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盗防尘隔音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8417阅读:5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盗防尘隔音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盗防尘隔音门,尤指一种不锈钢金属门的改良结构。
现今不锈钢或其他金属所制的金属门,虽型态上有所差别,然功能均仅为防盗而已,而欠缺适当的防尘及隔音作用,如本申请人先前提出申请并经核准公告的台湾专利申请第82215629号“改良型防盗门”为例,亦即如图5所示,为以数个组合成“日”字形的多个型内框架51以及覆盖在前、后表面的金属门板50所组成而成,而前、后金属门板50为在上、下、左、右门边位置相互压接成一体,使得门体正、背面转角位置呈无接缝的状态,据以免除被撬开的困扰与获得良好的防盗效果,然上述构造不具防尘及隔音的效果,如图6的与门框靠接的俯视平面图所示,该金属门板50靠接于门框40之际,虽有位于门框40外侧部位的外突型式的门挡41提供适当的内、外隔离作用,然为确保金属门可顺畅地开启或闭合,在门框40与金属门板50间有一缝隙60存在,惟此缝隙60无法防止门外的灰尘渗入与无法提供适当的隔音效果,该缝隙60虽可通过设计得较为密接而获得改善,但实际设计上却涉及精度问题,且在金属门或门框稍有变形时,便无法如期地关闭或开启,故亦非良好的解决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盗防尘隔音门,可在不降低防盗效果的情况下,使得金属门板端面更加美观,而且兼具适当的防尘及隔音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防盗防尘隔音门,它包括一内框架、覆盖于该内框架表面的一前金属门板和一后金属门板,其特征在于前金属门板形成通过门体四个门边而延伸至门体四个端面位置的型态,门板的各端面形成经弯折而成的凹陷槽,后金属门板亦形成通过门体四个门边而延伸至门体四个端面位置的型态,门板的各端面形成经弯折而成的凹陷槽,在前、后金属门板相应的凹陷槽位置点焊结合,并在相应的凹陷槽之间形成一套合槽,还包括可环绕套合于前述前、后金属门板间所形成的套合槽内的一止挡条,止挡条有外突于门体端面而可供门框贴靠的突部。
在上述的防盗防尘隔音门中套合槽可为具开口的T形,且止挡条截面为T形;套合槽可为具开口的三角形,且止挡条截面为三角形;套合槽可为具开口的L形,且止挡条截面为呈L形;止挡条的外端面可为半球形,而对应于止挡条内侧的内框架亦可形成互补的凹陷型态;止挡条可具挠性及弹性;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优点和积极效果非常明显。由以上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前、后金属门板的端部经弯折形成具凹槽的型式,并通过点焊形成可插套结合挠性止挡条,使板体接缝位置完全隐藏于内,不仅使得金属门的端面位置较为美观,更兼具防盗、防尘及隔音等多重功效。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特征及目的。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组合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组合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组合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与门框配合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现有金属门体的外观示意图。
图6是现有金属门体与门框配合的剖视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金属门可形成多种不同型式,以下依次说明,首先如
图1所示的第1实施例俯剖视图所示,门体10亦为以前、后金属门板11、12包覆住内框架13所构成,而本实用新型具特色之处在于该前、后金属门板11、12为在对应于门体的上、下、左、右端部中央位置相互衔接在一起,前、后金属门板11、12的相应位置经多次弯折而形成具有前片体16及后片体15且其间形成凹陷间隙的型态,经将前、后金属门板11、12相应位置的后片体15相互叠靠及在此位置进行点焊连结,即可使前、后金属门板11、12相互结合成一体,并在该前、后金属门板11、12相互衔接的位置上形成一外开口型式的T形凹槽14,在此T形凹槽14位置上套进截面呈T形的止挡条30,止挡条30的半球形部31外突一适当距离,门体10内框架13则对应于前述内突的后片体15与止挡条30的位置形成一可供容纳的凹陷部131。
把前述将前、后金属门板11、12的相互衔接的部位设在门体的上、下、左、右端面中央位置,且以套合止挡条30覆盖住,可使得整个门体的各端面位置相当平整而无任何缝隙存在,故不仅可维持原有的防撬及防盗效果,还具有美化门体10各端面的效果,此外,该突伸于门体上、下、左、右端面位置的止挡条30,则可使门体与门框的边缘相互贴靠而达到防尘及隔音的功效,亦即如图4的俯剖视示意图所示,经将门体10抵靠于门框20上后,其间的缝隙60便可藉止挡条30外突的半球形部31予以消除,且前述止挡条30为以挠性方式连续环绕于整个门体10的上、下、左、右四个端面上,为一种填满于整个门框20内面的型态,故提供门体10内、外的良好隔离作用,可获适当的防尘及隔音效果。
对前述构造亦可作其他等效的变化,如图2所示,可将凹槽14设计为截面呈三角形,而可插套结合三角型态的止挡条30,而对应于门体10内侧的内框架13亦可采用平整型式,亦可达到等同于前述
图1实施例的防尘隔音功效,在图3的另一实施例中,是将前述凹槽14及止挡条30设计为L形,亦可达到相同的功效。
权利要求1.一种防盗防尘隔音门,它包括一内框架、覆盖于该内框架表面的一前金属门板和一后金属门板,其特征在于前金属门板形成通过门体四个门边而延伸至门体四个端面位置的型态,门板的各端面形成经弯折而成的凹陷槽,后金属门板亦形成通过门体四个门边而延伸至门体四个端面位置的型态,门板的各端面形成经弯折而成的凹陷槽,在前、后金属门板相应的凹陷槽位置点焊结合,并在相应的凹陷槽之间形成一套合槽,还包括环绕套合于前述前、后金属门板间所形成的套合槽内的一止挡条,止挡条有外突于门体端面而可供门框贴靠的突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防尘隔音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套合槽可为具开口的T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盗防尘隔音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止挡条截面为T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防尘隔音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套合槽可为具开口的三角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盗防尘隔音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止挡条截面为三角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防尘隔音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套合槽可为具开口的L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盗防尘隔音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止挡条截面为呈L形。
8.根据权利要求3、5或7所述的防盗防尘隔音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止挡条的外端面为半球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防尘隔音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对应于止挡条内侧的内框架形成互补的凹陷型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防尘隔音门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止挡条具挠性及弹性。
专利摘要一种防盗防尘隔音门,以位于门体内侧的内框架、覆盖在内框架表面的前后金属门板以及弹性止挡条组成,其中,该前、后金属门板在上、下、左、右端部中间位置相互点焊连结,并在相互连结的位置上形成凹槽,可插入弹性止挡条于其中,藉止挡条外伸的半球形部形成与门框压触的构造,形成一种具有良好的防盗、防尘及隔音效果的金属门。
文档编号E06B5/11GK2284848SQ9721102
公开日1998年6月24日 申请日期1997年5月8日 优先权日1997年5月8日
发明者赵淑贞 申请人:白金不锈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