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3298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门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盗器材。
目前在市场上流行的门锁,可归纳为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只有锁门的功能即一般的门锁;另一种是防盗报警锁,即在一般门锁上加有报警功能。对于一般门锁,又可分为两种安装方式一种是必须先将锁头装在门板上,然后再把锁体与锁头固定在一起。这种门锁的安装方法不易掌握,稍有不慎就会造成钥匙在锁孔内转动不灵活。另一种在出厂前就已把锁头和锁体固定在一起,这种锁克服了第一种的缺点,但由于门板的厚度不一,所以有时安装后锁头在门外凸出门板太多或太少,以致于影响了安全和美观。对于目前已有的防盗报警锁,一般用钥匙开门时都得使报警控制回路中的开关动作。时间一长,开关就有可能接触不良,以致于引起误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经过改进的门锁。它不但安装方便,而且还能很好地和报警装置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安装在门框上的锁扣盒内增设一个辅助开关。正常开门或关门时该开关均不动作,只有当外力使锁体和锁扣盒分开时(即门被撬开),该开关才断开或闭合,以启动报警装置。由于开关不经常动作,因此不易出现接触不良现象。为了安装方便,在锁头和锁体之间增设一个长度调节部件。该部件的一端与锁头连接,另一端与锁体连接,三者构成一体。安装时,拿锁先在已开好锁孔的门板上试验一下,如果发现锁头在门外凸出门板太多或太少,则将长度调节部件适当调节即可。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一般门锁及防盗报警锁的缺点,且造价不高。
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锁体与锁头连接示意图;图2是锁扣盒的三视图;图3是锁扣盒内顶板的三视图(注图中不计材料的厚度)。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及工作情况。

图1中,将直径与锁头相当的金属管(3)的一端与锁头(2)相接,另一端与连接板(4)相接,三者之间先用螺栓(7)固定在一起,然后再用螺栓(5)将连接板(4)固定在锁体(1)上[注连接板(4)应紧贴锁体,为显示清楚,图中留有空隙]。在金属管(3)的一端绕圆周有几道相互间隙为2毫米左右的小槽(10),缺口(9)将小槽断开。设计小槽和缺口的目的在于可以很容易的将金属管(3)截短。(6)是斜锁舌(方锁舌在图中未画出);(8)是往门板上固定时用的连板。
安装此锁时,如果金属管(3)与锁头(2)的长度之和大于门板的厚度,则应先将螺栓(5)拧下,将连接板(4)与金属管(3)及锁头(2)一起取下来,然后再把螺栓(7)拧下来,手拿金属管(3)用钳子在缺口处将多余的长度沿某一道小槽扯下来,而后再依次装上即可。
在图2中锁扣盒(11)与锁体相对应的一面有和斜锁舌(6)相配合的小矩形口(15)以及和方锁舌相配合的大矩形口(14);有往门上安装时用的固定板(12)和固定孔(13)。在锁扣盒(11)内部,顶板(18)可绕带有弹簧的固定轴(19)转动;在顶板(18)的右端一有止钉(20);顶钩(21)的一端可绕带有弹簧的固定轴(22)转动,另一端可勾住止钉(20);靠近顶板(18)有一对弹簧片接点(16),该接点固定在支座(17)上并可外接引线。只要接点(16)受力动作,便可启动报警装置。两个锁舌未进入锁扣盒(11)之前,在弹簧的作用下[即固定轴(19)上的弹簧],顶板(18)受一逆时针方向的作用力,但由于顶钩(21)将止钉(20)勾住,所以顶板(18)静止不动即不能推动接点(16)动作。将门关好后,斜锁舌从小矩形口(15)进入锁扣盒(11)并沿箭头方向推动压板(18),使其绕固定轴(19)沿顺时针方向移动,止钉(20)即与顶钩(21)脱离。而后用钥匙使方锁舌从大矩形口(14)伸入锁扣盒(11)中,方锁舌推动顶钩(21),使其绕固定轴(22)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转动后的位置如图中虚线所示。用钥匙正常开门时,方锁舌首先退出锁扣盒,在弹簧的作用下[即固定轴(22)上的弹簧],顶钩(21)恢复到原来位置。而后随着斜锁舌的退出,顶板(18)在弹簧作用下做逆时针转动。但由于止钉(20)又被顶钩(21)勾住,所以仍恢复到原来位置。接点(16)仍不动作。一旦将门锁好后,如果用外力将门撬开即锁体与锁扣盒分开时,由于方锁舌伸入锁扣盒内比斜锁舌较多,所以在方锁舌尚未完全退出锁扣盒之前斜锁舌就已离开锁扣盒。又由于此时顶钩(21)尚未完全复位即不能勾住止钉(20),以致于顶板(18)可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并依图中箭头的反方向推动接点(16)动作,从而启动报警装置使之报警[为显示清楚,左视图中在锁扣盒内只画出了顶板(18)、接点(16)及固定轴(19)]。
图3是为进一步显示顶板(18)的形状而画出的三视图。此外,锁体及锁头的具体结构与一般门锁完全相同,在此都不再详述。
权利要求一种门锁,主要由锁体、锁头以及锁扣盒组成,其特征在于(1).在锁扣盒内,有一个可绕固定轴转动的顶板,靠近顶板有一对接点,该接点固定在一个底座上并引出两根引线,以便门被撬开时,顶板推动接点动作;
(2).采用一长度调节部件,该部件的一端与锁头连接,另一端与锁体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经过改进的门锁。该门锁主要由锁体、锁头以及锁扣盒组成。与一般门锁不同之处在于(1).锁体与锁头固定在一起但在两者之间加一长度调节部件。安装时可根据门板的厚度调节锁头伸出的长度。(2).在锁扣盒内加一辅助开关。正常用钥匙开门时开关不动作,只有将门撬开时开关才动作并启动报警装置。从而克服了一般防盗报警锁(器)的开关经常动作而容易引起接触不良这一缺点。
文档编号E05B45/00GK2134459SQ9220735
公开日1993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1992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1992年4月14日
发明者赵根田 申请人:赵根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