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子纵向环列式锁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5505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弹子纵向环列式锁具的制作方法
弹子纵向环列式锁具,由锁壳体、底压板、活动弹子、弹子弹簧、锁芯体和锁匙体等组成。弹子纵向环列式锁具与现行广泛使用中的弹子锁相比,最主要的技术特征上的区别是弹子采用了纵向安装(与锁匙插入方向相同),环形排列。这样弹子装置方式,使该锁具弥补了传统弹子锁的下列不足和增添新的功能。
一、能使锁具体体积减小。
二、能改变一把锁匙开一把锁的现状,其变形锁匙能打开多把弹子结构不同的锁具;能改变锁匙形状明显可见,极容易复制的缺点。
三、能使多层次锁芯体叠加,构成带密码,有保护功能,有一次记录功能的锁具。
四、在锁转动体的场合,(如车辆的把手、方向盘、转动轮轴等)能使锁芯体和转动体溶为一体,支撑体与锁壳体两合为一,使锁具有他人无法用撬的方式来破坏锁的功能,如破坏只能使该装置功能同时丧失或解体该装置全部零件。
附图
一中的图(1)和图(2)是单一锁贡体弹子纵向环列式锁具的二视图。在主视图中1是锁芯体,2是活动弹子,3是弹子弹簧,4是锁壳体,5是底压板,6是锁芯体中的锁匙体插入深度限位槽孔,7是锁壳体内侧壁上的横向槽,8是锁壳体内侧壁上的纵向槽。锁壳内侧壁上的纵、横向槽如附图一的图(3)的锁壳体内侧壁的展开画所示。在附图一中,柱形锁芯体沿柱面设有环列均布的活动弹子槽孔,在该弹子槽孔安装的弹子能使弹子体柱面上连有的凸块在锁芯体柱面外,当锁芯体安装在锁壳体内时,其各活动弹子柱面上的凸块进入锁壳体内侧壁的纵向槽内,使锁芯体和锁壳体不能相对转动,只有在锁匙体的匙压杆推动活动弹子,使不在同一平面内的各弹子柱面上的凸块都在园筒形锁壳体内侧壁的横向槽内时,锁芯体才能相对锁壳体转动,由锁芯体穿过底压板中孔的部分带动锁扣机构实现锁的开和锁。
弹子纵向环列式锁具的锁匙体是由在封闭或半封闭的园筒匙壳体内纵向安装有与环列弹子相对应排列的、且高低长短不一的金属匙压杆,与锁芯体中的锁匙体插入深度限位槽孔相对应的、杆端处带有凸块或活动倒刺凸块的中心杆,以及匙形调整块等组成。附图二是采用全封闭园筒匙壳体的全遮形,可变形式弹子纵向环列式锁具的锁匙体。该图中的1是中心杆上的活动倒刺凸块,2是匙压杆,3是匙壳体,4是匙形调整块,5是操作杆,6是中心杆,7是中心杆弹簧,8是调整块行程限位孔,9是调整块行程限位块和弹簧。当推动操作杆5时,同时带动调整块4、中心杆6向前移动,匙压杆2即由调整块各高低不同调整面推动,同时和延时向前移动,此时的各匙压杆高低不同杆尖所组成的匙形是由调整块和匙压杆本身长短所决定;当一直受到操作杆挤压的行程限位块9到达行程限位孔8处时,将作横向移动,进入限位孔内,调整块4停止前移,此后继续推动操作杆5,匙压杆2的前移动,则是由中心杆后端的园片带动匙压杆上的凸块实现,由于各匙压杆上的凸块高低位不同,各匙压杆继续前移是不同步的,也就是说中心杆插入深度不同,匙压杆所组成的匙形也是不同的,在该范围内匙形是在变化之中。所以该锁匙体匙形是不明显的,具有难以复制的技术特性,要复制只能是解体后才能进行,故称为遮形锁匙。开锁完毕或从锁内拨出锁匙体时,由压缩了的中心杆弹簧7的作用,匙压杆2、中心杆6,操作杆5开始复位,(也可加一定的操作力)当操作杆5内原与限位块配合的孔口回到限位块9处时,限位块受其压缩弹簧作用也复位,调整块4此后也就跟着操作杆5复位。在调整块4复位后,转动操作杆5,调整块也在转动,当转动一定角度,再推动操作杆就可得到与之前不同的匙压杆的匙形,能满足打开不同弹子构造的弹子纵向环列式锁具的需要,故称可变形锁匙。
附图三是由三个层次的弹子纵向环列式锁具的锁芯体所组成的带密码,有保护功能,有一次记忆功能的锁具。在附图三中,1和9是第一层次的锁芯体,2是第一层次凹形弹子,3是第一层次的弹子,4是第一层次弹子弹簧,5是第三层次的十字型锁芯体,6是第三层次弹子,7是锁壳体,8是底压板,10是锁匙体中心杆凸块转动槽,11是第二层次凸字型锁芯体,12是第二层次弹子,13是拨出槽,14是曲面环槽。图中的三个层次的弹子不是设在一条直线上,二相邻层次弹子错开一个角度,第一层次弹子设在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的锁芯体上,第二层次弹子设在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锁芯体上,第三层次弹子设在第三层次和底板上,其中第一层次和第三层次弹子分二部分组成。当锁匙插入锁具时,其中心杆端处的活动到刺凸块受到锁具的锁匙体插入深度限位槽孔口处的锥形进口挤压而进入,但由于倒刺凸块的倒刺作用其锁匙体不能拨出,只能在转动第一层次锁芯体后,才能在孔口处的拨出槽13中取出。如在一把锁具的几把锁匙体中的活动倒刺凸块安装在中心杆上的方向不同时,在取出锁匙体时第一层次锁芯体与第二层次锁芯体的相对位置是不同的,所以就记录下是哪一把锁匙体最后一次打开过该锁具,这就是锁具所谓的一次记忆功能。如锁匙体插入方位不正确,不能使第一层次锁芯体转动,就不能正常取出锁匙体,只能用劲拨锁匙体破坏活动倒刺凸块后,才能取出锁匙体,这样没有了插入深度限位装置。再打开锁具就十分困难了,这就是该锁具所具有的保护功能。在附图三中也可在第二层次弹子和第三层次锁芯体之间设具有保护功能的装置,但若有该装置,在错误操作时取出锁匙体就较困难了,须破坏整个锁匙体。在能转动第一层次的锁芯体之后,须转动特定角度,或同时转动调整块变换匙形才能使锁匙体再插入相对应弹子孔槽,打开第二层次的弹子,使第二层次的锁芯体能转动,同样第三层次也如此,这就特定的角度和确定变换匙形过程就是该锁具所带有的密码。
附图三中的锁具在开锁过程其锁内各构件运动过程如下。当带有球型端头的匙压杆进入弹子孔槽时,其孔槽直径比凹型弹子2略大,受匙压杆挤压的凹型弹子略张开,使球型端头的匙压杆进入凹型孔口内,由转动槽10对锁匙体活动倒刺凸头限制时,就是弹子3全部进入锁芯体11之内,可转动第一层次锁芯体了,此时各匙压杆再加套在匙压杆端头的凹型弹子所组成的匙形是一个平面,弹子3柱面上凸块已在锁壳体内侧壁的横向槽内。当转动锁芯体1规定角度后,再变换匙形,就可再继续压缩弹子12,当倒刺凸块1到达第二个转动槽,不能再继续推动锁匙体,此时就可转动锁芯体11,但弹子12的柱面上凸块并非就在锁壳体内侧壁的横向槽内,其柱面上凸块位置由锁芯体11上的曲面环槽的转动后位置来确定。同样方法也可转动锁芯体5,实现锁具的打开。在取出锁匙体和锁锁时,其操作过程是复位一锁芯体,拨出锁匙体使活动倒刺凸块到转动槽时,锁匙体不能继续拨出,此时就可复位上一层次的锁芯体,直到取出锁匙体,直入第三层次弹子槽孔的凹型弹子2,由于二、三层次弹子槽孔与凹型弹子间隙小,凹口不能张开,能随匙压杆复位。
在附图一和附图三中弹子纵向环列锁具的锁匙体不论锁具在何位置,都能取出。如要使锁具只能在锁的位置才能取出锁匙体,可采用一弹子柱体上凸块和其纵向槽略大,并使该弹子柱另侧面能在锁开的位置时推动一横向小弹子,卡住锁匙体中心杆上的凸块方法来实现不能在非锁位置时取出锁匙体的目的。
弹子纵向环列式锁具能在各种场合替代传统弹子锁具,但在下列场合更有积极效果。
一、车辆防盗;
二、保险箱柜、防盗门;
三、需一个管理多把锁匙,他人又容易接触其锁匙的场合,如饭店、招待所行业的门锁,电力计量箱、柜门锁等。
四、在采用本人名为一种弹簧加压的电接触装置的专利申请内容(申请号92223715、8)制成的可锁封式溶断器之中。
权利要求
弹子纵向环列式锁具,包括锁壳体底压板、弹子、弹子弹簧、锁芯体和锁匙体等。其特征是柱形锁芯体安装在园筒形锁壳体内,其沿柱面设有环列均布的弹子槽孔,该弹子槽孔能使弹子体柱面上连有凸块在锁芯体柱面外,使该凸块能进入园筒锁壳体内侧壁内的纵向槽内,使锁芯体和锁壳体不能相对转动,只有在锁匙体的金属杆推动活动弹子,在各弹子柱面上连有的凸块都在锁壳体内侧壁上的横向槽内时,锁芯体才能相对锁壳转动,由锁芯体穿过底压板中孔的部分带动锁扣机构实现锁的开和锁。锁匙体是在封闭、半封闭的园筒内设有与环列弹子相对应排列,高低长短不一的金属杆构成,在金属杆下端可设有一能在园筒匙壳体转动,一面顶是高低不同平面的调整块,转动调整块就可调整各金属杆高低位置,能打开多把弹子构造不同的锁具。弹子纵向环列式锁具,能把多个锁芯体叠加,装在同一锁壳体内,在打开第一层弹子后,只能转动一特定角度和变换对应锁匙体金属杆高低位置,才能打开第二层弹子,在打开所有弹子后,才能最后实现开锁目的。
全文摘要
弹子纵向环列式锁具由锁壳体、底压板、弹子、弹子弹簧、锁芯体和锁匙体等组成。本发明能改变一把锁匙开一把锁的现状,能改变锁匙形状明显可见,极容易复制的缺点,能使多层次锁芯体叠加构成带密码、有保护、有一次记忆功能的锁具,能在锁转动体的场合与被锁转动体融合为一体,使锁具具有他人无法用撬的方式来破坏锁的功能。本锁具能在各种场合替代传统弹子锁具,但在车辆防盗、保险箱柜、电力计量箱柜门锁等场合更有积极效果。
文档编号E05B27/04GK1081225SQ93103390
公开日1994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1993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1993年3月25日
发明者李幸章 申请人:李幸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