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形挂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7658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筒形挂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筒型挂锁,特别是涉及一种不需锁匙开启即可迅速将锁栓杆锁扣于圆筒锁壳内,同时止动销会下移挡止扣管,可防止扣管受推移而解扣的筒形挂锁。
现有技术的筒型挂锁1如


图1和图2所示,其欲锁扣时,须先将U形锁钩杆10的一端脚11斜插入锁筒12上的椭圆锁钩孔120内,并使端脚11上的卡槽110嵌合于锁筒12一端的挡止栓14上,而另一端脚15插入椭圆锁钩孔121内,再藉锁匙16转动锁心17,使凸柱18受转动,而带动呈弧状的挡止板19往上移位,并嵌入端脚15上的卡槽150中。如此,U形锁钩杆10便无法自锁筒12内拉出,进而达成锁扣之目的。当欲解扣时,藉锁匙16转动锁心17,带动挡止板19往下回复原位,再将U形锁钩杆10倾斜,使端脚11上的卡槽110脱开挡止栓14,再斜拉出U形锁钩杆10,如此,达成解扣之目的。然而,这种已知筒型挂锁1的设计虽可供U形锁钩杆10与锁筒12结合达成锁扣及解扣之目的,惟其使用上仍有未臻完善处,如1.锁扣时,须将U形锁钩杆倾斜插入锁筒内,方能使其一端脚上的卡槽嵌合于锁筒一端的挡止栓上。
2.锁扣时,须先藉由锁匙转动锁心,使挡止板往下移位后,方能使U形锁钩杆的一端脚插入圆锁钩孔内。
3.U形锁钩杆须选择正确的卡槽方向插入锁筒内,方能使挡止栓及挡止板嵌合(因二端脚上卡槽之方向不同,一端脚是设左侧面,另一端脚则设为背面处)。
4.挡止板只能将端脚单边锁扣,防盗性不佳。
5.解扣时,须将U形锁钩杆倾斜很大的角度,方能使卡槽脱离挡止栓,若受空间所限,极不易将U形锁钩杆脱离锁筒(如受制于轮胎的肋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不须藉用锁匙开启,即可直接将锁栓杆插入圆筒锁壳锁扣,同时止动销会下移抵靠扣管,使其无法推移,可有效防止窃贼藉推移扣管而窃启的筒形挂锁。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筒形挂锁,包括一圆筒锁壳,它为一空心状的管体,其左、右贯穿设一通孔,顶面适当距离处有二锁栓孔及一圆孔,周缘的前方左侧及后方右侧各有一插销孔;二插销,它们各呈一圆杆状分别插入圆筒锁壳的插销孔内;一锁心,为一圆柱体,设置在圆筒锁壳的通孔内;一锁栓杆,为一∩形状的杆体;一封闭盖,用以封闭圆筒锁壳通孔的另一端;一固定栓,用以将锁心固设在圆筒锁壳的一端;其中,在圆筒锁壳内设有二呈半圆形管状的扣管,该二扣管可对合呈一空心的管体,其顶面及底面左、右方各设有一缺口,该顶面相对缺口的对角处则设为挡止部,又该二扣管的周缘左右两侧各设有一条槽,二扣管右端相对设有反向斜切缘,又该二扣管内缘适当处分别凸设有一挡板,在二扣管对合后形成一容置槽,该容置槽内装入一弹簧顶持在二挡板的内侧,另于二扣管对合后,右端内设一套合环,该套合环内依序装入一弹簧元件、一止动环、一扭力弹簧、一套合盖,并藉由一滑动销将锁心插设固定于套合环内,其中套合环内壁设有一横向槽口,其相对边则设有一┓形槽口,又其右方内壁有一环形的唇缘,而止动环及套合盖上分别设有圆孔,以供扭力弹簧系结固定,又止动环一端凸设有止动销,另锁心前段为转动体,后段则设有锁杆,该锁杆近末端处设有穿孔,又锁栓杆下方两端脚各设为一斜面,在二斜面上方各相对设有二斜卡槽。欲锁扣锁栓杆时,将锁栓杆下方二端脚的斜面向锁栓孔内压入,则缺口上的挡止部即藉由斜面之滑动接触,使二扣管呈相反方向移位,再藉由容置槽内弹簧的弹性力,将挡止部嵌入斜卡槽中,如此,即可不藉锁匙开启而轻易将锁栓杆锁扣于圆筒锁壳上;同时,二扣管因弹簧恢复力而恢复原状,此时,扭力弹簧受扭力而使止动销沿┓形槽口下移抵靠扣管,使其无法推移。
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筒形挂锁具有以下优点1.锁扣时,锁栓杆可无方向地插入圆筒锁壳内,操作方便。
2.锁扣时,可不必用锁匙开启,即可将锁栓杆直接插入圆筒锁壳内,并可自动将锁栓杆锁扣。
3.二扣管缺口上的挡止部可将锁栓杆二端脚双边的斜卡槽同时锁扣,且止动销会下移挡止扣管,使其无法推移,供锁扣时更稳固,防盗性更佳。
以下将结合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的筒形挂锁的使用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的筒形挂锁的部分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筒形挂锁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筒形挂锁的套合环及锁心的组装示意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筒形挂锁的组合透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筒形挂锁的组合剖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筒形挂锁的锁栓杆锁扣示意图(一);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筒形挂锁的锁栓杆锁扣示意图(二);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筒形挂锁的锁栓杆锁扣示意图(三);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筒形挂锁的锁栓杆解扣示意图(一);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筒形挂锁的锁栓杆解扣示意图(二)。
首先,请参阅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设有,一圆筒锁壳2,为一空心状的管体,其左、右贯穿设一通孔20,顶面左、右方各设有一锁栓孔21、22,锁栓孔22右端有一圆孔23。圆筒锁壳2前方周缘的左侧设有一插销孔24,后方周缘的右侧则另设有一插销孔25。二扣管3、3′,为呈半圆形的管体,可对合形成一空心管体,并容置于圆筒锁壳2的通孔20内,其顶面及底面左、右方相对各设有一呈弧状的缺口30、31、32、33、30′、31′、32′、33′,其中顶面的缺口30、30′、31、31′对合后的对角处设为挡止部300、300′、310、310′,又该二扣管3、3′周缘左右两侧相对各设有一条槽34、34′、35、35′,二缺口31、31′的右侧则相对设有一反向斜切缘36、36′,又该二扣管3、3′内缘相对凸设有一挡板37、37′,在二扣管3、3′对合后,形成一容置槽40,该容置槽40内装有一弹簧41,其左、右两侧顶持在二挡板37、37′的内侧;二插销50、51,是呈圆杆状的杆体,分别插入插销孔24、25及条槽34′、34、35、35′中;一套合环6,装在二扣管3、3′右端内,该套合环6内依序装入一弹性元件60、一止动环61、一扭力弹簧62、一套合盖63,并通过一滑动销64将锁心7插设固定在套合环6上,其中套合环6内壁设有一横向槽口65,其相对边则设有一┓形槽口66,又其右方内壁有一环形的唇缘67,而止动环61及套合盖63上分别有圆孔610、630,以供扭力弹簧62系结固定,又止动环61一端有一凸起的止动销611,锁心7前段为转动体70,后段有锁杆71,该锁杆71近末端处有穿孔710;一锁栓杆8,可嵌入于圆筒锁壳2内,它是呈一∩状的杆体,两端脚各有一斜面80、81,该二斜面80、81上方各设有相对的二斜卡槽800、801、810、811;一封闭盖9,可固定封于圆筒锁壳2的通孔20左端;一固定栓90,可设入于圆孔23内,并将锁心7固定在通孔20内。
组装时,请参阅图4、图5和图6,仅需先将弹簧41置于二扣管3、3′其中之一的内周缘上,再将二扣管3、3′对合,使弹簧41的两侧分别顶持在二挡板37、37′的内侧边上,并将对合后的二扣管3、3′设置在通孔20内,再将二插销50、51分别插入二插销孔24、25及条槽34′、34、35、35′中,然后在套合环6内部装入弹性元件60,再将扭力弹簧62两端分别系结固定在止动环61及套合盖63的圆孔610、630后,将其整体装入于套合环6内,使止动环61靠持在套合环6的唇缘67上,再将套合盖63粘固,并将锁心7的锁杆71插设其中,再将滑动销64自┓形槽口66插入、经穿孔710而贯穿横向槽口65,再将前述整体组件装入圆筒锁壳2的右端,并使锁心7穿置于通孔20内,而套合环6进入到对合扣管3、3′的右端内部,再用固定栓90将锁心7固定在通孔20内,最后将封闭盖9焊接固定在圆筒锁壳2的左侧面上;将通孔20封闭,如此,即完成装配工作。
当要锁扣锁栓杆8时,请参阅图7、图8和图9所示,仅需将下方二端脚的斜面80、81向圆筒锁壳2的锁栓孔21、22压入,使缺口30、30′31、31′上的挡止部300、300′、310、310′与斜面80、81形成贴紧的接触滑动,此时二扣管3、3′即呈相反方向移位(即扣管3向左侧移位,扣管3′向右侧移位),使锁栓杆8可顺利下降,同时套合环6因锁栓杆8推压,而向右压缩弹性元件60,并使靠持在唇缘67上的止动环61一端的止动销611也随之沿┓形槽口66右移,再藉由弹簧41的弹性力,使挡止部300、300′、310、310′迅速嵌入锁栓杆8下方的斜卡槽800、801、810、811中,以形成挡持状态,如此,即可在不需锁匙开启的状况下,迅速将锁栓杆8锁扣于圆筒锁壳2上;同时,二扣管3、3′因弹簧41的恢复力而恢复原状(即扣管3′不再遮蔽┓形槽口66),此时,扭力弹簧62受扭力而使止动销611沿┓形槽口66下移挡持扣管3′,此时,若窃贼将圆筒锁壳2左端的封闭盖9破坏,试图利用工具推移扣管3′解扣,则由于扣管3′受止动销611阻挡,而无法推移,可有效防止窃贼因推移扣管3′而解扣。
再者,当需解扣时,请参阅
图10和
图11所示,仅需顺时针旋转锁心7的转动体70,使锁杆71转动,带动滑动销64沿着斜切缘36、36′推动二扣管3、3′呈相反方向移位(即扣管3向左侧移位,扣管3′向右侧移位),并使穿套其外的套合环6也随之旋转,进而使靠持在唇缘67上的止动环61一端的止动销611也随之旋转移位。此时,扣管3、3′的缺口30、30′31、31′的挡止部300、300′、310、310′即脱离锁栓杆8的斜卡槽800、801、810、811,如此,锁栓杆8的斜卡槽800、801、810、811即无挡止部300、300′310、310′之扣制,而可轻易将锁栓杆8自圆筒锁壳2取出。取出时,套合环6因弹性元件60的恢复力而左移复位,连带使靠持在唇缘67上的止动环61一端的止动销611也随之向左归位,最后再以反时针方向旋转锁心7的转动体70,使锁杆71转动,而带动滑动销64沿着斜切缘36、36′滑移,并使穿套其外的套合环6随之旋转,进而带动止动环61转动,使┓形槽口66下移,而止动销611卡持在扣管3′上,此时二扣管3、3′受弹簧41的弹力顶持,也使缺口30、30′、31、31′上的挡止部300、300′、310、310′同时回复至原来锁扣的位置,以备下次锁扣使用(见图6)。
权利要求一种筒形挂锁,包括一圆筒锁壳,为一空心状的管体,其左、右贯穿设一通孔,顶面适当距离处有二锁栓孔及一圆孔,周缘的前方左侧及后方右侧各有一插销孔;二插销,各呈一圆杆状分别插入圆筒锁壳的插销孔内;一锁心,为一圆柱体并设置在圆筒锁壳的通孔内;一锁栓杆,为一∩形状的杆体;一封闭盖,用以封闭圆筒锁壳通孔的另一端;一固定栓,用以将锁心固设于圆筒锁壳通孔的一端;其特征为在圆筒锁壳内设有二呈半圆形管状的扣管,该二扣管可对合呈一空心的管体,其顶面及底面左、右方各有一缺口,该顶面相对缺口的对角处则设为挡止部,该二扣管的周缘左右两侧各有一条槽,二扣管右端相对设有反向斜切缘,又该二扣管内缘适当处分别凸设有一挡板,并在二扣管对合后形成一容置槽,该容置槽内装入一弹簧顶持在二挡板的内侧,另于二扣管对合后,右端内设一套合环,该套合环内依序装入一弹性元件、一止动环、一扭力弹簧、一套合盖,并藉由一滑动销将锁心插设固定于套合环内,其中套合环内壁设有一横向槽口,其相对边则设有一
形槽口,又其右方内壁有一环形的唇缘,而止动环及套合盖上分别设有一圆孔,以供扭力弹簧系结固定,又止动环一端凸设有止动销,另锁心前段为转动体,后段则设有锁杆,该锁杆近末端处设有穿孔,又锁栓杆下方两端脚各设为一斜面,在二斜面上方各相对设有二斜卡槽。
专利摘要一种筒形挂锁,包括一圆筒锁壳、二扣管、一弹簧、二插销、一套合环、一弹性元件、一止动环、一扭力弹簧、一套合盖、一滑动销、一锁心、一固定栓、一封闭盖及一锁栓杆。锁扣锁栓杆时,仅需将锁栓杆向锁栓孔内压入,则二扣管上之挡止部即与锁栓杆端脚之斜面接触滑动,再藉由容置槽内弹簧的弹力,使二扣管之挡止部嵌入卡槽中,如此,即可不需锁匙开启的状况下,迅速将锁栓杆锁扣于圆筒锁壳上。
文档编号E05B67/00GK2184748SQ9324073
公开日1994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1993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1993年10月14日
发明者苏茂吉 申请人:瑞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