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1086阅读:6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挂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技术领域。
目前,常见到的挂锁,是在于中轴上作圆型套杆的设计,以提供锁具在开锁后,拔起中轴可以圆转向的方式将中轴顶段的U型挂口转离锁具上方,再可进行脱离所挂置的挂口,其虽然已提供良好的转动号码轮操作方式,但其变号方式(必须在对正密码情形下)却是必须由最底下孔洞A借助他物,顶推号码轮心轴的内套B,致使号码轮C因而位移后,方予产生更改密码的变号目的,如此在变号实施上却须由他物方可完成变号方式,将原先十分方便方式转为复杂化。故在使用上并不甚为理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的挂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设计方案一种挂锁,主要是由一挂锁主体内部装设有数号码轮、号码轮心轴、数内套、按压块、锁杆、变号推杆及上盖板所组成,其特征在于该挂锁主体的锁钩下方左、右两旁各设有一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及第二开口处下方亦设有第三开口,其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处旁并设有一凸柱;数号码轮是由号码轮心轴搭配数内套、一压板及一弹簧组成,号码轮心轴制成数环凹陷段落状及数凹缺部,其容置内套,而数内套,是在外周设有一凸缘的嵌入号码轮内环齿,而在中空轴内壁制有一凸缘,以嵌入环凹陷段落状或凹缺部中,按压块位于挂锁主体第一开口中,其设有一枢接孔,以套置于第一开口旁的凸柱结合而呈枢接;上盖板是在表面上设有与号码轮对等数量的开口,且与挂锁主体第三开口相对处亦设有一开口,锁杆,位于挂锁主体第二开口中,其设有一枢接孔及一压动部,以套置于第二开口旁的凸柱结合后呈枢接;变号推杆,位于挂锁主体第三开口处,其呈L造型,该底下短边为一顶片,而长边则有一推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已有挂锁构造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3-A为本实用新型呈闭锁状态下的示意图图3-B为本实用新型开锁状态下的示意图图4-A为本实用新型变号时的操作示意图图4-B为本实用新型未变号时的剖视图首先,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挂锁的结构改进,主要是由一挂锁主体1内部装设有数号码轮2、号码轮心轴21、数内套7、按压块3、锁杆4、变号推杆5及上盖板6所组成;其是在挂锁主体1的锁钩15下方左、右两旁各设有一适当大小的第一开口11、第二开口12于第二开口12处的下方亦设有第三开口13,其第一开口11、第二开口12处旁并设有一凸柱14,以供数号码轮2,一弹性定位片24、号码轮心轴21、数内套7、按压块3、锁杆4、变号推杆5则分别置于第一开口11、第二开口12、第三开口13处,并受凸柱14以形成两枢设扳转及一垂直滑移状态,数号码轮2,由号码轮心轴21搭配数内套7、一压板22及一弹簧23所组成,其压板22是供当按压块3动作时,压迫锁杆4的压动部42的承受作用,由其下方弹簧23予以回复利用,而号码轮心轴21是制成数环凹陷段落状211及数凹缺部212,使其容置的内套7在外周设有一凸缘71的嵌入号码轮2内环齿2A,而在中空轴72内壁制有一内凸缘73予嵌入环凹陷段落状211或凹缺部212中,当变号推杆5的顶片51推动而使各个内套7往前移动,而导致内套7内凸缘73由环凹陷段落状211脱离而进入凹缺部212时,则号码轮2内环齿2A脱离内套7外周一凸缘71,以提供呈变号操作;按压块3位于挂锁主体1第一开口11中,其设有一枢接孔31,以套置于第一开口11旁的凸柱14结合,而呈枢设扳转作用;锁杆4位于挂锁主体1第二开口12中,其设有一枢接孔41及一压动部42,以在套置于第二开口12旁的凸柱14结合后呈枢设扳转状态下,使当按压块3在按压操作时的压触锁杆4的压动部42呈扳转现象下,以致锁杆4亦随之呈相对扳转方向而开启,另变号推杆5仍位于挂锁主体1第三开口13处,其是呈L造型,该底下短边为一顶片51,而长边则有一推部52,而上盖板6,是在表面上设有与号码轮2对等数量的开口61,且与挂锁主体1第三开口13相对处亦设有一开口62,以供变号推杆5便于操作。
如此,将数号码轮2、号码轮心轴21、数内套7、按压块3、锁杆4、变号推杆5分别置于挂锁主体1的第一开口11、第二开口12、第三开口13处,并受凸柱14而形成两枢设扳转及一垂直滑移状态(即如图3-A所示)之后,当号码轮2转至设定密码后,由于号码轮心轴21上各个内套7内凸缘73已对正环凹陷段落状211,凹缺部212为一直线状,则使按压块3在按压操作时,压触锁杆4的压动部42,而压动部42又连带地压动号码轮心轴21的一压板22暨弹簧23,致使号码轮心轴21上原先位于内套7凸缘71中的凹缺部212下降移至环凹陷段落状211,锁杆4则随之呈相对扳转方向而开启(即如图3-B所示)。
此时,当欲将变更密码设定时,则在开锁状态下的由手部的推部52处将变号推杆5往上推,使顶片51仍将突露于号码轮心轴21的各个内套7往前移动,而导致内套7内凸缘73由环凹陷段落状211脱离而进入凹缺部212时,致使号码轮2内环齿2A因而脱离内套7外周一凸缘71位移动作下,即可使号码轮2逐一做变更号码的重新设定(如图4-A、图4-B所示)之后,再松开推部52而使内套7的内凸缘73由凹缺部212再回至环凹陷段落状211,而成为新的密码号数,再使号码轮2将之随意拨转而使内部的内套的内凸缘73不再对正凹缺部212,以唯有对正新的密码方才可以开锁及重新设定密码变更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操作更加实用。
权利要求1.一种挂锁,主要是由一挂锁主体内部装设有数号码轮、号码轮心轴、数内套、按压块、锁杆、变号推杆及上盖板所组成,其特征在于该挂锁主体(1)的锁钩(15)下方左、右两旁各设有第一开口(11)、第二开口(12)及第二开口(12)处下方设有第三开口(13),其第一开口(11)、第二开口(12)处旁并设有一凸柱(14);数号码轮(2)是由号码轮心轴(21)搭配数内套(7)、一压板(22)及一弹簧(23)组成;号码轮心轴(21)制成数环凹陷段落状(211)及数凹缺部(212),其容置内套(7),而数内套(7)是在外周设有一凸缘(71)的嵌入号码轮(2)内环齿,而在中空轴(72)内壁制有一凸缘(73),以嵌入环凹陷段落状(211)或凹缺部(212)中;按压块(3)位于挂锁主体(1)第一开口(11)中,其设有一枢接孔(31),以套置于第一开口(11)旁的凸柱(14)结合而呈枢接;上盖板(6)是在表面上设有与号码轮(2)对等数量的开口(61),且与挂锁主体(1)第三开口(13)相对处亦设有一开口(62),锁杆(4)位于挂锁主体(1)第二开口(12)中,其设有一枢接孔(41)及一压动部(42),以套置于第二开口(12)旁的凸柱(14)结合后呈枢接;变号推杆(5)位于挂锁主体(1)第三开口(13)处,其呈L造型,该底下短边为一顶片(51),而长边则有一推部(52)。
专利摘要一种挂锁,在挂锁主体的锁钩下方左、右两旁各设有一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及第二开口处下方设有第三开口,数号码轮是由号码轮心轴搭配数内套、一压板及一弹簧组成,上盖板在与挂锁主体第三开口相对处亦设有一开口,锁杆,位于挂锁主体第二开口中,其设有一枢接孔及一压动部,以套置于第二开口旁的凸柱结合后呈枢接;变号推杆,位于挂锁主体第三开口处,其呈L造型,该底下短边为一顶片,而长边则有一推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操作更加实用。
文档编号E05B67/00GK2338444SQ9820701
公开日1999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1998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1998年7月16日
发明者陈安然 申请人:陈安然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