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位安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5950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计位安全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具体是一种计位安全锁。
目前已有的门锁、柜锁及其他用途的锁均需用钥匙开锁,有的上锁也要用钥匙,即是对号的保险锁,也是要对好号后用钥匙才能打开。这就使得不少人随身携带着多个钥匙,既不方便,又容易丢失,造成诸多不便和烦脑。有的挂锁对号不用钥匙,但极易被人打开,很不安全。另外现有的锁没有呼叫和报警装置,功能不理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计位安全锁,上锁或开锁时只需按既定位置和旋转圈数对好位,再拉动和旋转手柄即可,不需用钥匙,同时兼具报警和呼叫功能,安全可靠,从而克服了现有锁的主要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如下计位安全锁包括锁壳、锁片、锁栓、传动杆、内外手柄等,锁片(8)上开有锁槽(22)、一个半园缺口和数个小园孔,外锁栓(3)长方孔周圈有一电绝缘板(29),绝缘板上面有两条导电片(28),传动杆(2)中部装有弹簧(5)、拨杆(6),传动杆的一端装有外手柄(1),另一端安装定位件(12),定位件外缘制有数个半园槽,钢珠(24)安放在弹簧(25)与定位件半园槽之间,传动杆的拨杆与定位件之间装有衬套(7)、静片(10)和垫圈,衬套(7)开有两道槽,静片(10)内缘有两个爪,锁壳(4)下部装有内手柄(13),内锁栓(19),摇臂(16)及限动块(17)、(20),因定板(11)上装有电器盒(27),底板一端分别装有报警电触点(21)和门铃电触点(18)。
定位件(12)装在传动杆(2)的端头,其外缘上的半圆槽卡在钢珠(24)上,当转动外手柄时,每转一个槽则发出一声轻微的“嗄”声,用以开锁时计位。锁片(8)(分8a、8b、8c)上的开锁槽(22)用以开锁时外锁栓舌(23)缩入。锁片上的小圆孔用来安装开锁销钉(9),静片(10)的两个爪分别嵌入衬套(7)的两槽中,防止传动杆转动时三个锁片联动。衬套(7)的一端与固定板(11)为螺纹连接。内手柄(13)用于室内上锁或开锁,摇臂(16)与内手柄固接,内手柄沿固定板上的长槽(26)扳到上位时,转动内手柄可使内锁栓(19)往复移动而上锁或开锁;若内手柄扳在下位,摇臂的端头处于限动块(20)右侧的空隙中,此时转动内手柄,由于限动块的作用,内锁栓不能移动。电器盒(27)内装有电器元件,与报警触点(21),门铃触点(18)和外锁栓上的导电片(28)构成回路。
计位安全锁的使用方法如下外锁的使用出门时打开内锁,将内手柄(13)扳到下位,使内锁栓(19)处于开锁位置(如图2)。出门后,关好门,外拉外手柄(1)使拨杆(6)与外锁栓上的锁栓销(15)搭接,此时转动外手柄(1),拨杆(6)拨动锁栓销(15),使外锁栓(3)移出,处于上锁位置如图1所示状态。移动距离由长方孔边缘限止,挡块(14)限定外锁栓(3)在贴紧锁壳壁的平面内移动而不致翘起。之后放松手柄,在弹簧(5)的作用下,传动杆恢复初始位置,拨杆(6)即与锁片上的开锁销钉(9)搭接,任意转动外手柄(1),使三个锁片(8a、8b、8c)上的开锁槽(22)与外锁栓舌(23)的相互位置错开,门即锁好。开锁时,先转动外手柄(1),使其上的标记与原定位置吻合,此时拨杆(6)仍处在原来的平面内,继续转动外手柄(1),拨杆(6)即与锁片(8a)上的开锁销钉(9)搭接,随着手柄的转动,三个锁片上的开锁销钉相互搭接,使三个锁片一起转动,到锁片(8c)对准原定开锁位置(由定位件的“嗄”声确定),即开锁槽(22)对准外锁栓舌(23)。后反向旋转外手柄,这时锁片(8b)的开锁销钉与锁片(8c)的开锁销钉脱离,锁片(8c)不再转动,仅锁片(8a,8b)在转。当转过既定位数(每发一“嗄”声为一位),锁片(8b)的开锁槽对准外锁栓舌。再反向旋转,锁片(8a)的开锁销钉与锁片(8b)的开锁钉脱离,锁片(8b)不再转动,仅锁片(8a)在转。到转过既定位数(仍以“嗄”声为准),锁片(8a)的开锁槽(22)对准外锁栓舌(23),外拉手柄(1),传动杆(2)与定位件(12)脱离。传动杆只在衬套(7)内滑动而衬套因螺接在固定板(11)上而始终不动。当外手柄(1)被拉到与外锁栓(3)接触时,拨杆(6)与开锁销钉(9)脱离而与锁栓销(15)搭接。这时转动外手柄(1),拨杆(6)通过锁栓销(15)带动外锁栓(3)内移,使外锁栓舌(23)缩入开锁槽(22)中,锁即打开。每把锁定一个开锁号,该号由三位数组成第一位数为锁片(8c)转动位数,(即“嗄”声数),第二位数为锁片(8b)转动位数,第三位数为锁片(8a)转动位数。这样由三位数和原定外手柄在门上的初始位置共四个因素构成开锁密码。这个密码可按需要用改变初始位置和锁片上开锁销钉的安装位置而改变。制造过程即用此法来实现每把锁各有不同的开锁密码。
内锁的使用在外锁打开的情况下,将内手柄(13)置于上位,此时摇臂(16)的上端进入外锁栓(3)的弧形缺口中,使外锁栓(3)定于打开位置,转动内手柄(13),通过摇臂(16)拨动内锁栓(19)外移,随即上锁。
报警装置和门铃的使用当外锁上锁时,锁片(8)上的半园缺口位置改变,不再与报警电触点(21)对应,故触点(21)与锁片(8)外缘接触,电路的这一部分接通。当有人拉动外手柄(1)时,传动杆(2)上的拨杆(6)与外锁栓(3)上的导电片(28)接触,报警电路接通。通过电器盒(27)内的控制电路发出报警信号。此时由于内锁栓(19)处于打开位置,其端部将门铃触点(18)推开,故门铃电路不通。当外锁打开,室内有人而内锁上锁时,由于内锁栓(19)左移,使触点(18)闭合,若门外来人拉动外手柄(1),同样通过拨杆(6)、导电片(28)使得门铃电路接通,经电器盒(27)内的控制电路发出呼叫信号。此时因外锁在打开位置,触点(21)的端部正好处于三个锁片的半园缺口中,故报警电路切断。
和现有各类锁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1、不用钥匙,克服了许多不便,解除了诸多烦恼。2、安全可靠。(1)该锁定位件上有10个半园槽,三个锁片上各有10个小园孔,改变开锁销钉的安装位置,可以组成上百万组开锁计位组,(2)室外锁上后室内打不开,室内锁上室外打不开;(3)装有报警和门铃装置,既能防止意外又便来客呼叫,且两套机构不会同时工作。3、使用方便。(1)无照明情况、小孩、肓人均可使用;(2)变位简单,若原计位泄露,可打开锁盖,转动定位件位置,即可改变初始位置,还可以改变任一开锁销钉的位置而改变原开锁号。另外旅馆和招待所客人也可临时改变原计位,以保证安全。


图1锁的剖面图(外锁上锁,内锁开锁状态)图2A-A切面图(外锁、内锁均在开锁状态)图3B-B切面图(外锁、内锁均在开锁状态)图4C-C切面图(外锁、内锁均在开锁状态)图5D-D切面图图6E-E切面图图面说明图11-外手柄2-传动杆3-外锁栓4-锁壳5-弹簧6-拨杆7-衬套8-锁片(8a、8b、8c)9-开锁销钉10-静片11-固定板12-定位件13-内手柄图214-挡块15-锁栓销16-摇臂17-限动块18-门铃电触点19-内锁栓20-限动块3-外锁栓6-拨杆图37-衬套8-锁片9-开锁销钉10-静片21-报警电触点22-开锁槽23-外锁栓舌图412-定位件24-钢珠25-弹簧26-固定板长槽27-电器盒图53-外锁栓28-导电片29-绝缘板图64-锁壳16-摇臂17-限动块19-内锁栓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案如下该锁除电器元件和绝缘垫外其余另件均为金属材料制成,锁栓(3,19)用钢材制造,锁壳(4)、锁栓(3,19)、手柄(1,13)镀铬,其余金属件镀锌。定位件(12)外缘的半园槽为10个,锁片为三个(8a、8b、8c),锁片上的小园孔为10个,一个锁片上只装一个开锁钉(9),静片(10)为2个。
权利要求1.一种计位安全锁,包括锁壳、锁片、锁栓、传动杆、内、外手柄等,其特征在于锁片(8)上开有锁槽(22)、一个半园缺口和数个小园孔,外锁栓(3)长方孔周圈有一电绝缘板(29),绝缘板上面有两条导电片(28),传动杆(2)中部装有弹簧(5)、拨杆(6),传动杆的一端装有外手柄(1),另一端安装定位件(12),定位件外缘制有数个半园槽,钢珠(24)安放在弹簧(25)与定位件半园槽之间,传动杆的拨杆与定位件之间装有衬套(7)、静片(10)和垫圈,衬套(7)开有两道槽,静片(10)内缘有两个爪,锁壳(4)下部装有内手柄(13)、内锁栓(19),摇臂(16)及限动块(17)、(20),固定板(11)上装有电器盒(27),底板一端分别装有报警电触点(21)和门铃电触点(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位安全锁,其特征在于除电器元件和绝缘垫外其余零件均为金属材料制成,锁栓用钢材制造,锁壳、锁栓、手柄镀铬,其余金属件镀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位安全锁,其特征在于定位件外缘的半园槽和锁片上的小园孔各为10个。
专利摘要一种锁,仅按原标定位置和开锁号码,旋转并拉动手柄实现上锁或开锁而不用钥匙,且能报警或呼叫。该锁有锁壳、锁片、锁栓、传动杆、定位件、手柄等。锁片上有开锁槽并装有开锁销钉,外锁栓上有绝缘板、导电片和锁栓销,传动杆一端装外手柄,另一端装定位件,中段有弹簧和拨杆,锁片装在传动杆上,锁片与传动杆之间有衬套,静片和垫圈。锁壳下部装有内手柄、内锁栓、摇臂等。该锁可做各种门、柜的锁。
文档编号E05B45/00GK2157262SQ93205670
公开日1994年2月23日 申请日期1993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1993年3月12日
发明者任祖柏 申请人:任祖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