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锁防盗合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4326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锁防盗合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门窗用的复合铰链(又称合页)技术领域。
现有防撬合页(专利公告号CN2046912U),是在两合页板上加装了安全销和安全孔,合页闭合时,安全销插入安全孔内,当合页转动轴被破坏时,安全销和安全孔仍起支承作用,使合页具有防盗功能。但是,这种防撬合页的安全销与合页板是分离的,只有联接方式可靠,才能起防盗作用。另外,安全孔的厚度就是合页板的厚度,安全孔与安全销的接触区域较小。
另一种防盗合页(专利公告号CN2040133U)是在两合页板上增加了折板防盗结构,使合页具有防盗功能。但是,这种防盗合页只能限制两合页板沿一个方向错动,同时,增加了折板,浪费了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两种新结构的合页,使防盗功能更加完善合理,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防盗结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两合页板、转动轴等,其特征在于两合页板上设计有自锁防盗凸缘,且一自锁凸缘的内径比另一自锁凸缘的外径略大,合页闭合时,一自锁凸缘插入另一自锁凸缘内,互相配合,互相限制。当转动轴被破坏时,互相配合、互相限制的自锁凸缘仍能起支承作用,阻止两合页板沿上下前后错动,使合页具有防盗功能。同时,自锁凸缘又有一定的凸起高度,故两自锁凸缘的接触区域较大,当转动轴被破坏时,即使门窗与门窗框之间有一定的间隙,本实用新型仍能起防盗作用,从而使防盗功能更加完善合理,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防盗结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两合页板、转动轴等,其特征在于两合页板上设计有自锁凸凹板,且凹板比凸板略宽,凸凹板可以是“V”型的,也可以是其它几何形状的。合页闭合时,凸板插入凹板内部,互相配合,互相限制。当转动轴被破坏时,互相配合,互相限制的自锁凸凹板仍能起支承作用,阻止两合页板产生错动,使合页具有防盗功能。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两种具体实施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防盗结构示意图图2是
图1的A-A剖视示意图图3是合页闭合时
图1的A-A剖视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防盗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A-A剖视示意图图6是合页闭合时图4的A-A剖视示意图图7是图4的B向视图参看
图1、图2、图3,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防盗结构的具体实施方案是它包括带固定孔3的合页板1、2,通过转动轴6铰链而成。在合页板1、2上分别设计有与其相互垂直的自锁凸缘4、5,且凸缘4的内径比凸缘5的外径略大,凸缘4的凸起高度不应影响合页的正常使用。使用时,将合页板1、2通过固定孔3固定于门窗或门窗框上,合页闭合时,凸缘5插入凸缘4中,与凸缘4互相配合,相互限制,起支承作用,当转动轴6被破坏时,凸缘4、5同时起作用,阻止两合页板1、2沿上下前后错动,门窗不能被打开,使合页具有防盗功能。
参看图4、图5、图6、图7,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防盗结构的具体实施方案是它包括带固定孔3的合页板1、2,通过转动轴6铰链而成。在合页板1、2上分别设计有自锁凸板4和自锁凹板5,且凹板5比凸板4略宽。使用时,将合页板1、2通过固定孔3固定于门窗或门窗框上,合页闭合时,凸板4插入凹板5内部,互相配合,互相限制,起支承作用,当转动轴6被破坏时,凸板4和凹板5同时起作用,阻止两合页板1、2相互错动,门窗不能被打开,使合页具有防盗功能。
权利要求1.一种适用于门窗上使用的自锁防盗合页,它包括合页板、转动轴等,其特征在于合页板上设计有互相配合、互相限制的自锁凸缘。
2.另一种适用于门窗上使用的自锁防盗合页,它包括合页板、转动轴等,其特征在于合页板上设计有互相配合、互相限制的自锁凸凹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防盗合页,其特征在于自锁凸缘与合页板是互相垂直的。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自锁防盗合页,其特征在于一自锁凸缘的内径比另一自锁凸缘的外径略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锁防盗合页,其特征在于自锁凹板比自锁凸板略宽。
专利摘要两种适用于各种门窗上使用的自锁防盗合叶,其特征在于普通合叶板上设计有自锁防盗凸缘或自锁凸凹板。合叶闭合时,一自锁凸缘插入另自锁凸缘内或自锁凸板插入自锁凹板内部,互相配合,互相限制。当合叶转动轴被破坏时,两自锁凸缘或自锁凸凹板仍能起支承作用,即使门窗与门窗框之间有一定的间隙,门窗也不能被打开,使合叶具有防盗功能。
文档编号E05D3/00GK2130195SQ9222464
公开日1993年4月21日 申请日期1992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1992年6月13日
发明者孙广平 申请人:孙广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