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3164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保险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险锁。
目前普遍使用的普通弹子锁一般由锁体、锁心和钥匙组成,锁体和锁心内装有若干对上、下弹子,下弹子的下端伸入安装在锁芯中心的钥匙槽内,而钥匙的外侧径向开有若干个径向保险齿,径向保险齿的齿槽高度与锁心中下弹子的长度相对应。这种只锁通过钥匙的径向保险齿和锁芯中的下弹子配合来保证安全性,保险系数较低,同时由于上、下弹子的滑动配合面为圆柱面,配合面大,滑动不灵活,影响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新型保险锁,使钥匙与锁心通过径向和轴向两个方向来保证锁的安全性,防盗保险系数高,使用方便、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将锁芯中心的通孔分为前,后两段,钥匙槽安装在前段,与之相对应的各对上、下弹子也位于锁体和锁芯的前段,在锁芯中心孔后段,沿轴向依次安装有控制头、保险器、压簧和限位块,所述控制头前端开有一个盲孔,其后端顶在保险器上,柱状的保险器中段开有一个锥面的环槽,保险器后端通过压簧压在限位块上,在锁体和锁芯的后段,还安装有一对轴向保险弹子,下面的轴向保险弹子下端伸入上述保险器的环槽内,而该保险锁的钥匙除了在外侧开有径向保险齿外,在其顶端还有一个轴向保险齿,它的高度与上述控制头上的盲孔深度及轴向保险弹子的长度相对应。同时,上述的上、下弹子滑动配合段的截面形状可以是带圆角的三角形,三段圆角为滑动配合面。此外,在上述保险器后端和限位块上,还可以安装有电气开关触点,通过导线接入电子报警器,进一步提高保险系数。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在锁芯内增加了保险器,并在钥匙上增加轴向保险齿,可以在轴向和径向两个方向来保证锁的安全性,提高保险系数。同时两段式的锁芯也可使钥匙相应缩短,减少体积和重量,便于携带,而三角形的上、下弹子也使使用更加方便、可靠。此外,由于在锁芯后端的开关触点可接入电子报警器,因而进一步提高了防盗窃案保险金系数。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保险锁未开启的状态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保险锁插入钥匙的状态示意图;图3是钥匙及锁芯结构分解示意图;图4是上、下弹子的截面形状示意图。

图1~3所示,该保险锁由锁体1、锁芯2和钥匙3组成,钥匙槽4及上、下弹子5、6安装在锁芯和锁体前段,控制头7、保险器8、压簧9和限位块10依次安装在锁芯中心孔后段。保险锁的钥匙4除了在外侧开有径向保险齿11外,在其顶端还有一个轴向保险齿12,当钥匙插入锁芯时,径向保险齿的齿槽推动上、下弹子的同时,轴向保险齿也伸入控制头的盲孔13,推动控制头及保险器,保险器上环槽14的锥面就推动轴向保险弹子15上升到开启位置。安装在保险器8和定位块9上的开关触点16可接入电子报警器。上述上、下弹子滑动配合段的截面形状是带圆角的三角形(如图4所示),它通过三段圆弧与锁体和锁芯滑动配合。
权利要求1.一种保险锁,由锁体(1)、锁芯(2)和钥匙(3)组成,其特征是所述锁芯(2)中心的通孔分为前、后两段,钥匙槽(4)安装在前段,与之相对应的各对上、下弹子(5、6)也位于锁体和锁芯的前段,在锁芯中心孔后段,沿轴向依次安装有控制头(7)、保险器(8)、压簧(9)和限位块(10),所述控制头(7)前端开有一个盲孔(13),其后端顶在保险器(8)上,柱状的保险器中段开有一个锥面的环槽(14),保险器后端通过压簧压在限位块上,在锁体(1)和锁芯(2)的后段,还安装有一对轴向保险弹子(15),下面的轴向保险弹子(15)下端伸入上述保险器的环槽(14)内,而该保险锁的钥匙(3)除了在外侧开有径向保险齿(11)外,在其顶端还有一个轴向保险齿(12),它的高度与上述控制头上盲孔(13)的深度及轴向保险弹子(15)的长度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险锁,其特征是所述的上、下弹子(5、6)滑动配合段的截面形状是带圆角的三角形,三段圆角为滑动配合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险锁,其特征是在保险器(8)后端和限位块(10)上,还安装有电气开关触点(1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险锁,其特征是锁芯中心的通孔分为前、后两段,钥匙槽和与之对应的各对上、下弹子位于锁体和锁芯的前段,在锁芯中心孔后段,沿轴向依次安装有控制头、保险器、压簧和限位块,在锁体和锁芯的后段,还安装有一对轴向保险弹子,而该保险锁的钥匙除了在外侧开有径向保险齿外,在其顶端还有一个轴向保险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径向和轴向两个方向来保证锁的安全性,防盗保险系数高,使用方便、可靠。
文档编号E05B27/00GK2361764SQ9824260
公开日2000年2月2日 申请日期1998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1998年11月9日
发明者蒋金龙 申请人:蒋金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