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1892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多用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可调、多用途椅子。
现有的椅子有坐椅、躺椅,但形式单一,往往只能实现坐、躺等一、两种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作为椅子,又能当作车蓬、还能用作小车、便于调整、易于携带搬运,适用范围广泛的多用途椅子。
本实用新型包括两对称的呈“L”形状的扶手杆,扶手杆与一“U”形的靠背杆活络连接于其中间任一位置,扶手杆与靠背杆的杆端之间活络连接一“U”形椅面杆。
由于采用活络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各杆之间可相互调整,以组成坐椅、躺椅、摇椅、车蓬或手推车。


图1-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坐椅功能示意图。该实施例包括两对称的呈“L”形状的扶手杆1,扶手杆1的中间任一位置与一“U”形靠背杆4的中间任一位置呈活络连接,扶手杆1与靠背杆4的杆端之间活络连接一“U”形椅面杆2,扶手杆1间可配置一加固横杆3,椅面杆2上可配置一坐面6,靠背杆4的“U”形开口部位配置一靠面7即可构成坐椅。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摇椅功能示意图。靠背杆4的“U”形开口部位配置一靠面7、扶手杆1的“U”形底部位配置一靠面8即可。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躺卧功能示意图。扶手杆1“U”形底部位与靠背杆4的“U”形底部位之间配置一靠面9即可。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躺坐功能示意图。只要将实施例3的位置反转90°倒置即可。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车蓬功能示意图。将靠背杆4固定,将扶手杆1沿水平方向拉平即可。图中,10是小车。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手推车示意图。调整靠背杆4与扶手杆1、椅面杆2之间的相对位置,使得靠背杆4的“U”形开口朝下,并在其端部的管状套内插入轮子11的固定轴即可。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经过简单变化,即具有坐椅、躺椅、摇椅、车蓬或手推车的功能。
权利要求1.一种多用椅,包括两对称的呈“L”形状的扶手杆(1),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扶手杆(1)的中间任一位置与一“U”背靠背杆(4)的中间任一位置呈活络连接,扶手杆(1)与靠曳杆(4)的杆端之间活络连接一“U”形椅面杆(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椅,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椅面杆(2)上可配置一坐面(6),靠背杆(4)的“U”形开口部位配置一靠面(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椅,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靠背杆(4)的“U”形开口部位配置一靠面(7),所说的扶手杆(1)的“U”形底部位配置一靠面(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椅,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扶手杆(1)“U”形底部位与靠背杆(4)的“U”形底部位之间配置一靠面(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椅,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靠背杆(4)的“U”形开口端部的管状套内固定有轮子(11)。
专利摘要一种多用椅,包括两对称的呈“L”形状的扶手杆,扶手杆与一“U”形的靠背杆活络连接于其中间任一位置,扶手杆与靠背杆的杆端之间活络连接一“U”形椅面杆,经过简单调整,即具有坐椅、躺椅、摇椅、车篷或手推车的功能,具有便于调整、易于携带搬运、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文档编号A47C4/42GK2214769SQ9424366
公开日1995年12月13日 申请日期1994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1994年10月15日
发明者苏菲 申请人:苏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