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折叠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8703阅读:8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折叠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床,尤其是一种便携式折叠床。
目前的折叠床大体上分为两种,一种是铁丝网对折的,一种是木板对折的,这两种床的主要缺点就是折叠后的体积仍然较大,不便于存放,更不便于携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为人们提供一种可以灵活装拆,适于存放、便于携带的便携式折叠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便携式折叠床,由床面和床架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是由与床面相连的连接杆1、与连接杆1活动连接的支杆2、连接于支杆2另一端的脚管3及位于连接杆1和脚管3之间的拉簧4共同组成的;支杆2在连接杆1上的连接点与拉簧4在连接杆1上的连接点是同一点,支杆2在脚管3上的连接点与拉簧4在脚管3上的连接点是两点。
所述支杆2与连接杆1的连接是插入式连接,并且支杆2在连接杆1上连接端的轴向中心线5与脚管3的轴向中心线6在一个平面内,并且该平面与床面相互垂直。
所述的连接杆1可制成多根,再连接成一个整根。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由于支杆与连接杆是插入式连接,连接杆也可由一长根分成多根短的,因此本实用新型携式折叠床装拆极为方便,可由一个整体分解成多个小零件后装到一个口袋里,体积很小,携带很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折叠床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例携式折叠床的左视图;图3为
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2、3所示,在脚管3的两端并离开端头一定的距离加工有两个径向通孔7,支杆2的一端穿过通孔7,并把穿出的端头压扁或铆住,使得支杆2只能在孔7中转动,而不能从孔7中拔出;在脚管3的两个端头焊接有两块连接板8,在连接板8上设有一孔9,可把拉簧4的一端挂在孔9上;如图2、4所示,在连接杆的径向上加工有一孔10,孔10不能是通孔,在孔10内焊接有护套11,支杆2的上端就插在护套11中,护套11的轴线,即支杆2上端的轴线应与脚管3的轴线在垂直于床面的同一平面内,与护套11焊接在一起的连接板12上设有孔13,拉簧4的上端就挂在孔13中,这样拉簧4和支杆2的上端就基本位于一点上,而它们的下端在脚管3上是不同的两点。因此拉簧4和支杆2及脚管3共同组成了一个垂直于床面的三角形平面来支撑连接杆1;连接杆1可以是整根,为了便于携带,如
图1所示,连接杆1可以从中间分为两根,在其中一根管的管内焊接一连接件14,连接杆1的另一根管则可根据需要插入或拔下,使连接杆1成为可拆卸的,从而缩短了其长度,当然连接杆之间的连接带可采用其它适宜的连接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床面可用帆布或其它能承受住一定重量的布制做。
使用时,可先把连接杆1通过连接件14连接成一整根,把同样的两整根连接杆1插入到帆布床面两边的缝合套内,再把6根拉簧4的上端分别挂到孔13中,下端分别挂到孔9中,再把预先与脚管3连接在一起的支杆2的上端插入到护套11中,同样的支杆2也有6根,这样床便支好了,拆卸过程和安装过程正好相反,拆卸后的全部零件只需装到一个口袋里即可。
为了床的稳定性,可把3根脚管3分别向上弯曲一定的弧度,使脚管3的两点着地,为了防止磨损地面,可在脚管3上的着地处套上塑料套或胶皮套。
另外,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折叠床亦可临时做为担架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式折叠床,由床面和床架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是由与床面相连的连接轩[1]、与连接杆[1]活动连接的支杆[2]、连接于支杆[2]另一端的脚管[3]及位于连接杆[1]和脚管[3]之间的拉簧[4]共同组成的;支杆[2]在连接杆[1]上的连接点与拉簧[4]在连接杆[1]上的连接点是同一点,支杆[2]在脚管[3]上的连接点与拉簧[4]在脚管[3]上的连接点是两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折叠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2]与连接杆[1]的连接是插入式连接,并且支杆[2]在连接杆[1]上连接端的轴向中心线[5]与脚管[3]的轴向中心线[6]在一个平面内,并且该平面与床面相互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折叠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杆[1]可制成多根,再连接成一个整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以灵活装拆、适于存放、便于携带的便携式折叠床,它由床面和床架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是由与床面相连的连接杆1、与连接杆1活动连接的支杆2、连接于支杆2另一端的脚管3及位于连接杆1和脚管3之间的拉簧4共同组成的;支杆2在连接杆1上的连接点与拉簧4在连接杆1上的连接点是同一点,支杆2在脚管3上的连接点与拉簧4在脚管3上的连接点是两点。本实用新型装拆极为方便,拆卸后的零件可以全部装到一个口袋里,体积小,携带方便。
文档编号A47C17/64GK2305907SQ97217038
公开日1999年2月3日 申请日期1997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1997年5月16日
发明者刘晓忠 申请人:刘晓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