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盗、防火门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3639阅读:5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盗、防火门窗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用的防盗、防火门窗,特别是一种与防盗笼相配套使用的自救、互救式防盗、防火门窗装置。
目前,为防止小偷入室盗窃,人们纷纷在各自的居室、办公楼等的门窗上安装防盗笼。虽达到了防盗作用,但是,由于这些防盗装置均未设有人员安全疏散门路,一旦遇到房屋失火的情况时,人们往往被这些自设的防盗装置所困死,也为消防工作设置了人为的障碍,使消防人员无法顺利的从门窗外进行营救工作。如此隐患如不根治,就会给国家、集体、家庭带来无法弥补的巨大损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与门窗上现有的防盗笼配套使用的,能在防盗的同时也能在失火等情况下为室内人员及消防人员提供简单、轻便的,可进行自救、互救的防盗、防火门窗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装置是在一般门窗防盗笼的相应位置开设有一特定的窗框,安装有窗门活动架和配套的滑轮升降架及带绞盘的吊篮。其中,窗门活动架是由窗子、内撑和外撑三部分组成。窗子的一边是与门框活动连接的,其另一边的上下边框也是与外撑的一端活动连接的。在窗子上边框相应位置有一个档块。外撑的相应位置上也有一个挡块。内撑的一端是活动连接在外撑的另一端上的,内撑的另一端则是与窗框相连接的。该窗门活动架在关闭情况下,与整个防盗笼连为一体,起到防盗作用;在开启情况下,用户只要在室内象推一般窗子一样,将窗门活动架推开,窗门活动架的三个部分就自动行成一个还不稳固的三角支架,为室内人员脱身的门户。此时,分别在窗子与外撑上的两个挡块正好在一条直线上。滑轮升降架是一个固定有定滑轮的装置,其是通过插入窗子和外撑上的挡块与窗门活动架连接的,这样就使窗门活动架打开时形成的三角支架变稳固。带绞盘的吊篮是通过绞盘上的钢丝与滑轮升降架的定滑轮套接构成一个完整的滑轮装置。在失火情况下,室内人员从窗门活动架打开形成的门户脱身。如果是在高层建筑上,其可坐入挂在滑轮升降架定滑轮上的带绞盘的吊篮中,通过自放绞盘上的钢丝使吊篮平稳放至地面,安全脱险,此为自救方式;如果还有人员困于室内,则可将绞盘从吊篮上取下,地面的人员通过拉紧钢丝,使吊篮升上楼去,让被困人员坐入吊篮,由地面人员放松钢丝,使其安全到达地面,此为互救方式。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现有门窗上的防盗笼加装上特有的窗门活动架,在不破坏原有防盗笼的防盗作用的同时,又为用户专门设立了在失火等情况下脱身的门户。另外再与窗门活动架配套装有滑轮升降架和带绞盘的吊篮,从而,也为高层建筑住户提供了安全、轻便的脱身装置。同时也为消防工作提供了很大帮助,从根本上挽救了国家、集体、家庭的生命财产免受重大损失。


图1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图2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关闭结构示意图图3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开启结构示意图实施例该装置是在一般门窗防盗笼(1)的相应位置开设有一特定的窗框(2),安装有窗门活动架和配套的滑轮升降架(6)及带绞盘的吊篮(7)。其中窗门活动架是由窗子(3)、内撑(4)和外撑(5)三部分组成,密子(3)的一边是与窗框(2)用两个活动铰链连接的,其另一边的上下边框是与外撑(5)的一端通过限位螺丝(8)连接的。在窗子(3)的上边框相应位置有一个挡块。外撑(5)的相应位置上也有一个挡块。内撑(4)的一端是用两头带限位螺丝的圆钢连接在外撑(5)的另一端上的,内撑(4)的另一端则是与窗框(2)用两个活动铰链连接的。带绞盘的吊篮(7)是通过绞盘上的钢丝与滑轮升降架(6)的定滑轮套接构成一个完整的滑轮装置。
权利要求1.一种防盗、防火门窗装置,由防盗笼组成,其特征在于在防盗笼(1)的相应位置开设有一特定的窗框(2),安装有窗门活动架和配套的滑轮升降架(6)及带绞盘的吊篮(7),其中窗门活动架是由窗子(3)、内撑(4)和外撑(5)三部分组成,窗子(3)的一边是与窗框(2)活动连接,另一边的上下边框是与外撑(5)的一端进行活动连接的,在窗子(3)的上边框相应位置有一个挡块,外撑(5)的相应位置上也有一个挡块,内撑(4)的一端是活动连接在外撑(5)的另一端上的,内撑(4)另一端则是与窗框(2)相连接的,滑轮升降架(6)是一个固定有定滑轮的装置,是通过插入窗子(3)和外撑(5)上的挡块与窗门活动架连接的,带绞盘的吊篮(7)是通过绞盘上的钢丝与滑轮升降架(6)的定滑轮套接构成一个完整的滑轮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防火门窗装置,其特征在于窗子(3)、内撑(4)均是通过活动铰链与窗框(1)进行连接的,窗子(3)与外撑(5)是通过螺丝(8)进行连接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用防盗、防火门窗。其通过在防盗笼、门、窗加装窗门活动架和配套的滑轮升降架(6)及带绞盘的吊篮(7)。在防盗的同时,为用户特别是高层建筑的住户,在失火等情况下,设立了迅速脱身的门户,以及安全到达地面的简单、轻便的自救、互救装置。同时也为消防工作提供了很大帮助,大大缩短了营救时间,从根本上挽救了国家、集体、家庭的生命财产免受重大损失。
文档编号E06B5/10GK2241761SQ95226490
公开日1996年12月4日 申请日期1995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1995年11月15日
发明者张敖明, 杨正权 申请人:张敖明, 杨正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