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升降学习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4660阅读:1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叠式升降学习桌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一种钢木家具。
目前,在学校及家庭中供中小学生学习用的桌凳,高度均是固定不变的,而在中小学学习期间,学生的身高是在不断增长的,桌子太高学生写字时就比较费力,桌子太低就需弯腰,因此中小学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用上与自己身高相适应的桌凳,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儿童身体的正常发育,以致将来造成不良后果。近几年市场上虽然也有可升降的桌凳上市,但大都结构复杂,升降不便,价格昂贵,因此没有得到普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制造一种既能升降又能折叠的学习桌,而且结构简单、造价低,学校和家庭均可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升降折叠结构图如图2,本实用新型从总体上说,和其它桌子一样,也是由桌面和桌腿构成一张完整的桌子。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是这样的1、升降部分本实用新型有两根对称的支架(2),分别插入两根支架套管(3)内,支架套管(3)的内径略大于支架(2)的直径,以保证支架(2)在支架套管(3)内活动自如,在支架套管(3)上有一个带丝的孔,升降控制顶丝(4)旋在其中,需要调整高低时,只需将升降控制顶丝(4)旋松,上提或下落支架(2),调到合适的高度后,将升降控制顶丝(4)旋紧即可。
2、折叠部分本实用新型的折叠是靠桌面下的轴筒(12)和支撑轴(13)以及与支架套管(13)相连的连接杆(11)的活动销钉完成的。在支架(2)的顶端水平焊接一个桌面支撑轴(13),并与支架(2)呈丁字形结构,在桌面支撑轴(13)的轴端各插接一个桌面固定板(14),每个桌面固定板(14)下面均有一个轴筒(12),且轴筒(12)的一端是封闭的,桌面固定板(14)的四个角各有一个螺栓孔(15);在支架套管(3)的中部各有一个槽钢(10),槽钢(10)的两侧对应各有一个孔,连接杆(11)的两端也各有一个孔并由活动销钉与槽钢(10)相连,在连接杆(11)上安装有两个挂钩(9),在支架套管(3)的下部各有一个小立柱(8),挂钩(9)挂接在小立柱(8)上,起到了拉紧桌腿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四条桌腿(6)是两条一对对称焊接到支架套管底部的,桌腿形状为Z形,两条对称的Z形桌腿与连接杆(11)垂直。为了减少由于桌腿与地面接触摩擦产生的噪音,在每条腿的底部各安装一个橡胶脚帽(7)。
本实用新型安装使用时,可将两侧的两块桌面固定板(14)先固定到桌子背面的相应位置上,然后将桌面支撑轴(13)插到桌面固定板(14)的轴筒(12)内,最后再固定另外两块桌面固定板。需要折叠时,先将两只挂钩(9)松开,将桌面向任意一侧翻起,在连接杆(11)的活动销钉及桌面支撑轴(13)与轴筒(12)的作用下,桌面可折叠成竖直方向,两条桌腿折叠在桌面的背后。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升降灵活、折叠方便,桌面高度可任意调整,由于可以折叠,家庭使用可减少占地空间;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因此易于推广使用。


图1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升降折叠结构示意图1、桌面,2、支架,3、支架套管,4、升降控制顶丝,5、铆钉,6、桌腿,7、脚帽,8、立柱,9、挂钩,10、槽钢,11、连接杆,12、轴筒,13、桌面支撑轴,14、桌面固定板,15、螺栓孔
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式升降学习桌,包括桌面(1)和支架(2)及桌腿(6),其特征在于a、两根支架(2)分别插入两个支架套管(3)内,支架套管(3)上各有一个升降控制顶丝(4);b、在支架(2)的顶端水平焊接有桌面支撑轴(13),并与支架(2)呈丁字形结构,在桌面支撑轴(13)的轴端各插接一个桌面固定板(14),桌面固定板(14)下面各有一个轴筒(12),轴筒(12)的一端是封闭的,桌面固定板(14)的四个角各有一个螺栓孔(15);c、在支架套管(3)的中部各有一个槽钢(10),槽钢(10)的两侧对应各有一个孔,连接杆(11)的两端也各有一个孔,有一个活动销钉将连接杆(11)与槽钢(10)连在一起;在连接杆(11)上有两个挂钩(9),在支架套管(3)的下部各有一个小立柱(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升降学习桌,其特征在于在支架套管(3)底部各对称焊接两个Z型桌腿(6),桌腿(6)与连接杆(11)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式升降学习桌,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桌腿(6)底部各安装一个橡胶脚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一种钢木家具。其特征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学习桌,可以通过两根支架及支架套管上的升降控制顶丝,任意调整高低,并且通过桌面下的桌面支撑轴和轴筒及连接杆两端的活动销钉完成桌子的折叠。本实用新型升降灵活、折叠方便、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特别适合作为中小学校的课桌使用,由于可以折叠,家庭使用可减少占地空间,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文档编号A47B41/00GK2131371SQ9223086
公开日1993年5月5日 申请日期1992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1992年8月15日
发明者李 杰 申请人:李 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