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降高度特别低的活节升降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3720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下降高度特别低的活节升降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要关闭的门道的上缘与相邻的天花板区或类似物之间有特别小的下降高度的门道的活节升降门,它有一个由多个沿运动方向彼此相继并铰接的板段组成的门扇,这些板段通过装在侧面的滚轮在第一侧面滑轨内沿大体垂直的和与之弧形连接的水平的方向滑行,其中在关闭位置处于最上部的板段除外,该最上部的板段通过其在此位置处于上缘区内的滑轮接合在第二滑轨内,第二滑轨平行于第一滑轨面对着的水平段并布置在此水平段上方以及各有一个面朝门框的端段,该端段在第一个分段内相对于水平线仅略有下沉,而在第二个分段内相应地相对于水平线仅略大于90°地朝地面方向折角。为了平衡重量,这种活节升降门最好设一弹性装置,它支承在有门道的房间内部,优先支承在水平滑轨与此有关的端部区内。
低的下降高度要求按这样的方式导引最上部板段的滚轮,即在关闭位置使之正确定位并且整个门扇仍能正确地向下导引到此关闭位置。因此用于最上部板段的滚轮对的第二滑轨在面朝门框方向的一个端段内的小量落差不能完全取消。因为在谈论中的活节升降门应既能用手也能借助于一个最好用电动机工作的驱动装置在关闭和开启位置之间运动,门扇必须可调地配置板段上部滚轮使之有不同的位置,其中当针对手操纵使有关的滚轮处于一个相对于最上部板段向下位移的位置时,门扇应不能用力从外部推开,而另一方面在通过装在门扇上的把手引入大体垂直方向的运动用手开启时,最上部板段的滚轮应尽可能无冲击地朝水平的导引区方向实现转移。在针对借助于通常用与最上部板段铰接的直线导引滑架工作的驱动装置运行而处于一个相对于最上部板段向上位移后的位置时,只要通过停止驱动便可防止最上部板段未经许可地从关闭位置推开,而开启运动则从水平方向引入。
为了考虑这些要求,第二导轨的端段具有一种造型,这种造型的特征在于导轨的特殊走向,即,从第二导轨的水平段来看,在第一分段中首先只按一个小的角度进行下沉,这一下沉通过一个相应地仅略大于90°的角转入大体垂直于地面延伸的第二分段。
第二导轨如此造型的端段,对于借助于驱动电机装置的工作方式毫无疑问是可控制的,因为从水平引入的运动可以顺利地使已向上移位并在门扇的关闭位置实际上保持处于两个分段之间的过渡区内的滚轮对进入第二导轨的水平段,而在门扇向关闭位置转变时最上部板段的滚轮被驱动装置压入在端段的分段之间的导引装置外侧的角区内。
对于用手操纵亦即通过门扇下部板段引入运动力时产生的困难是,由于第二导轨端段第一分段平坦地延伸,从垂直定向的提升运动只能在最上部板段的滚轮上沿水平方向施加一个很小的力,所以除了在开启过程的一开始这些滚轮受比较强的阻挡外还必须克服一个相当大的力的阈值。在过渡为关闭位置时,最上部板段的滚轮在下降到垂直的第二分段之前加速滚入分段之间的角区内,因此在转向时在滚轮上受到相应的冲击,其结果是导致产生有害的噪声。
出于这一原因按本发明在手操纵的情况下设有一个伸入角区内最上部板段滚轮的亦即运动轨道内的弹性元件,它有两个不同类型的任务在关闭运动的过程中,使最上部的滚轮对在从第二导轨端段的第一分段过渡到第二分段时缓冲地进入,因此阻尼了在端段门框一侧外壁上的冲击以及减少了噪声的形成。在从门扇的关闭位置过渡到开启位置时,上部板段的滚轮通过弹性元件柔和地转向,所以从垂直的第二分段到相对于水平线只有少量下沉的第一分段的过渡,也是在考虑到弹性元件的弹性的情况下,通过一个其半径比端段由分段之间角度变化构成的半径更大的弧段实现;前面所叙述的高的力阈值明显降低。
在最佳实施例中设计为板簧的弹性元件,原则上也可以由一个在端段外侧的滑动面与一个仿制成滑动面的料带之间的单个弹簧构成或由一个置于角区的由在橡胶基底或类似物上的弹性材料制的最好为实心体构成,此弹性元件只需用于门的手操纵情况下,而在借助于驱动电机装置运作时却成为障碍。出自这一原因,此弹性元件安装成可拆卸的并只用于手操纵。由于在门扇中引入运动力,此向上位移的滚轮原则上在由于端段弯曲而处于外部的滑动面上滑行,而在手操纵时由于弯曲而处于内部的滑动面则承接向下位移后的滚轮,这由于有此弹性装置而更为有利,从而提高了运行的稳定性。
下面借助于在附图中表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其中

图1按第一种实施形式的活节升降门透视图;图2按图1的活节升降门角区示意图;图3图2所示角区的放大透视图;图4在手操纵活节升降门时图2所示角区一部分的再次放大图;图5-7在手操纵时从开启位置到关闭位置的转变过程中门扇不同位置类似于图4的视图;图8和9与图5至7类似的视图,但表示借助于驱动电机装置时的门扇运动;图10按第二种实施形式的活节升降门角区一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11图1所示活节升降门最上部板段的滚轮固定装置实施例的俯视透视图;图12在手操纵时图11所示固定装置侧视图;以及图13在电机操纵时图11所示固定装置侧视图;图1表示所讨论类型原则上是已知的活节升降门。除最上部板段5的滚轮4以外,板段3的滚轮2在第一导轨6中滑行,而滚轮4在第二导轨7中滑行,正如前言所说明的那样。在图1中用圆圈标出的一个角区,沿门的门框最上部纵梁方向示意表示在图2中,在图3中放大透视表示以及在图4中从图2的视图出发再一次放大概略说明在手操纵时功能性的配置。由图3非常清楚地看出第二导轨7的端段8,而且在一种优选实施形式中设计为铸件尤其是锌铝压铸件,它连接在第二导轨7水平段9面朝门框的端部上。在图4中表示了第一分段10一个端区的导引端段的滑动面13、14,以及表示了几乎与之成直角连接并垂直地向下伸出的第二分段11。图4还表示了在为了用手运动门扇使用弹性元件12时的设计和最上部板段5的有关滚轮。
在图5至7中表示第二导轨7的端段8和门扇从开启位置到关闭位置的转变过程中最上部板段5有关的滚轮4的位置。其中箭头指出滚轮4贴靠在端段8的内滑轨13上,在图6中还有箭头指出滚轮4受板簧15的作用力,如图所示,板簧可拆式地夹紧在构成此段外部导轨14的导壁16向下指的端段上。在此端段8中或其大部分长度中,除下部导轨13外还设有上部导轨14和朝滚轮4方向指的侧面导边17、18。如前已提及的箭头所示,滚轮4压靠在由于端段8完全弯曲而位于里面的导轨13上,只是在分段10、11之间的过渡区19内还有弹簧12、15的力作用在滚轮4上。
图8和9表示针对借助于驱动电机装置运动门扇的情况的端段8,其中板簧15已去除。在这里的箭头表示最上部板段5的滚轮4由于引入了不同的作用力而压靠在弯曲后位于外面的导轨14上。在用手操纵时(图5至7)最上部板段5向下位移后的滚轮4在关闭状态完全进入第二分段11中,所以当外部压力作用在最上部板段5上时滚轮4支靠在第二分段11的下部滑动面13上,然而在借助于驱动电机装置运行时由于滚轮向上位移而使滚轮留在分段10、11之间的过渡区19内,所以当外力作用时使最上部板段5的下沉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驱动装置的阻挡。在手操纵时门扇在关闭位置用锁锁住,而在借助于驱动装置运行时门扇同样可通过一个最好在到达锁紧位置时自动的单闩锁20锁住,在开始开启运动时它通过驱动装置释放。
图10表示板簧15的另一种可供选择的设计,在这里板簧在导轨7侧面作用在滚轮的毂上、滚轮的轴上或装在滚轮上的套筒23上。在固定于门道的门框侧或内边缘区24内的此弹簧15,在借助于驱动装置运行的情况下也可以拆除或使用,也就是可拆式地固定。
如图9所示,第二导轨端段8的第一分段10鉴于其从水平线朝门框方向小量的下沉走向而可再一次地分割,也就是说从第二导轨7的水平段9来看首先按一个较小的角然后按一个略大的角延伸,如角α和β所表示的那样,其中α<β。这两个部分21、22中处于朝分段之间折角方向的最好较短的部分,由于其略大的下沉量,起使门扇以正确的方式转入关闭位置的作用。
图11至13表示了一个最上部板段5的滚轮4用的可移位的固定装置25实施例,具体而言在图11中透视表示按图1中圆圈所示的角区视图和一个放大的详图,在图12和13中表示滚轮4相对于固定装置25的两种位置,其中之一是有弹簧12和在手操纵时滚轮已向下位移(图12),另一个是针对用驱动装置运行时滚轮已向下位移和没有弹簧(图13)。这种位移借助于在滚轮支座26中用于插入六角螺钉28的长孔27实现,其中长孔27按这样的方式制在支座26中,即左和右都可以使用。固定装置有一凸块29,它沿最上部板段5的上缘30的方向并侧向定位地支承在上缘30上,因此固定装置的螺钉固定可在最上部板段的内壁上分担负荷,也可见图11中的局部放大图。
用于重量平衡的弹性装置没有表示。可以采用的实施形式的特征在于,它不是装在下降区内而是装在房间内部,尤其支承在导轨尤其第二导轨水平段在房间一侧的端部。此装置可以是螺旋拉伸弹簧,它被布置成在导轨外侧延伸,尤其是设计为两个同轴的反向螺旋的螺旋弹簧,但也可以是朝室内的方向看固定地设在导轨后面的普通结构形式的波形扭转弹簧。此弹性装置为了其与门扇(它的最上部板段)连接而按传统的方式借助于通过滚轮导引的钢索工作;也就是说此波形扭转弹簧有卷绳筒并按已知的方式工作,而沿尤其是第二导轨水平段在外侧延伸的螺旋拉伸弹簧在其门框一侧的端部设有一滚轮,或在出自于安全的原因为双钢索设计时设有相应的双槽式滚轮装置,它们作为可移动的滚轮工作。
符号表1活节升降门2滚轮3板段4最上部板段的滚轮5最上部板段6第一导轨(滑轨)7第二导轨(滑轨)8端段9水平段10第一分段11第二分段12弹性元件13内滑动面14外滑动面15板簧16导壁17导边18导边19分段之间的过渡区20单闩锁21第一分段的部分22第一分段较短的部分23套筒24门道内周边区25固定装置26滚轮支座27长孔28六角螺钉29凸块30最上部板段的上缘
权利要求
1.用于在要关闭的门道的上缘与相邻的天花板区或类似物之间有特别小的下降高度的门道的活节升降门,它有一个由多个沿运动方向彼此相继并铰接的板段(3、5)组成的门扇,这些板段通过装在侧面的滚轮(2)在第一侧面滑轨(6)内沿大体垂直的和与之弧形连接的水平的方向滑行,其中在关闭位置处于最上部的板段(5)除外,该最上部的板段通过其在此位置处于上缘区(30)内的滑轮(4)啮合在第二滑轨(7)内,第二滑轨平行于第一滑轨(6)面对着的水平段并布置在此水平段上方以及各有一个面朝门框的端段(8),该端段在第一个分段(10)内相对于水平线仅略有下沉,而在第二分段(11)内相应地相对于水平线仅略大于90°地朝地面方向折角,其特征为最上部板段(5)的滚轮(4)可设置成可按选择垂直于其轴线位移;以及,在第一和第二分段(10、11)之间的过渡区(19)可根据选择装设一弹性元件(12、15、15’),它有一弹性的转向面,用于使进入过渡区(19)内的滚轮(4)缓冲和用于将该滚轮从一个分段向另一个分段导引。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节升降门,其特征在于一个重量补偿用的弹性装置,它支承在有门道的房间内部,优先支承在滑轨(6、7)在房间一侧的端部区内,并最好借助于通过绳轮导引的钢索与最上部板段连接。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节升降门,其特征为弹性装置包括螺旋拉伸弹簧,它们最好各有两个同轴的具有反向螺旋的螺旋弹簧并布置在滑轨(6、7)的外侧延伸。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节升降门,其特征为螺旋拉伸弹簧在其门框一侧的端部,各设有一个作为可移动式滚轮工作的钢索拉力轮。
5.按照权利要求2至4之一所述的活节升降门,其特征为弹性装置包括一个朝房间内部看固定在滑轨(6、7)后面的波形扭转弹簧。
6.按照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活节升降门,其特征为每一个第二滑轨(7)端段(8)的第一分段(10)再分为分部分(20、21),其中一个与第二滑轨(7)水平段(9)连接的第一分部分(21)的倾斜角(α)小于一个处于朝分段(10、11)之间折角方向的第二分部分(22),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分部分(22)最好比第一分部分(21)短。
7.按照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活节升降门,其特征为弹性元件(12)包括一个具有弹性转向面的板簧(15、15’)。
8.按照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活节升降门,其特征为弹性元件包括一个具有弹性转向面的料带和一个弹性地支承此料带的单个弹簧。
9.按照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活节升降门,其特征为弹性元件包括一个具有弹性转向面的构件,最好是一实心体,它由在橡胶基底或类似物上的弹性材料构成。
10.按照权利要求1至9之一所述的活节升降门,其特征为弹性元件(12、15)可拆式地装在每个第二滑轨(7)端段(8)的由于分段(10、11)之间折角而成为外滑动面的折角区内,其中转向面规定用于与滑轮(4)直接啮合。
11.按照权利要求1至10之一所述的活节升降门,其特征为弹性元件(12、15’)可拆式地固定在门道的门框一侧和/或内边缘区(24)内,其中转向面设在第二滑轨(7)侧面规定用于与滚轮(4)的毂、滚轮(4)的轴或装在轴上的套筒(23)啮合。
12.按照权利要求1至11之一所述的活节升降门,其特征为弹性元件(12、15)有一个夹紧装置,用于将弹性元件(12、15)可拆式地夹紧在第二滑轨(7)端段(8)的壁(16)上。
13.按照权利要求1至12之一所述的活节升降门,其特征为最上部板段(5)的滚轮(4)支承在沿关闭位置看可垂直移位的固定装置(25)上。
14.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活节升降门,其特征为固定装置(25)各有一滚轮支座(26),滚轮支座最好带有可两侧使用的用于插入紧固装置(28)的长孔(27),以及最好各有一个支承在门扇尤其支承在最上部板段(5)上缘处用于使长孔紧固装置减荷的凸块(29)。
全文摘要
用于在要关闭的门道的上缘与相邻的天花板区或类似物之间有特别小的下降高度的门道的活节升降门,它有一个由多个沿运动方向彼此相继并铰接的板段(3、5)组成的门扇,这些板段通过装在侧面的滚轮(2)在第一侧面滑轨(6)内沿大体垂直的和与之弧形连接的水平的方向滑行,其中在关闭位置处于最上部的板段(5)除外,该最上部的板段通过其在此位置处于上缘区(30)内的滑轮(4)啮合在第二滑轨(7)内,第二滑轨平行于第一滑轨(6)面对着的水平段并布置在此水平段上方以及各有一个面朝门框的端段(8),该端段在第一个分段(10)内相对于水平线仅略有下沉,而在第二分段(11)内相应地相对于水平线仅略大于90°地朝地面方向折角,为了能按选择用手操纵或借助于电动机驱动装置操纵门扇,该活节升降门按这样的方式设计,即,最上部板段(5)的滚轮(4)可设置为可按选择垂直于其轴线位移;以及,在第一和第二分段(10、11)之间的过渡区(19)可根据选择装设一弹性元件(12、15、15’),它有一弹性的转向面,用于使进入过渡区(19)内的滚轮(4)缓冲和用于将该滚轮从一个分段向另一个分段导引。
文档编号E05F15/16GK1216084SQ98800023
公开日1999年5月5日 申请日期1998年1月9日 优先权日1997年1月10日
发明者托马斯·J·赫尔曼 申请人:赫尔曼-布罗克哈根两合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