大床下,外形美观整齐的多用母子床。
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多用母子床由床身(1)、席梦思床板(2)组成。席梦思床板(2)可采用冬夏两用席梦思床板。床身(1)由后床身(3)、中床身(5)、前床身(7)、小床(14)组成。后床身(3)、中床身(5)、前床身(7)、小床(14)之间是分体式结构,它们的高度相等。在后床身(3)、中床身(5)、前床身(7)和小床(14)上分别设有装有柜门的后床身柜(4)、中床身柜(6)、前床身柜(8)和小床身柜。在前床身(7)上设有大床靠背(11)。在小床(14)的床身上设有小床靠背(12)。大床靠背(11)与前床身(7)之间为插口式连接在一起。小床靠背(12)与小床(14)的床身之间装有合页(13)。在小床(14)的床身底部设有脚轮(15)。平时,小床(14)藏在多用母子床的席梦思床板(2)下。需用小床(14)时,只要拉出小床(14)即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床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由于在多用母子床上设有多个柜子,故可用来放置物品,增加了床的使用功能,充分利用了有限空间。
2、床的外形上整齐、美观。
3、由于床身采用分体式结构,在小床的床身下装有脚轮,使用、拆装、移动、搬运方便。
4、一床可分为两床,可使大人、小孩分床睡,有利于大人、小孩的身体健康,又便于大人照顾小孩。
本实用新型适合家庭使用,特别适合广大有小孩,住房面积不宽敞的家庭使用。


图1为多用母子床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表示床身;(2)表示席梦思床板。
图2为多用母子床床身的结构示意图。其中(3)表示后床身;(4)表示后床身柜;(5)表示中床身;(6)表示中床身柜;(7)表示前床身;(8)表示前床身柜;(9)表示插口;(10)表示插头;(11)表示大床靠背;(12)表示小床靠背;(13)表示合页;(14)表示小床;(15)表示脚轮。
图3为多用母子床床身的俯视图。
图4为小床床身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6)表示柜门拉手。
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制造一种多用母子床。后床身(3)、中床身(5)、前床身(7)、大床靠背(11)、小床靠背(12)、小床(14),床身、床板采用木材制成。在大床靠背(11)的下端制有插头(10),在前床身(7)上开有插口(9)。合页(13)、脚轮(15)、席梦思床板(2)、柜门拉手(16)为外购件。各零部件按图1、图2、图4装配,便可得到一种多用母子床。
权利要求1.一种多用母子床,该床由床身(1)、席梦思床板(2)组成,其特征在于床身(1)由后床身(3)、前床身(7)、小床(14)组成,它们是分体式结构,其中在后床身(3)和前床身(7)上分别设有后床身柜(4)和前床身柜(8),在后床身柜(4)和前床身柜(8)上均设有柜门,小床(14)的高度于后床身(3)和前床身(7)的高度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母子床,其特征在于在前床身(7)上设有大床靠背(1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用母子床,其特征在于在小床(14)的床身上设有小床身柜,在小床身柜上设有柜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多用母子床,其特征在于在后床身(3)与前床身(7)之间设有中床身(5),在中床身(5)上设有中床身柜(6),在中床身柜(6)上设有柜门,中床身(5)的高度于后床身(3)和前床身(7)的高度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多用母子床,其特征在于在小床(14)的床身上设有小床靠背(12),小床靠背(12)与小床(14)的床身之间装有合页(13)。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或5所述的多用母子床,其特征在于前床身(7)与大床靠背(11)之间为插口式连接在一起。
专利摘要一种多用母子床,该床由床身和席梦思床板组成。其中床身由后床身、中床身、前床身、小床组成。后床身、中床身、前床身、小床之间是分体式结构,它们的高度相等,在它们的上面设有装有门的柜子。平时,小床藏在多用母子床的席梦思床板下,需用小床时,只要拉出小床即可。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床相比,具有可放置物品,充分利用了空间,外形整齐、美观,使用、拆装、移动,搬运方便,一床可分为两床的特点,该床适合家庭使用,特别适合广大有小孩,住房不宽敞的家庭使用。
文档编号A47C17/52GK2110414SQ92201339
公开日1992年7月22日 申请日期1992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1992年1月14日
发明者季松楼 申请人:季松楼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