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构造的皮箱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0157阅读:6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良构造的皮箱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良构造的皮箱锁。
锁具的使用已有很长的历史,而随着科技与制造技术的进步,各式精密的锁具不断被设计及使用。


图1为已有技术的一种皮箱锁的结构示意图,这种皮箱锁主要由一片体10与底板11组成锁具框体,在片体10两端分别呈一容置扣压片12与抵扣片13的凹槽,且于适当位置置以一锁扣16插置于抵扣片13,同时该抵扣片13并以一弹簧15连接一挡片14,而扣压片12的勾持片17恰位于抵扣片13与挡片14之间,利用扣压片12的下压力及弹簧15的伸展特性,将挡片14往外侧推离抵扣片13并藉抵扣片13卡制于扣压片12的勾持片17上,即呈闭锁状态,同时藉锁扣16与抵扣片13接触位置的改变,控制锁具是否恒为闭锁状态,利用手指将抵扣片13往后按压,使扣压片12脱离抵扣片13的卡制并藉弹簧15的回复力带动挡片14向抵扣片13回复,将扣压片12往上顶开,即为开锁状态。
上述锁具在开闭锁时仅需以极简单之按压动作,即可迅速完成开闭锁动作,有快速、简便之实用价值,但仍有其不尽理想的地方,略述如下一、由于该锁具由六组件构组成,而各构件间为求彼此间的配合,在使用的材质及制造难度方面均甚为耗费,增加了成本支出。
二、由于其扣压片在下压时,勾持片是同时碰触到抵扣片与挡片,形成双重的磨擦阻力,使扣压片的下压动作无法顺畅完成,而需费较大之力气方可将扣压片下压以完成闭锁功能。
三、由于其闭锁动作系藉弹簧拉伸带动挡片向外侧推离抵扣片,然弹簧在拉伸状态下最易产生弹性疲乏现象,而皮箱大部分时间均为闭锁状态,弹簧在长期拉伸下,产生弹性疲乏使其无法带动挡片回复,使扣压片无法顺利向上顶开,或甚至产生无法顶开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利用较少之材质、构件而组成具有适当开闭锁功能的、开闭动作顺畅的、减少弹簧弹性疲乏现象的皮箱锁。
本实用新型附图图面说明如下
图1为已有技术的皮箱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构件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闭锁状态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开锁状态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作详细说明请参阅图2,即本实用新型的构件分解图,由一锁具片体20、一扣压片40、一抵扣片50及二弹簧60、61组成整体,其中该锁具片体20两端分别呈一扣压片容置槽21与一抵扣片容置槽28并在该二者间具有一锁扣30,该扣压片容置槽21的后侧镂空一贯穿孔22并于两侧向下延伸二栓片23,在贯穿孔22略前向下延伸一弹簧容置孔24而容置槽21的前端两侧各具一导向槽孔25、26并于二导向槽孔25、26间具一贯穿槽孔27。而该抵扣片容置槽28两侧及下端则向下延伸成一导向框架29,同时在抵扣片容置槽28略向后处之片体20下缘向下延伸一弹簧抵片31,该扣压片40是一长形片体,在其后端两侧向下延伸二勾形卡片41、42,而其前端两侧则向下延伸二导向片43、44并于二导向片43、44间具一勾持片45,在勾持片45与抵扣片50的接触面46并做成适当之弧度,同时在扣压片40与锁具片体20之弹簧容置孔24对应处具有一凹槽;该抵扣片50为一略呈 形体,在其前端则向上延伸一扣片51且于其略后端对应锁具片体20之锁扣30处具有一槽孔52,而抵扣片50的末端为按压片53且于其按压面54做成内凹的弧度,另外在抵扣片50之后缘具有弹簧卡体55;当由上述构件在组合时,是将扣压片40后端的勾形卡片41、42由锁具片体20扣压片容置槽21的贯穿孔22穿置,而扣压片40的二导向片43、44及勾持片45则分别容置于对应的导向槽孔25、26及贯穿槽孔27中,同时在锁具片体20的弹簧容置槽24与扣压片40间装设一强力弹簧60,而在锁具片体20的栓片23上插置一栓柱32以限制扣压片40,即完成扣压片40与锁具片体20的组合。然后将抵扣片50穿置于抵扣片容置槽28的导向框架29上并使锁扣30容置于抵扣片50对应的槽孔52内,同时在抵扣片50的弹簧卡体55与锁具片体20的弹簧抵片31间亦设置一弹簧61,完成抵扣片50与锁具片体20的组合。
至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请参阅图3、图4,当欲闭锁时是利用扣压片40的下压力量配合扣压片40前端勾持片45接触面46之弧度设计,将抵扣片50略为后压并压缩弹簧61,待扣压片40密合于锁具片体20时,即藉弹簧61之回复力带动抵扣片50的扣片51卡制扣压片40的勾持片45,即完成闭锁功能;当欲开锁时系利用手指将抵扣片50往后按压,使抵扣片50的扣片51脱离扣压片40的勾持片45,利用扣压片40与锁具片体20间的强力弹簧60,将扣压片40往上弹开,即达到开锁功能;其中该扣压片40的二导向片43、44及勾持片45接触面46之弧度设计使扣压片40下压之动作更为顺畅,而该锁扣30的作用是在于改变其与抵扣片50之接触位置以控制锁具是否恒为闭锁状态,同时本实用新型在动作时,弹簧均为压缩动作,藉以减少弹性疲乏的现象产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最简易之构件,即能达到适当的开闭锁功能,减少材质及成本之耗费,同时藉各构件组之配合,使开闭锁动作更为顺畅,且弹簧均为压缩动作,有利于减少弹性疲乏和延长使用寿命。故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较更具有实用价值。
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构造的皮箱锁,主要由一锁具片体(20)、一扣压片(40)、一抵扣片(50)及二弹簧(60)、(61)组成整体,其特征在于a)锁具片体(20)两端分别呈一扣压片容置槽(21)与抵扣片容置槽(28),该扣压片容置槽(21)之后侧镂空一贯穿孔(22)并于两侧向下延伸二栓片(23),在贯穿孔(22)略前向下延伸一弹簧容置孔(24),而容置槽(21)的前端两侧各具一导向槽孔(25)、(26),并于二导向槽孔(25)、(26)间具一贯穿槽孔(27),而该抵扣片容置槽(28)两侧及下端则向下延伸成一导向框架(29),同时在抵扣片容置槽(28)略向后处之片体(20)下缘则向下延伸一弹簧抵片(31);b)扣压片(40)是一长形片体,在其后端两侧向下延伸二勾形卡片(41)、(42),而其前端两侧则向下延伸二导向片(43)、(44)并于二导向片(43)、(44)间具一勾持片(45),在勾持片(45)与抵扣片(50)的接触面(46)做成适当之弧度,同时在扣压片(40)与锁具片体(20)之弹簧容置孔(24)对应处具有一凹槽;c)抵扣片(50)为一略呈 形体,在其前端则向上延伸一扣片(51)且于其略后端对应锁具片体(20)之锁扣(30)处具有一槽孔(52),而抵扣片(50)的末端为按压片(53),另外在抵扣片(50)之后缘具有一弹簧卡体(55);d)由上述构件配合一强力弹簧(60)装置于锁具片体(20)之弹簧容置孔(24)与扣压片(40)对应之凹槽间,一弹簧(61)装置与锁具片体(20)的弹簧抵片(31)与抵扣片(50)弹簧卡体(55)间,完成整体之组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良构造的皮箱锁。是在锁具片体两侧分别设置一扣压片及一抵扣片,同时在扣压片与片体间置有一强力弹簧,而抵扣片亦以一弹簧连接于片体一侧端,利用扣压片的下压力及扣压片前端钩持片之弧面配合,将抵扣片及弹簧略为后压,再籍弹簧的弹性将抵扣片弹回卡制扣压片的钩持片,,即闭锁。将抵扣片往后按压,使扣压片的钩持片脱离抵扣片的卡制并配合强力弹簧的弹力,将扣压片往上弹开,即达到开锁状态。
文档编号E05B65/00GK2196159SQ9423854
公开日1995年5月3日 申请日期1994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1994年4月14日
发明者陈锦清 申请人:陈锦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