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铰链式手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3159阅读:15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铰链式手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铐,尤其涉及一种铰链式手铐,属于改造换代的戒具新品。
手铐是公安机关、警察和监狱等机关常用的一种戒具,其基本要求是要有良好的限制被铐者活动的作用。目前常用的各类手铐,其左右铐体之间一般通过链条来连接,由于链条通常较长,被反铐的被铐者能容易地将反铐着的手转到身前;而且,链条一般均只有一根,被铐者的手能够转动,便于其进行撬锁;再者,一根链条的强度也不够。另一方面,传统的手铐有的虽然防拨撬功能不错,但其结构复杂,致使生产成本提高;而有的结构简单,但同时也存在了性能不佳,易被撬开或拨开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被反铐者无法将手转到身前的手铐。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被拨撬,具有自锁保险功能的手铐。
本实用新型的手铐包括左右铐体,所述铐体包括有铐圈、带有棘齿的锁紧圈、固定板和位于固定板内的锁芯,其特征在于,连接所述左、右铐体的连接体为铰链,所述铰链通过圆柱销连接到所述铐体的固定板上。
如上所述,由于在本实用新型的手铐中采用了铰链结构,从而进一步限制了被铐者手的活动范围,防止了其进行撬开手铐的活动。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及其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手铐的结构示意图。

图1所示,铐体一般包括铐圈1、锁紧圈2和固定板3,在固定板3内设置有锁芯。铐圈1与固定弧3相连,而锁紧圈2通过柱销4与铐圈1可转动地连接。在锁紧圈2上部分设有棘齿5,该棘齿5与锁芯中的锁紧齿6相啮合。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左右铐体连接方法,采用铰链14来连接,铰链14的一端通过圆销15连接固定板3上,一般采用2到4根铰链进行连接,这样,被铐者的手就不能任意转动,从而限制了被铐者手的活动范围,防止其进行撬开手铐的活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改进是锁芯,该锁芯包括有锁紧齿6、保险块7和锁孔8。锁紧齿6上有与锁紧圈2上的棘齿5啮合的棘齿9,用于锁住锁紧圈2。保险块7位于锁紧齿6的右侧,其一端向下延伸至固定板3一侧,在固定板3上开有一通孔10,保险块7部分伸入该通孔10,但不伸出;另一端靠近锁孔8。在保险块7上有一凹槽11,而在锁紧齿6上有一对应的凸块12。手铐在使用时,用钥匙在通孔10中一插,则保险块7向上移动,使保险块7上的凹槽11与锁紧齿6上的凸块12错开,保险块7顶住锁紧齿6,这样,手铐就处于自锁(保险)状态。既使被铐者用铁皮、铅丝等工具从手铐锁缝中或锁孔中插入拨动也无法使锁紧齿6脱离锁紧圈2。要打开手铐,必须用一带有凸块13的专用钥匙,插入锁孔8中,先顺时针转动,由钥匙上的凸块13把保险块7向下推动,使保险块7上的凹槽11与锁紧齿6上有凸块12对准,再逆时针转动,由钥匙上的凸块13带动锁紧齿6脱离锁紧圈2,这样,才能打开手铐。从
图1中还可以看出,在保险块7和锁紧齿6之间还设置有一弹簧13,该弹簧13的作用是使锁紧齿6打开后能自动复位。
权利要求1.一种铰链式手铐,包括左右铐体,所述铐体包括有铐圈、带有棘齿的锁紧圈、固定板和位于固定板内的锁芯,其特征在于,连接所述左、右铐体的连接体为铰链,所述铰链通过圆柱销连接到所述铐体的固定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式手铐,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包括锁紧齿、锁孔和保险块,所述锁紧齿上的齿与所述锁紧圈上的棘齿啮合,所述保险块呈条块状,其一端位于所述固定板一侧,且在所述固定板上有一通孔,另一端位于锁孔一侧,插入锁孔的钥匙转动后可推动该保险块;在所述保险块上有一凹槽,而在所述锁紧齿上有一对应的凸块,在所述锁芯处于非保险状态时,所述锁紧齿上的凸块位置与所述保险块的凹槽相对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链式手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保险块和锁紧齿之间有一弹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式手铐,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为2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铰链式手铐。传统的手铐存在着被铐者有较大活动范围,易于被撬开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手铐包括左右铐体,所述铐体包括有铐圈、带有棘齿的锁紧圈、固定板和位于固定板的锁芯,其特征在于,连接所述左、右铐体的连接体为铰链,所述铰链通过圆柱销连接到所述铐体的固定板上。本实用新型的手铐进一步限制了被铐者的活动范围。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手铐还改进了锁芯使之具自锁功能。
文档编号E05B75/00GK2229959SQ95216570
公开日1996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1995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1995年6月29日
发明者王成汉, 崔宝生 申请人:上海成汉保安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