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改良的手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6012阅读:8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结构改良的手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铐,尤其涉及一种结构改良的手拷。
公安人员侦办案件追缉犯人时,无论在外边或在公安局内身边都挂附或携带手铐,以便于追捕到嫌疑犯时以手铐铐住其双手,避免再次逃脱并利于随行带回,而目前所使用的手铐结构,大多如图6、图7所示,该手铐30为配合铐住双手故呈两个相同的环体,而于两环体间以链条37相连结,该环体具有呈半圆状的铐身31、主体33,并于外端配合枢梢312枢设一呈半环片、且于外侧设有一适当范围的齿勾321的铐环32,以便于铐环32夹置于铐身31与主体33间,使铐环32得以枢梢312为支点向铐身31、主体33开口端靠合成完整圈环状。为能锁住铐环32,在铐身31、主体33间的一端(靠近链条37方向)夹置一组装块34,该组装块34内缘形成边槽341以便安置一块体381、一V形弹片35,在弹片35上端又压置一棘爪件36,该棘爪件36朝齿勾321的一端设有三至四齿的斜勾齿361,该棘爪件36另端枢设于主体33、铐身31之间,而主体33相邻棘爪件36底端缘设有锁心构件,以使空心状钥匙套入柱子38卡拨棘爪件36,使其下压按制弹片35脱离齿勾321以松脱铐环32,于主体33、铐身31一边构成半个开口,以供手部离开手铐30;使用时,手铐30的齿勾321与斜勾齿361为斜向齿状,故而铐环32末端齿勾321顺着斜勾齿361配合弹片35弹性而滑入主体33、铐身31之间,即使以手部用力拉持欲倒退铐环36,会因齿勾321为斜勾齿361卡制而无法脱离,提供手铐30的使用安全性。
虽然前述的手铐30结构采用多年且广为使用,然而在目前案犯手法技俩层出不穷,往往嫌疑犯利用很多技术来逃脱,现有手铐30因结构设计尚不够完善,且嫌疑犯在了解手铐30的结构缺点后,稍稍利用小技巧或一些手工工具即能安然逃离,使办案人员防不胜防,手铐30的缺点如下所述1.如图6所示,由于铐环32之间以链条37连结使双手靠拢一起,限制双手的活动空间,也就是说,只要破坏了链条37,自然就会达到双手活动的目的,因此,有心逃脱的嫌疑犯若预备铁剪,而链条37的截面厚度较薄(其为圆径较小、厚度小的杆体),剪断的力量并不需很大,只要以铁剪剪断链条37,嫌疑犯便有活动的双手掷丢石块或武器攻击公安人员;故单纯利用链条37连结手铐30的结构,在链条37遭受破坏而逃脱的事件已极为常见,因此,不可掉以轻心。
2.如图6、图7所示,铐环32是夹置于主体33与铐身31之间,铐环32底端的齿勾321为棘爪件36的斜勾齿361所卡制,而欲使棘爪件36脱离齿勾321,即棘爪件36必需有一按压力量以压制弹片35,使斜勾齿361与齿勾321产生间隙,铐环32就能脱离棘爪件36;而因铐环32为能快速地滑脱于斜勾齿361,故主体33与铐身31的间隙较大于铐环32厚度,嫌疑犯常利用该结构设计的漏洞,只要借机取得薄片状物件伸入主体33或铐身31各与铐环32的间隙A,就能以此物件配合按压力量施加于棘爪件36,使棘爪件36下压弹片35而使斜勾齿361脱离齿勾321,铐环32自然脱离卡制状态而松脱主体33、铐身31一端,恢复主体33、铐身31的半环状开口,丧失了手铐30圈铐的功能,此种情形发生机率较为普遍,许多公安人员为此大伤脑筋,不知如何彻底解决该项问题。
3.因齿勾321与斜勾齿361为斜向齿形,齿勾321一旦滑卡入斜勾齿361后就无法倒退,而为单向卡滑进入状态,因而可达到使嫌疑犯不易脱离手铐30的功效,然而因公安人员侦办案件的情况常常十分紧急,有时在慌忙、惊险中捉到嫌疑犯的手,便顾不得其它情况,直接顺手地将手拷铐绕于嫌疑犯手腕,使铐环32的齿勾321进入卡滑斜勾齿361,而人体在腕部有关节腕骨,若铐环32进入主体33、铐身31之间而构成圆径较小的过紧状态,常使边缘卡触紧绷到关节腕骨,使人因此感到不适甚至于造成受伤,而斜勾齿361与齿勾321的配合无法调整倒退,为使铐环32移动调整到与主体33构成适当大小圆径范围,公安人员不得不再使用钥匙插入其内以拨开棘爪件36,以使铐环32往外拨动到与主体33加大形成适当需要的铐套范围,然而,该钥匙打开铐环32的调整动作,就可能让嫌疑犯有伺机偷袭、逃脱的机会。
从前述手铐30结构可知,该结构产生的漏洞已让手铐30功能减失,嫌疑犯利用手铐30的漏洞而逃脱的情况,并不是特殊少见案例,尤其目前歹徒作案手法较为残忍、高技巧,因此,在押解嫌疑犯的路途中需十分防范,在全力维护治安之际,除了在火力设备方面需加强外,押解嫌疑犯必要的手铐设备也应有必要加强改进。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该良的手铐,主要是提供三部份的改良,其一,使手铐的连结强度更佳,即使用铁剪也无法破坏,其二,棘爪件设计为三片式,让嫌疑犯无法找到空间以按压棘爪件脱离铐环,其三,铐环可沿棘爪件的斜勾齿调整倒退,使铐环与主体的铐套范围调整到适当范围的松紧度,以不损伤腕部关节为宜;利用该改良设计有效地增加用手铐押解嫌疑犯的防逃脱安全性,提供公安人员有充份的防范功效。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改良的手铐,手铐为两对称半圆状的铐身、主体于外端配合枢梢枢设一半环片、且于外侧设有一适当范围的齿勾的铐环,铐环夹置于铐身与主体间,使得铐环滑向铐身、主体缺口端而靠合成圈环状;而铐身、主体间一端靠近链条方向夹置一组块,该组块内缘形成边槽以安置一V形弹片,其上端又压置一棘爪件,该棘爪件朝齿勾一端设成若干斜勾齿,并且棘爪件另端枢设于主体、铐身之间,而主体相邻棘爪件底端缘设有锁心构件,利用钥匙穿锁入内拨动棘爪件,以便于压制弹片以脱离齿勾而松脱铐环,其特征在于主体与铐身相对棘爪件一端各开设若干叉沟,而各主体的组块相对叉沟对应处,开设有一可供两端穿设梢子的连枢件平置于内的凹槽,以便于主体、铐身的叉沟重合凹槽并使组块夹压于主体与铐身间,以定位组块的元件掉出,使手铐及连枢件呈枢设活动状。
所述的结构改良的手铐,其特征在于棘爪件至少为三片式叠置一起。
所述的结构改良的手铐,其特征在于棘爪件的斜勾齿最后若干齿可设为正齿。
所述的结构改良的手铐,其特征在于正齿为正三角形。
所述的结构改良的手铐,其特征在于凹槽为十字状。
所述的结构改良的手铐,其特征在于凹槽两侧设有小孔以供梢子插置。
所述的结构改良的手铐,其特征在于连枢件于两端各设一穿耳以供梢子穿入,以便于连枢件连同梢子恰平置于凹槽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的优点1.因三片连枢件23连续地枢设于二铐身31间,而连结的梢子24为铐身31、主体33的叉沟313所隐藏住,又连枢件23的宽度远较链条为厚,运用铁剪绝对无法剪断三片连枢件23,其承受力量当至少可达2000磅,而且每一连枢件23的间距十分地狭窄,铁剪并无空隙伸入剪断,隐密性相当好,故手铐30的连结强度较现有的手拷连结强度增加数倍。
2.由于棘爪件10为三片未叠贴的设计,如图5所示,即使嫌疑犯以硬质金属片伸入主体33、铐身31各与铐环32的间隙B而按压棘爪件10,而因尚有另一棘爪件10的斜勾齿11卡制齿勾321,并为铐环32厚度所挡止封闭,因此,居于中间的棘爪件10仍强力卡制铐环32,嫌疑犯毫无空间按压居于中间的棘爪件10而松脱铐环32,整个防范安全性十分有效,不容嫌疑犯有施以小技俩而逃脱的机会。
3.如图4所示,因棘爪件10的斜勾齿11末端一齿(或二齿)设为正齿12,故当铐环32铐绕于手腕时,若铐绕过紧时,公安人员可施以铐环32往外拉动之力,使齿勾321配合弹片35弹性与正齿12设计,以便于齿勾321弹越过正齿12(因正齿无斜向而不具倒向卡制效果)后方为另一斜勾齿11卡止不动;因此,斜勾齿11弹越过正齿12的距离,而为铐环32调整套铐圆径大小的范围,不存在再持以钥匙打开的问题,调整十分简便,同时可视需要,正齿12也能配合斜勾齿11数目而设为二齿不等,增加了机动适用性,也增加了安全效果。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
附图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改良的手拷元件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改良的手拷外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改良的手拷结合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改良的手拷的棘爪件与铐环齿合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改良的手拷的棘爪件与铐环配合平面图。
图6为现有的手拷结合剖视图。
图7为现有的手拷的棘爪件与铐环配合平面图。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结构改良的手铐,如
图1、图3所示,其基本构造的铐环32、铐身31、主体33仍与现有手拷相同,在此不再赘述,而直接对改良处作出说明1.棘爪件10、块体381、弹片35置入与现有手拷同样位置,主体33与铐身31相对棘爪件10一端各开设三处叉沟313,另外,在各二边主体33上的组块20靠近两铐环32相连处,凹设有三处呈十字形凹槽22,以安置两端穿设穿耳231的连枢件23插入,即利用连枢件23的二穿耳231预先各横向穿入一梢子24,使梢子24两端都突出连枢件23表面,以便于梢子24与连枢件23头部构成近似十字状,符合凹槽22形状而安置于凹槽22中,如图2、图3所示,依此将各连枢件23置于各凹槽22内,再将铐身31,在其一端配合枢梢312穿过小孔311、322以枢设铐环32,使主体33、铐身31的叉沟313重合凹槽22并予以铆设固定于主体33,其中枢梢312中央设有较大圆径的挡面314,组块20即夹置于主体33与铐身31间,并利用叉沟313恰封闭凹槽22两边的梢子24于内,仅露出连枢件23上下枢设移动于叉沟313中。
2.如
图1、图5所示,棘爪件10为三片式叠置设计结构,使每一片棘爪件10的位置,恰位于主体33与铐环32、铐身31与铐环32的各间隙B,以及铐环32底端等三处位置。
3.如
图1、图4所示,棘爪件10的斜勾齿11最后一齿设为正三角形的正齿12,以便于在铐环32的齿勾321滑入棘爪件10时,可利用正齿12而作为棘爪件10倒退方向的调整。
4.如
图1所示,由于枢梢312于中央设有挡面314,假若嫌疑犯将枢梢312一端磨掉磨平,也因挡面314恰夹置于主体33与铐身31间,且呈较大径面而贴靠于主体33端面,无法使枢梢312掉落出,防止可能破坏的机会。
权利要求1.一种结构改良的手铐,手铐为两对称半圆状的铐身、主体于外端配合枢梢枢设一半环片、且于外侧设有齿勾区的并夹置于铐身与主体间的铐环,使得铐环滑向铐身、主体缺口端而靠合成圈环状;而铐身、主体间一端靠近链条方向夹置一组块,该组块内缘形成边槽以安置一V形弹片,其上端又压置一棘爪件,该棘爪件朝齿勾一端设成若干斜勾齿,并且棘爪件另端枢设于主体、铐身之间,而主体相邻棘爪件底端缘设有以利用钥匙穿锁入内拨动棘爪件,以便于压制弹片以脱离齿勾松脱铐环的锁心构件,其特征在于主体与铐身相对棘爪件一端各开设若干叉沟,而各主体的组块相对叉沟对应处,开设有一可供两端穿设梢子的连枢件平置于内的、以便于主体、铐身的叉沟重合于内、并使组块夹压于主体与铐身间的凹槽,以定位组块的元件掉出,使手铐及连枢件呈枢设活动状。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结构改良的手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棘爪件至少为三片式叠置一起的棘爪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改良的手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棘爪件的斜勾齿最后若干齿可设为正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结构改良的手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齿为正三角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改良的手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为十字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结构改良的手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两侧设有以供梢子插置的小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改良的手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枢件于两端各设一以供梢子穿入、以便于连枢件连同梢子恰平置于凹槽中的穿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结构改良的手铐,其主要是在主体与铸身相对棘爪件一端开设若干叉沟,而组块相对叉沟处凹设凹槽,以供具穿设销子的连枢件置设于凹槽中;而棘爪件为三片式叠置一起;另外棘爪件的斜勾齿最后一至二齿可设为正齿;借以提高手铐的强度,防止手铐被撬开而使嫌疑犯逃脱。
文档编号E05B75/00GK2150290SQ9320741
公开日1993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1993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1993年3月29日
发明者陈哲谋 申请人:陈哲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