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式手提箱对号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6290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隐藏式手提箱对号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隐藏式手提箱对号锁,是以滑动件底延之卡栓直接与公扣件钩掣,并利用中央旋钮扳转推移连接片杆与滑动件,使滑动件卡栓偏离公扣件,提供以旋钮单控一并达成双边操作,尤具有构件简单、操作便利暨避免开锁矛盾(即不同步)之功效。
时下适用于手提箱之对号锁,各种样式都有,但结构仍脱离不了锁座20及公扣件21共同搭配组合而成(请配合参阅图3所示),由锁座20固结在手提箱本体30上,公扣件21则结合于手提箱盖体31上;尤其是在于锁座上设有多组对号装置22及具有锁舌之滑动件,并使滑动件可受到位于表面上之推钮23带动,且其具有一锁舌位于锁孔24对应处,而能在公扣件21扣入时,使公扣件21所设之卡结体25形成逆向卡止定位,及配合对号装置22之管制滑动件不得移位,以达到锁定效果。
诸如上述之手提箱对号锁,虽然已适合于手提箱结合使用,同时也可以达到锁定与开锁之目的,但实际在使用上时,却因其公扣件在扣锁时,系由卡结凸体25直接推动设于锁座20内部之滑动件锁舌,再配合各对号装置22之锁定,以使滑动件不得移位而达锁定,所以在实际操作及使用上,却有下列之缺点产生1、公扣件直接推动锁舌带动滑动件移位,其间所产生之阻力较大,形成扣锁不易,且容易产生滑动件无法推动,故障率居高不下。
2、公扣件在开锁时会向上扬起,活动空间大,不但有碍观瞻,且容易形成阻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是有鉴于习知结构之实际操作缺失,提供一种以旋钮单控一并达成双边操作的结构简单、操作便利的隐藏式手提箱对号锁。
一种隐藏式手提箱对号锁,主要是藉一锁座定位于手提箱本体上,及两公扣件固结于手提箱盖体上,利用公扣件在手提箱盖合时可以与锁座扣结形成锁定;其特征在于其锁座之底座设有滑槽,配合滑动件底设卡栓套入,且滑动件端柱又铆固一连件片杆,该杆端乃抵于上盖中央椭形孔嵌设旋钮之椭圆底座;使由手提箱盖合时公扣件即钩住卡栓形成掣止,利用号轮选拨正确,再以旋钮扳转造成连接片杆牵带滑动件位移,使卡栓脱出公扣件钩掣而成开启。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隐藏式手提箱对号锁,其特别是在上盖中央椭形孔中,嵌设一有椭圆底座之旋钮,藉转动迫顶一铆固于滑动件端柱之连接片杆滑移,且滑动件底面则对正公扣件延设一卡栓,构成一控制号轮调整及手提箱盖合或开启之锁座;使在手提箱盖合时公扣件即钩住卡栓形成掣止,利用号轮选拨正确,再由旋钮扳转造成连接片杆牵带滑动件位移,使卡栓脱出公扣件钩掣而成开启,进而达到简化扣结、开锁操作防开锁错误或故障之实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之又一个方面,仍系提供一种隐藏式手提箱对号锁;其中,由中央旋钮控制滑移件位移,不会因拨号未完全正确而发生单边开锁、扣结之矛盾情形,故可保持结构之操作正常性,尤具有降低故障率及避免手提箱变形之使用功效者。
本实用新型之再一方面,仍在于提供一种隐藏式手提箱对号锁;其中,单由旋钮扳转即可直接开启两侧之扣结,使另一手部适得以稳握或扶压住手提箱,而不虞开锁进行产生滑脱、偏位,影响滑动件之作动性,使达操作简便、稳定之实施效果。
本实用新型之另一方面,仍是提供一种隐藏式手提箱对号锁;其中,结构上减少诸多不必要加工程序,与组成元件,使成型制作、装配进行得以便捷,可提供生产简化、降低成本之效益。
余下,兹再就本实用新型之结构特征暨操作等顶,以配合图示说明之方式,详列记述于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立体实施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之号轮正确示意图。
图2B是本实用新型之扣结状态示意图。
图2C是本实用新型之开锁状态示意图。
图3是已知手提箱对号锁及实施例立体图。
首先,请配合参阅
图1、2之说明所示本实用新型之结构,主要是由一组锁座40装设在手提箱本体30上,配合手提箱盖体31之公扣件50,使其在手提箱盖合时可与锁座40扣结形成锁定,其中锁座40系在上盖41中段枢固一手把421供提拿用,该上盖41乃由左、中、右上盖411、412与413所组合,乃在中上盖412中央设一椭形孔414,而左、右上盖411、413之前侧面则分别设有数个缺槽416;另在上盖41之左右侧底部各设一定位板42,该板42上并设有数个定位孔421;两底座43位于两定位板42底部,并设定位杆431贯穿定位孔421保持定位,再配合螺丝栓过底座、定位板、上盖后手把42锁结成一体,而底座43内设有一座槽432,该槽432适当位置又有数支轴杆433、及一挡体434与滑槽435,并套设一具有端柱4361、一导孔4362、等数于轴杆433之锁键4363与向下卡栓4364的滑动件436,并利用端柱4361铆一适长连件片杆44,而旋钮437由椭形孔414嵌入,其椭圆底座4371适可触抵片杆44另端,以致滑动件436之导孔4362位于底座之挡体434,其导孔4362内套设一弹性元件438,使滑动件436会受弹性元件伸张而保持迫顶片杆44抵住椭圆底座4371,并能藉旋钮437扳转作反向移位,另外各轴杆433上分别套设定位轮4391、号码轮4392及弹性元件4393组成之对号装置439,且该对号装置439之定位轮4391所设键槽4394可供滑动件436之锁键4363对应嵌入,使由对号装置管制旋钮437之扳转作动。
公扣件50乃系固设于手提箱盖体31侧缘成略突出状,其具有一弯弧51供卡栓4364嵌入,以形成锁定者。
进者,请再配合图2A、2B及2C之说明所示,当对号装置439之定位轮4391键槽4394与滑动件436锁键4363对应时(图2A所示),此时整个锁座呈开锁状态,但未扳转旋钮437时,滑动件436因弹性元件438顶推,使卡栓4364仍嵌于公扣件50之弯弧51内(如图2B所示),以致手提箱盖体31并不能打开;若使用者施力P扳转旋钮437,即可藉椭圆底座4371顶掣片杆44与滑动件436移位,造成卡栓4364脱离公扣件50之弯弧51(如图2C所详示),使手提箱盖体31得以打开。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确实可以改进已知装置的实用性,得到更臻完善之使用效果。
权利要求一种隐藏式手提箱对号锁,藉一锁座定位于手提箱本体上,及两公扣件固结于手提箱盖体上,并有在手提箱盖合时可以与锁座扣结形成锁定的公扣件;其特征在于其锁座之底座设有滑槽,配合滑动件底设卡栓套入,且滑动件端柱又铆固一连件片杆,该杆端乃抵于上盖中央椭形孔嵌设旋钮之椭圆底座;使由手提箱盖合时公扣件即钩住卡栓形成掣止,当号轮处选拨正确位置,旋钮扳转致连接片杆牵带滑动件位移,卡栓脱出公扣件钩掣。
专利摘要一种隐藏式手提箱对号锁,在上盖中央椭形孔中,嵌设一有椭圆底座之旋钮,藉转动迫顶一铆固于滑动件端柱之连接片杆滑移,且滑动件底面则对正公扣件延设一卡栓,构成一控制号轮调整及手提箱盖合或开启之锁座;在手提箱盖合时公扣件即钩住卡栓形成掣止,利用号轮选拨正确,再由旋钮扳转造成连接片杆牵带滑动件位移,使卡栓脱出公扣件钩掣而成开启,进而达到简化扣结、开锁操作防开锁错误或故障之实用效果。
文档编号E05B65/52GK2163217SQ9321277
公开日1994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1993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1993年5月17日
发明者郭永昌 申请人:喜得宝金属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