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收藏型气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1067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方便收藏型气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中的卧床,具体地是一种方便收藏型气床。
传统的卧床有硬板床、弹簧床等。随着科技发展,又出现了气床和水床。气床能适应人体曲线变化,因而睡卧舒适,有利健康,现有的气床一般为简单的气垫形状,有的放气后还可以折叠装袋。但气垫床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为了满足消费者需要,有必要进一步改进完善,增加新的品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收藏型气床,将气垫床与收藏柜结合,增加使用功能,且结构简单,收、放容易、快捷,使用方便、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方便收藏型气床,包括收藏柜、充气床垫和由相关气泵、气路元件组成的气路,其特征在于收藏柜为一长方形空心柜体,由主柜和梯形盖组成,该梯形盖呈直角梯形,以其底面铰接于主柜的顶板,其底面与主柜顶板等宽而于盖合时与主柜组成矩形端面,于开启时与主柜组成上为直角梯形下为矩形的端面;所述梯形盖的配合斜边的横向敞口,所述主柜下部前方有铰接于底边的平面盖板;在主柜下部前方横向敞口内的空间中装有上、下两层气垫,其形状及尺寸适当而于负压吸入时藏置于主柜内腔,于充气后向外平直伸展构成卧床;在梯形盖和主柜的斜面敞口内的空间中装有充气靠垫和充气枕,其形状和尺寸适当而于负压吸入时藏置于主柜上部和梯形盖组成的内腔,于充气后形成平行突出于梯形斜边的靠垫和平行突出于床垫上平面的枕垫。
在收藏柜内设置有相关气泵和气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实现所述气泵包括一充气泵和一真空泵,其管道连接于一电磁换向阀,该换向阀的出口分为两个分支,各连接一压力调节的截止阀,一分支连通上、下气垫,另一分支连通靠垫、靠枕,该上、下气垫和靠垫、靠枕内分别设有气压传感器,该气压传感器分别连接各分支线路上的压力调节的截止阀,电磁阀的电路连接于电路开关,该电路开关经控制电路连接充气泵和真空泵。
所述收藏柜的由主柜上部和梯形盖组成的空间内腔的尺寸足够大而在以负压收入靠垫和气枕后还能放入被褥。
在所述收藏柜的下底设置有带锁走轮,在收藏柜的两端设置有搬手,在梯形盖的直角边设置有扣手。
所述气床的气垫可以是单人床,也可以是双人床。
所述收藏柜可以与组合家具结合,该收藏柜是壁式组合家具的一部分。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积极有益的效果1、将气垫床与收藏柜结合,充气展放后成为单人床、双人床,负压吸气后收藏于柜体内,柜体盖合后成一长方形柜,占地小,柜顶可以放置东西,一物多用。
2、充气展开后的气垫包括双层卧床床垫、靠垫和气枕,使用功能多。
3、设有内藏式气泵、气路,通过电器开关操作,使用方便、安全。
4、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易于推广。
5、本产品适合家庭及空间窄小的场所使用,以及办公室、写字间等临时休息用,也可用于公寓、别墅、医院等临时和长期使用。
现以较佳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为充气展开后的外形图。
图2是
图1收卷存放后的外形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剖截视图。
图4是图2的后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气动元件和气路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编号1.底部气垫2.面部气垫 3.气枕4.气靠垫 5.主柜 6.梯形盖7.主柜盖板8.电源线9.搬手10.扣手 11.控制开关(连接控制电路)12.带锁走轮 13.电褥子 14.电动阻尼拉杆15.电动充气泵 16.电动真空泵 17.电磁换向阀18A.管道 18B.管路19A.压力控制截止阀19B.压力控制截止阀20A.可调压力传感器 20B.可调压力传感器本实用新型的方便收藏型气床,包括收藏柜、充气床垫和由相关气泵、气路元件组成的气路,请参照
图1、图2、图3,收藏柜为一长方形空心柜体,由主柜5和梯形盖6组成,该梯形盖6呈直角梯形,以其底面铰接于主柜的顶板,其底面与主柜5顶板等宽而于盖合时与主柜组成矩形端面,于开启时与主柜5组成上为直角梯形下为矩形的端面;所述梯形盖的配合斜边的横向敞口,见图3,所述主柜5的下部前方有铰接于底边的平面盖板7,该盖板7由电动阻尼拉杆14启闭。
在主柜15的下部前方横向敞口内的空间中装有上、下两层气垫2和1,其形状及尺寸适当而于负压吸入时藏置于主柜内腔见图2,于充气后向外平直伸展构成卧床,见
图1;在梯形盖6和主柜5的斜面敞口内的空间中装有充气靠垫4和充气枕3,其形状和尺寸适当而于负压吸入时藏置于主柜上部和梯形盖组成的内腔,于充气后形成平行突出于梯形斜边的靠垫和平行突出于床垫上平面的枕垫,见
图1。
在收藏柜内设置有相关气泵和气路。
在图5所示实施例中,所述气泵包括一充气泵15和一真空泵16,其管道连接于一电磁换向阀17,该换向阀的出口分为两个分支18A和18B,各连接一压力调节的截止阀门19A和19B,分支18A连通上、下气垫2和1,另一分支18B连通靠垫4、靠枕3,该上、下气垫和靠垫、靠枕内设有气压传感器20A、20B,该气压传感器分别连接各分支线路上的压力调节的截止阀门19A、20B。电磁阀17的电路连接于电路开关11,该电路开关11经控制电路连接充气泵15和真空泵16,该控制电路可以使用已有技术,附图未示。
所述充气泵、真空泵、电磁换向阀、压力调节的截止阀门、气压传感器均为已有技术或标准化产品。
实施时,所述收藏柜的由主柜上部和梯形盖组成的空间内腔的尺寸应足够大而在以负压收入靠垫和气枕后还能放入被褥。
在所述收藏柜的下底设置有带锁走轮12,在收藏柜的两端设置有搬手9,在梯形盖的直角边设置有扣手10。
实施时,所述气床的气垫可以是单人床,也可以是双人床。
实施时,所述收藏柜可以与组合家具结合,该收藏柜是壁式组合家具的一部分。
图5为本实用新型气路的一实施例,该气路的工作过程如下1、按动起动开关,电动充气泵15起动通过换向阀17开始冲气,同时通过单向气阀19A再通过同时启动的电磁气阀门对底部气垫1和面部床垫2进行充气,这时主柜盖板7被顶开,当可调压力传感器20A达到设定压力时,信号通过控制部分传到压力控制截止阀19A并使其关闭,同时使压力控制截止阀门19B开启,对气枕3和气靠垫4进行充气,并使梯形盖6顶开,利用充气压力将柜中的被服等顶出,充气完成时则形成一个完美的倾斜的靠背,当可调压力传感器20B达到设定压力时,信号通过控制部分使压力控制截止阀19B关闭,同时电动充气泵15停止工作,完成全部开启过程。
2、按动收床开关,电动真空泵16开始工作,同时电磁换向阀17换向,气体通过压力控制截止阀19A对气枕3和气靠垫4进行排气,当可调压力传感器20B达到预定值时,压力控制截止阀19B关闭,压力控制截止阀19A同时开启对面部床垫2和底部气垫1进行排气,这时主人可将被褥等叠好放入由主柜上部和梯形盖组成的存被柜中连同已排清空气的气枕3和气靠垫4一同置于存被柜中,将梯形盖6盖好。当可调压力传感器20A压力达到预定值时,电动真空泵16和压力控制截止阀19A同时关闭,这时主人可将底部气垫1和面部床垫2卷叠好放入主柜中,盖好主柜盖板7。
实施时,在面部床垫2的表面可加一层电热毡13,必要时可通电加热,整个开关过程也可分别进行控制,调整该气床舒适程度可通过调整可调压力传感器20A、20B的办法来完成。
实施时,整个箱体可以选用木材制做,也可选用钢木结构,同时也可选用软性材料,如旅行袋等,气床采用PVC材料和装饰布等。
权利要求1.一种方便收藏型气床,包括收藏柜、充气床垫和由相关气泵、气路元件组成的气路,其特征在于收藏柜为一长方形空心柜体,由主柜和梯形盖组成,该梯形盖呈直角梯形,以其底面饺接于主柜的顶板,其底面与主柜顶板等宽而于盖合时与主柜组成矩形端面,于开启时与主柜组成上为直角梯形下为矩形的端面;所述梯形盖的配合斜边的横向敞口,所述主柜下部前方有铰接于底边的平面盖板;在主柜下部前方横向敞口内的空间中装有上、下两层气垫,其形状及尺寸适当而于负压吸入时藏置于主柜内腔,于充气后向外平直伸展构成卧床;在梯形盖和主柜的斜面敞口内的空间中装有充气靠垫和充气枕,其形状和尺寸适当而于负压吸入时藏置于主柜上部和梯形盖组成的内腔,于充气后形成平行突出于梯形斜边的靠垫和平行突出于床垫上平面的枕垫;在收藏柜内设置有相关气泵和气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收藏型气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包括一充气泵和一真空泵,其管道连接于一电磁换向阀,该换向阀的出口分为两个分支,各连接一压力调节的截止阀,一分支连通上、下气垫,另一分支连通靠垫、靠枕,该上、下气垫和靠垫、靠枕内分别设有气压传感器,该气压传感器分别连接各分支线路上的压力调节的截止阀,电磁阀的电路连接于电路开关,该电路开关经控制电路连接充气泵和真空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收藏型气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收藏柜的由主柜上部和梯形盖组成的空间内腔的尺寸足够大而在以负压收入靠垫和气枕后还能放入被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收藏型气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收藏柜的下底设置有带锁走轮,在收藏柜的两端设置有搬手,在梯形盖的直角边设置有扣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收藏型气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床的气垫可以是单人床,也可以是双人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收藏型气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收藏柜可以与组合家具结合,该收藏柜是壁式组合家具的一部分。
专利摘要一种方便收藏型气床,包括收藏柜、充气床垫和由相关气泵、气路元件组成的气路,收藏柜为一长方形空心柜体,由主柜和梯形盖组成,该梯形盖呈直角梯形,以其底面铰接于主柜的顶板,在主柜下部前方横向敞口内的空间中装有上、下两层气垫,在梯形盖和主柜的斜面敞口内的空间中装有充气靠垫和充气枕,在收藏柜内设置有相关气泵和气路;本实用新型将气垫床与收藏柜结合,增加使用功能,且结构简单,收、放容易、快捷,使用方便、安全。
文档编号A47C27/00GK2347486SQ98206449
公开日1999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1998年7月6日 优先权日1998年7月6日
发明者朱宝山 申请人:朱宝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