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极锁传动机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1929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阳极锁传动机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阳极锁传动机构改良,属建筑领域的锁类。
市场上有一种电子式的开、关门锁,是以刷卡方式达到电子式开关目的,每次只需改变刷卡上的暗码,即能保证每一位不同住宿者的安全,这种锁是在门框与门板相对壁面上分别设有一阳极锁及锁栓孔,如附图4所示,设技术是专利85215635的一种“阳极锁”,包括有一锁控体a、一导通装置b及一磁力产生装置c,其中锁控体a具有一本体a1,该本体a1上凹设有一槽道,可装入一设有弹簧a2之栓体a3,导通装置b具有一L形推杆b1,该推杆以垂直点枢设于本体a1内,使L形推杆b1之一端缘对应位于栓体a3的后端部,另一端缘枢接于一连动杆b2的一端,该连动杆b2之另一端再枢接于一导通杆b3的一端,导通杆b3另一端适当延伸,磁力产生装置c具有一内管体c1,两端可组配绝缘套筒c2、c2',再于其一套筒c2外套设一金属导体c3,使内管体c1外绕较多线圈c4,且使线头穿过绝缘套筒c2、金属导体c3上预设的穿置部而以隐芷式配置其上,再以一外管体c5将前述套置其内,并使导通装置b之导通杆b3另一端穿入内管体c1内,端缘对应金属导体c3,能提供较大、较均匀之磁力给一导通杆b3,当导通杆b3受磁力拉动而一端触通于金属导体c3时,导通杆b3另端则拉动一L形推杆b1以其与本体a1枢接处为支点产生枢动,使L形推杆b1之前端部前仰而推动穿贯于本体a1内之栓体a3的后端部,即使栓体a3前端凸出而卡掣于门板相对门框之侧壁锁栓孔内,以达到锁控目的,但是,这种阳极锁存在如下缺点1,实旋时,当栓体a3由本体a1上凸出或缩回时,栓体a3的后端部会与L形推杆b1的前端缘产生摩擦,因L形推杆b1欲顶抵栓体a3凸出本体a1之外时,其推顶的力量必须大于弹簧a2的回复弹力,故在推顶过程中,L形推杆b1之前端缘与栓体a3之后端部之间的摩擦力相当大,以致于栓体a3凸出或缩回本体a1的动作会有灵活度不佳的事发生,在长时间使用之后,L形推杆b1之前端缘与栓体a3底面会产生极大的摩损,所以其故障机率相当高。
2,在L形推杆b1与导通杆b3之间有一连动杆b2设计,增加了整体结构的复杂度,以致于零件使用的数量较多而增加了成本,且故障的机率也相当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L形推杆的前端设一活动轮,并把L形推杆与线圈轴心直接枢接而成的阳极锁传动结构改良。
本实用新型是设于门框内,其方案包括一锁控体、一推顶装置及一磁力产生装置,其中锁控体包括一本体,本体上凹设有一槽道,槽道内设有一栓体,栓体上穿套有一弹簧,推顶装置具有一推杆,枢设于本体内,使其前端缘对应栓体之后端,其后端枢接一线圈轴杆前端,磁力产生装置是在一内管体及一外管体之间绕设有许多线圈,上述线圈轴杆后端穿设于内管体内,其特征在于推顶装置之推杆的前端接设有一活动轮,该活动轮对应位于栓体的后端,且推杆的后端缘直接枢接于线圈轴杆的前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该活动轮在栓体的后端底面上滚动,故可降低推杆与栓体之间的摩擦力,使栓体凸出或缩回本体内的动作较为灵活,且节省相当大的磁力,较习知的阳极锁传动机构大大降低了推杆与栓体之间的摩损程度,因而降低了其故障率;由于推杆是与线圈轴杆直接枢接而成,较习知的机构减少了推杆与导通杆之间的一连动杆,同样能正常工作,减少了零件进而也降低了传动机构的故障概率。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并附图作简要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附图2是组合剖视图。
附图3是实施动作示意图。
附图4是传统的阳极锁结构组合剖视图。
上述附图中的标号说明如下
1 锁控体 11 本体12 栓体13 弹簧111槽道2推顶装置21 推杆22 线圈轴杆3 磁力产生装置31 内管体32、32'套筒 33 外管体34线圈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附
图1至3,本实用新型包括一锁控体1、一推顶装置2及一磁力产生装置3,其中锁控体1包括一本体11,本体11上凹设有一槽道111,槽道111内设有一栓体12,栓体12上穿套有一弹簧13;推顶装置2具有一推杆21,枢设于本体11内,使其前端缘对应栓体12之后端,其后端枢接一线圈轴杆22前端;磁力产生装置3设有一内管体31,两端组配有一套筒32、32',再以一外管体33套置于其外,在内、外管体32、32'之间绕设有线圈34,上述线圈轴杆22之后端穿设于内管体31内,当线圈34通电后,线圈34产生磁力能吸持线圈轴杆22位移,使线圈轴杆22前端拉动推杆21,又使推杆21以其与本体11枢接处为支点产生枢动,以推顶栓体12的后端,即使栓体12另端可卡掣于门板4上锁栓孔41内,达到锁控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的发明特征在于推顶装置2之推杆21的前端接设有一活动轮23,该活动轮23对应于栓体12的后端,且推杆21的后端缘直接枢接于上述线圈轴杆22的前端部。
本实用新型实施时,当推杆21推顶栓体12的后端或栓体12缩回本体11内时,因推杆21的前端接设有一活动轮23,且该活动轮23在栓体12的后端底面上滚动,故可降低推杆21与栓体12之间的摩擦力,使栓体12凸出或缩回本体11内的动作较为灵活,且节省相当大的磁力,较习知的阳极锁传动结构大大降低了推杆21与栓体12之间的摩损程度,因而降低了其故障率;由于推杆21是与线圈轴杆22直接枢接而成,较习知的结构减少了L形推杆b1与导通杆b3之间的一连动杆b2,同样能正常工作,减少了零件进而也降低了传动结构的故障概率。
权利要求1,一种阳极锁传动机构改良,包括一锁控体、一推顶装置及一磁力产生装置,其中锁控体包括一本体,本体上凹设有一槽道,槽道内设有一栓体,栓体上穿套有一弹簧,推顶装置具有一推杆,枢设于本体内,使其前端缘对应栓体之后端,其后端枢接一线圈轴杆前端,磁力产生装置是在一内管体及一外管体之间绕设有许多线圈,上述线圈轴杆后端穿设于内管体内,其特征在于推顶装置之推杆的前端接设有一活动轮,该活动轮对应位于栓体的后端,且推杆的后端缘直接枢接于线圈轴杆的前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装于门框内,是对市场上一种电子式的开、关门锁的改良,是以刷卡方式达到电子式开关目的,包括一锁控体、一推顶装置及一磁力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是在推顶装置之推杆的前端接设有一活动轮,该活动轮对应位于栓体的后端,且推杆的后端缘直接枢接于线圈轴杆的前端,优点是可降低推杆与栓体之间的摩擦力,减少了零件和降低了传动机构的故障概率。
文档编号E05B47/00GK2324241SQ98223458
公开日1999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1998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1998年3月13日
发明者郑天赐 申请人:郑天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