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餐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70987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餐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椅子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餐椅。
【背景技术】
[0002]中国专利数据库在2006年9月6日公开了名称为《椅子》的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为200480000880.7,椅子,包括一靠背和一座位部位的椅子,椅子的座位部位和靠背部位优选由吹塑塑料制成,椅子也可以包括一框架和一些腿部来支撑椅子的座位部位和靠背。上述椅子的缺点是椅子的后脚不能折叠,存放和运输时占用空间较大,减少了空间的利用率以及提高了产品的运输费用。针对上述缺点,有必要做出改进。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后脚可以折叠的餐椅。
[000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餐椅,它包括椅座、后脚管、定位件,其特征是定位件固接在椅座两侧,后脚管两端与椅座相铰接,后脚管卡入定位件。
[0005]所述的椅座上设有前脚、座面、背面;其特征是背面与座面通过圆弧过渡连接成为一体,座面和前脚通过圆弧过渡连接成为一体。
[0006]所述的后脚管上设有着地横管、竖撑管以及铰接管,所述的着地管两端垂直设置两段竖撑管,竖撑管的端头垂直设置铰接管,铰接管与椅座相铰接。
[0007]所述的定位件上设有定位孔和卡槽,所述的定位件通过定位孔与椅座相固接,后脚管固定在卡槽内。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定位件固接在椅座两侧,后脚管两端与椅座相铰接,后脚管卡入定位件,只需将后脚管向后转动滑入定位件的卡槽内即可使用,当后脚管向前转动滑出定位件的卡槽即可实现折叠,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以及适合作为室内、庭院等场合使用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后脚管的立体示意图。
[0011]图3是本实用新型定位件的立体示意图。
[0012]图4是本实用新型折叠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0013]图5是本实用新型堆叠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15]实施例:参照图1,一种餐椅,它包括椅座1、后脚管2、定位件3,其特征是定位件3固接在椅座I两侧,后脚管2两端与椅座I相铰接,后脚管2卡入定位件3。所述的椅座上设有前脚11、座面12、背面13 ;其特征是背面13与座面12通过圆弧过渡连接成为一体,座面12和前脚11通过圆弧过渡连接成为一体。使用时,后脚管2卡入定位件3后,后脚管2与椅座I上的前脚11着地支撑,餐椅展开后处于使用状态。
[0016]参照图2,所述的后脚管2上设有着地横管21、竖撑管22以及铰接管23,所述的着地管21两端垂直设置两段竖撑管22,竖撑管22的端头垂直设置铰接管23,铰接管23与椅座I相铰接。
[0017]参照图3,所述的定位件3上设有定位孔31和卡槽32,所述的定位件3通过定位孔31与椅座I相固接,后脚管2固定在卡槽32内。
[0018]参照图4,折叠时,后脚管2绕椅座I逆时针转动,在转动力矩的作用下,后脚管2上的竖撑管22向两侧张开,使后脚管2上的竖撑管22脱离定位件3上的卡槽32,从而使后脚管2恢复自由转动,将后脚管2逆时针转动,直至后脚管2与椅座I相贴合,此时,餐椅体积变小,方便运输和携带。
[0019]参照图5,堆放时,折叠好的餐椅可以依次放置在第一张餐椅的椅座I上,向上叠放,可以提高空间利用率。
【主权项】
1.一种餐椅,它包括椅座(I)、后脚管(2)、定位件(3),其特征是定位件(3)固接在椅座(I)两侧,后脚管(2)两端与椅座(I)相铰接,后脚管(2)卡入定位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餐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椅座上设有前脚(11)、座面(12)、背面(13);其特征是背面(13)与座面(12)通过圆弧过渡连接成为一体,座面(12)和前脚(11)通过圆弧过渡连接成为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餐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脚管(2)上设有着地横管(21)、竖撑管(22)以及铰接管(23),所述的着地管(21)两端垂直设置两段竖撑管(22),竖撑管(22 )的端头垂直设置铰接管(23 ),铰接管(23 )与椅座(I)相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餐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件(3)上设有定位孔(31)和卡槽(32 ),所述的定位件(3 )通过定位孔(31)与椅座(I)相固接,后脚管(2 )固定在卡槽(32)内。
【专利摘要】一种餐椅,它包括椅座、后脚管、定位件,其特征是定位件固接在椅座两侧,后脚管两端与椅座相铰接,后脚管卡入定位件,只需将后脚管向后转动滑入定位件的卡槽内即可使用,当后脚管向前转动滑出定位件的卡槽即可实现折叠,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以及适合作为室内、庭院等场合使用的椅子。
【IPC分类】A47C3-04, A47C4-00
【公开号】CN204580548
【申请号】CN201520119652
【发明人】郑文龙
【申请人】郑文龙
【公开日】2015年8月26日
【申请日】2015年3月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