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床的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2329阅读:13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弹簧床的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弹簧床的结构改良,主要改良在于使弹簧床可拆成完整的小体积组件有关。
一般弹簧床的结构大致分为三层,中层为弹簧组,弹簧组的上、下侧分别包覆了数层软垫层——例如布、泡棉、椰棕等,再包覆一层表面层——例如布或草席,可谓构造复杂,产制不易;除上述构造层多外,习用弹簧床尚需以缝线或固定绳将上述软垫层和表面层和弹簧组固定;另,有些弹簧组则迳在上、下两面泡垫泡绵层再于外以罩套包固。但,此类传统弹簧床有一共通缺点,即卖到使用者手上时,弹簧床为一体,即一整片,笨重,不利于搬运与安置。
而在使用者方面,弹簧床初购时固然家俱行会帮人送到定点,但,日后若使用者要自行搬移——例如小孩尿床要晒干、房间内家俱要换换摆设方位、或同一屋内要换房间,则一个人将很难搬运,且在搬运中(即使为二人以上)因为体较大要东躲西闪,甚至根本上不了楼梯!而,这种传统弹簧床另一最大问题,即前已提及的小孩尿床等的类似问题(又如卧病者呕吐),这些含有强烈异味的污染物一下子被软垫层或泡棉层吸收,对使用者而言,除了擦洗外,只能勉强搬出去晒干(又遭遇搬的问题)或以吹风机强力吹干,再喷些香水,让异味、香味并存,忍耐用些时日后再整个丢弃换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种藉以获致可拆卸、易搬运、易储存、可拆洗、可更换的弹簧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达到的弹簧床的结构包括面层、缓冲层和弹性层,其中面层内侧面和缓冲层以黏扣带固附,且面层内侧面环周近边缘处布设有的扣具,而弹性层则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弹性单元以黏扣带或扣具固附而构成,并每一弹性单元的罩套环周设有扣具,而可对应和面层的扣具扣合,以构成一完整的弹簧床并利于拆卸。
本实用新型具有可拆卸、省空间、易搬运及储存,且一人即可达成;弹簧床构造中最易吸水留污的面层及缓冲层均可容易拆洗、甚至更换,另于日后损弃时也便于分开弃置处理的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面层(1)、缓冲层(2)和弹性层(3)所构成,其中面层(1)内面环周近边缘适量等间布设有扣具(11),以和弹性层(3)的弹性单元(31)下层外侧环布的扣具(311)对应扣合,而在面层(1)的扣具(11)内侧亦环布有适量的黏扣带(12)以对应缓冲层(2)上的黏扣带(21),进而将缓冲层(2)固附在面层(1)内,并因面层(1)扣固在弹性层(3)的弹性单元(31)上,而将缓冲层(2)包覆在面层(1)与弹性层(3)间。
详细构造如图2、图3所示,面层(1)可在布面(或丝面)内包设衬层,而在其内侧面上布设前述的扣具(11)和黏扣带(12);面层(11)内侧固设的缓冲层(2)则由泡绵构成,在其底侧面设有一层不织布(22),而在其上侧面才设有黏扣带(21)以便和面层(1)固附;至于弹性层(3)则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弹性单元(31)所构成,弹性单元(31)间的上面以黏扣带(311)相扣合或其中的一弹性单元(31)上车缝黏扣带(311)的一边,再以黏扣带(311)黏附另一弹性单元(31),而弹性单元(31)间的两侧面则以扣具(312)相扣合,使弹性单元(31)的固合更牢靠;另,每一弹性单元(31)均由一在布质(最好为深色)罩套(313)内衬一层不织布(316),再套含弹簧组(317)而构成;罩套(313)外则设有拉链(314)以拉合罩套(313),又,弹性单元(31)的罩套(313)下层周缘则布设有扣具(315),并对应面层(1)的扣具(11)而可扣合,使面层(1)固附缓冲层(2)后再整个扣附在弹性层(3)的弹性单元(31)上,进而成为一完整的弹簧床。
欲拆卸时,请参见图4,使用者(4)可由拆卸扣具(11)、(315)而取下面层(1)及缓冲层(2)分开,复拆卸扣具(312)及黏扣带(311),使各弹性单元(31)分开,并折叠好面层(1)及缓冲层(2),即可如图4所示,由使用者(4)一个即可搬运或储存。
此外,在应用实施上,弹簧组(317)可以高密度的发泡体取代,扣具(11)(312)(315)及黏扣带(12)(21)(311)均可由各式之类似品替代,例如拉链、钮扣、绳带等,均可作直接替代。
权利要求1.一种弹簧床的结构改良,包括面层(1)、缓冲层(2)和弹性层(3),其特征是面层(1)内侧面和缓冲层(2)以黏扣带(12)固附,且面层(1)内侧面环周边缘处布设有扣具(11),而弹性层(3)则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弹性单元以黏扣带(12)或扣具固附而构成,在每一弹性单元上的罩套(313)环周设有扣具(315)可与对应和面层(1)的扣具(315)扣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床的结构改良,其特征是弹性层(3)的弹性单元间在上面是以黏扣带(12)固连,而在两侧则是以扣具扣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床的结构改良,其特征是弹性层(3)的弹性单元,是由一罩套内衬一层不织布即包罩弹簧组而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床的结构改良,其特征是面层(1)和缓冲层(2)亦可由拉链或扣具固附。
5.根据权利要求所述1的弹簧床的结构改良,其特征是面层(1)和弹性层(3)亦可以黏扣带(12)或拉链固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床的结构改良,其特征是弹性层(3)的弹性单元间亦可以拉链固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床的结构改良,其特征是缓冲层(2)由泡绵底面贴黏一层不织布而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床的结构改良,其特征是弹性层(3)的弹性单元亦可由罩套内罩高密度发泡体而构成。
专利摘要一种弹簧床的结构改良,包括面层、缓冲层和弹性层,其中面层内侧面和缓冲层以黏扣带固附,且面层内侧面环周近边缘处布设适量的扣具,而弹性层则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弹性单元以黏扣带或扣具固附而构成,并每一弹性单元的罩套环周设有适量扣具,而可对应和面层的扣具扣合,以构成一完整的弹簧床,并,面层和缓冲层可拆下清洗或更换,且弹性层可拆解为较小的弹性单元而易于搬运或储存。
文档编号A47C27/14GK2212935SQ9520027
公开日1995年11月22日 申请日期1995年2月20日 优先权日1995年2月20日
发明者张敏家 申请人:张敏家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