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盗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3993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盗门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盗门锁。
门锁用途广泛,市场上种类繁多,常用的双保险锁制造复杂,价格颇高;而一般门锁外力容易撬开,起不到防盗作用,人们盼望有易装易修,安全可靠,价格适中的防盗门锁上市供选购。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防盗门锁,使之成为碰不掉小栓,撬不动锁舌,室内室外均能锁,性能可靠,保险系数大,且易装易卸,价格低廉的防盗门锁。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解决的锁舌体采用联体U形舌杆,配以弹簧进行开锁驱动,采用挡板式反锁止动克服自动跌落的弱点,副锁壳设计有30~40度的斜面,缓解开锁时的撞击力和减少锁舌磨损,确保方形锁舌能快速灵活地滑过斜面进入或退出锁室,且异物无法驱动,假锁现象也得以克服。
由于采用了上述解决方案,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发明目的,该锁设计新颖,构造合理,比市场上各式保险锁相比少了5~8个另件,生产工艺简单,加工装配容易,性能十分可靠,它的问世将给人们生活中带来方便。



图1、为防盗门锁主视示意图图2、图1的左视图(全剖)图3、为锁舌体主视图图4、为锁舌体俯视剖视图图5、为锁舌体侧视图图6、为底板主视图图7、为底板侧视剖视图图8、为保险钮主视剖视图图9、为保险钮、定位弹簧、滚珠装配图图10、为反锁状态时的底板主视剖视图实施例现对照附图予以详细说明防盗门锁由锁壳20、副锁壳1、保险钮2、手动钮3、锁舌4、压簧5、锁芯力杆6、底板7、插孔环8、拔环9、曲柄10、制动板11、拔动板12、U形舌杆13、压簧挡板14、止动片15、定位弹簧16、滚珠17、滑槽18等组成,除副锁壳1、锁芯力杆6外,其余另件都装在锁壳20内。
副锁壳1设计有30至40度倒角斜面碰口,其中以35度为最优斜面,副锁壳装在门框与锁壳20的平行位置的接合处,使方形锁舌4能灵活自如地碰撞进入或退出锁室。
锁舌4与U形舌杆13及拔动板12组成锁舌体,锁舌采用铜质或铁质材料,形状呈长方体或正方体,舌杆为U形,亦可用半槽形,锁舌呈方形,一改以往常用的老式大斜面锁舌,是为了防止室外有人用插片挤动锁舌开锁入室,U形舌杆13槽内配有压簧5,锁芯力杆6从插孔环8中心插入;转动钥匙时,锁芯力杆6带动曲柄10,曲柄推动锁舌体,锁舌4从副锁壳1中退出,即可开锁;主人入室后则使用手动钮3,手动钮3与曲柄10互为一体,转动手动钮3时,曲柄10驱动锁舌体前后运动,行使室内开闭门锁的作用;主人出门后,倒转钥匙360度,使与插孔环8同为一体的拔环9卡住曲柄10,抽出钥匙,门锁即处于反锁状态。插孔环8、拔环9、压簧挡板14均装在底板7上,锁舌体被手动钮推动后,压簧被挤压,松开手动钮后,即靠锁舌压簧5的反弹力,锁舌4向外伸张,处于待锁状态。
为实现室内反锁,设置有保险钮2,止动片15、定位弹簧16滚珠17、滑槽18、定位缺口29,保险钮2穿过锁壳20与止动片15铆接相连,拔动保险钮2时,止动片15在滑槽18中滑动。止动片15上设计了一限制自由运动的定位缺口19,通过密封在锁壳体里的定位弹簧16、滚珠17,以达到只能靠人力拔动保险钮,方可使止动片15卡死锁舌4,控制其锁舌进退,实现室内反锁,保证主人在室内静心工作和休息。
权利要求1.一种防盗门锁,由副锁壳1和装有多个另件的锁壳20组成,其特征在于有一个由锁舌4、U形舌杆13、拔动板12构成的锁舌体,锁舌采用铜质或铁质材料制成,呈长方体或正方体,舌杆为U形,亦可用槽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门锁,其特征在于保险钮2穿过锁壳20与止动板15铆接相连,止动板装在滑槽18中,定位弹簧16、滚珠17密封在壳体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门锁,其特征在于副锁壳1设计有30至40度斜面碰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盗门锁,其特征是锁舌体采用联体U形舌杆,锁舌为四方体,配有弹簧进行开锁驱动,并用挡板式反锁止动,克服自动跌落的弱点,副锁壳设计有30~40度斜面碰口,以缓解开关锁时产生的撞击力和锁舌磨损,且异物无法驱动,假锁现象也得以克服。主人在室内外均可关锁。这种锁零件少,生产工艺简单,加工装配容易,性能极为可靠,它将给人们生活中带来很大的便利。
文档编号E05B15/02GK2136299SQ9221790
公开日1993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1992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1992年9月28日
发明者熊吉千 申请人:湖南省益阳县二轻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